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手鼓唱起歌》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说教材《打起手鼓叫唱起歌》,由韩伟作词,施光南先生作曲的一首新疆风
格作品,歌曲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句之间有起承
转合的关系,第一句和第二句基本相同,旋律动感,是乐曲的起与承,第三句,
第四句是,第一句和第二句的转与合。这首作品曲调优美,节奏欢快,歌词生动
地描绘了各族人民生活在一起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么第二部分呢,是一个副歌
性质的长句,采用连续密集的音型节奏,旋律非常的欢快,歌词配有具有浓郁
新疆特色的衬词,“唻唻唻”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一片豪情,全曲
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节奏明快鲜活,深受大众的喜爱。
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模唱演唱和理解歌曲的能力,班
中的同学呢,普遍对音乐学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老师的引导和带入下,学
生很快就可以被歌曲的情感所牵引,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但是班级中同学
音乐基础和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一小部分同学音乐基础较好,熟练掌握音
乐基础知识,那么能够快速的。演唱歌曲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另外一部分同学的
音乐基础比较薄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有限,那么通过这一现象呢,
激发了我的思考,我将在课堂中将难以知识点的比例做好调整,并尽最大可能
的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学中玩儿,玩儿中学。
说目标,我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呢,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并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能够熟练的掌握弱起及交换节拍,并学会部分舞蹈
动;作过程与方法,是通过聆听法使同学们学会歌曲,通过演示法直观的展示,
让同学们学会基础舞蹈动作,再通过小组表演法来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希望通过本节课能够让同学们聆听和感受新疆民族歌曲的
独特风格,并能体会到歌词中农村丰收的喜悦。
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
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并结合一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四
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模仿教学法,老师亲身示范,放慢动作,以便学生学习细节;第三,听唱法,
老师进行逐句弹唱,提高学习的效率;第四,小组合作法利于同学们更大胆的
展现自己。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引入主题。老师边唱《掀起来你的盖头来》并伴随着新疆代表性
的舞蹈动作来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如此设计的意图是:有意识地安排同学们熟悉
的作品,使同学们在一上课的时候就能够与老师互动起来,并为本节课良好的
氛围做铺垫。
2、初步赏析。初步学习歌曲对于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讲解,对同学们初步
理解歌曲的基础上欣赏一遍歌曲,并能请同学们谈谈他的感受,谈谈速度和音
乐情绪。如此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聆听歌曲,让同学们分析基本的音乐要素。
3、讲解知识点。让同学们正确的掌握弱起、交换拍子的节奏节拍,如此设计
的意图:是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对于节奏的把握并不是非常的准确,尤其是
弱起小节的节奏,节拍掌握不准确。重难点的着重讲解,有利于加深同学们的印
象。
4、教唱歌曲。首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再次聆听歌曲,其次,老师逐句教
唱歌曲,每唱一句后为同学们弹琴伴奏,用钢琴教唱同学们的音准,再次老师
放慢亲速带着学生演唱整首歌曲,最后同学们媒体跟唱整首作品。如此设计的意
图:是在学生具备一定音乐模唱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慢慢的增加学习难度,有
利于同学们的接收和准确演唱。
5、舞蹈教学。多媒体播放舞蹈视频之后,老师按一个八拍一个八拍动作分
解教学。详细讲解动作的走向与难点,放慢动作带练,并将过于复杂或者施展不
开的舞蹈动作进行简化。如此设计的意图是:在学生舞蹈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进行
简单的舞蹈动作普及并发现有舞蹈天赋的同学,鼓励他在艺术特长上有所发展。
6、小组合作上台表演。多媒体播放音乐请同学们三人或多人一组上台表演,
边唱边跳,老师在教室后座领跳,提示动作不够熟练的同学。如此设计的意图:
是因为通过课堂上的反馈,发现同学们缺乏自信,缺乏锻炼,不敢独自上台表
现自己,那么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勇气,老师领舞呢,也便于同学
们顺利的展开表演,体会到收获掌声的快乐,增加自信。
最后,在同学们的歌舞中结束本节课,我本人也衷心的希望经过一节课的
学习,同学们能够在我的课堂上有所收获,也希望音乐能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
一株苜蓿花,带着幸福和希望伴随他们成长,本节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前辈
的聆听,也请您多多指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