《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师 刘桂琦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日期 2020.12
教学
分析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
是通过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来使学生逐渐理解这一现象。
教学
目标
1.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各种物质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这种传播方式称为声波。
2.科学探究目标: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
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3.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重点:借助实验和想象,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实验,逐步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能对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教学
准备
每组铝棒、木尺、尼龙绳、棉线、记录表一份;
教师:学生材料一份、记录表、土电话、课件。
教学活动 关键词
教学
设计
一、聚焦(温故知新)1.播放美妙的音乐,师问:听到这么美妙的音乐, 同学们,你们有
没有想过,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进我们的耳朵里的呢?
二、、实验初探1.师:老师这里有个玩具,大家见过吗?谁知道怎么玩?
预设:拉直电话线,一个同学在电话线的一端对着话筒说话,另一名
同学在电话线另一端用听筒接听。2.师:今天我们就来玩玩这个玩具。玩的时候比一比,哪个组最安静,
观察得最仔细!
师:还要注意什么? (绳子要绷紧,说话声音不能过大)3.师:每组两两同学互玩,其余同学先观察,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4.小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5.交流: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预设:土电话能把声音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声音可以通过绳子传播。
6.师:声音可以通过绳子传播,还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呢?
(水中、桌子、管子)→声音可以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三、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同1.师:我们知道了声音能在绳子、桌子等固体中传播,那么声音在不
同的物体中传播效果会不会是一样的呢?(预设:不会)2.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几种不同的固体物质,分别是塑料尺、
铝箔、尼龙绳以及棉线,请你们猜一猜,同样的声音在这几种物质中
传播效果是否一样? (不一样)
师:那哪种物质的传播效果更好呢?(生进行猜测)3.要知道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得通过实验来探究,你们觉得应该怎么
设计这个实验?
师出示实验方案:把每一种材料的一端与敲击过的音叉相连,另一名
同学在材料的一端倾听。仔细感受音叉的振动,比较声音有何不同。4.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并巡视。
5.师:哪个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我发现了塑料尺和铝箔尺的传声效果最好,棉线和尼龙绳的的
传声较差。6.小结: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不同。
四、真空不能传声1.师:老师现在说话大家都能听到吧,我们之间是靠什么物质来传播
的呢?(空气) 师出示宇航员照片,那他们呢? (无线电)
2.师追问:为什么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呢?
生:因为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3.师播放视频,我们来看一个实验视频,看看真空中能不能传播声音。
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五、声音的传播方式1.师:声音能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那它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向四面八
方传播的呢?
你们往平静的水面丢过石头吗?小石头碰到水面会有什么?(波纹)
(出示水波图片辅助学生理解)
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也会引起周围的物体跟着振动,会形成不断振动
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作“声波”。
六、拓展与应用
板书
设计
《声音市怎样传播的》
敲鼓面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耳
朵
猜测声音是怎样传
播的
声音是通过各种物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教学
反思
需要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