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1-11-25 13:54:01
[教学设计]《调查与记录》-梁敏-​20210528.docx(21.7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指导项目(南山二期) 问题化教学设计模板 所在学校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 授课教师 梁敏 学科(版本) 北师大版数学 年级 二 章节 二下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课例名称 调查与记录 教学环境 希沃一体机 教学目标 1、结合举手和投票评选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动物的活动,体会收集数 据的方法和统计调查的必要性; 2、结合调查活动,通过观察,能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 调查数据的方法; 3、在调查活动中,通过交流,养成接纳,鉴赏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在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以及对数据调查活动 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 点 措施 教学重点: 体会数据调查的必要性,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调查和记录方法。 突破教学难点的措施 设计了“投票”环节,首先,在记录数据时不先呈现范例,而是鼓励 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有效避免学生模仿,留给学生 更多的思考空间,积累多样化的经验。其次,把“班级学生尝试记录 的结果”当成学生观察、比较的素材,而把老师的记录方法作为当班 级学生中没有出现该情况时的补充材料,这样更能立足学生的实际情 况,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 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指导项目(南山二期) 教学资源使用 PPT、视频、图片、学具、四种动物贴画、投票箱等 教学过程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指导项目(南山二期) 教学流程(此栏中子表格的具体格式非固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动): 核心问题设计情况 环节一 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及情境创设:通过观看生物园视频,进行课前组织教学,创 设与本课主题“调查最喜欢的动物”相关的主题情境。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你们还记得学校 生物园都有哪些 小动物呀? 那我们就用举手 的方法调查我们 班最喜欢的小动 物 那么开始之前大 家想一想每人能 举几次手啊?为 什么? 那现在请同学们 想一下应该怎样 开展调查呢? 如果你是调查员,你 怎样用举手的方法来 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 的动物? 如果我想知道刚刚举 手投票的同学是否和 我们的同学人数相同 应该怎么办? 环节二 教学目标 读投票箱中的 23张选票,学生进行初次记录。记录完结果后进行第 一次小组活动,互相之间可以简单的说一说自己的记录方法。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在记录过程中你 遇到了哪些问题? 那你们想一想我 们这么多选票要 怎么办呢? 那我们想一想我 们应该怎么记? 环节三 教学目标 访问活动,采访了 16名同学喜欢鹦鹉、刺猬、小猪、乌龟中的哪一 种,在学生分享了第一次记录的情况后再次进行统计。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我想问问你们刚 刚我采访了多少 位同学? 在我们身边遇到哪些 事情需要用到调查的 方法才能解决呢? (灰色表格可酌情增减,请勿修改蓝色部分) 具体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及情 境创设 播放视频:生物园 看视频 通过感知视频,引入新 课,激发兴趣,引出如 何调查出二年级同学最 喜欢的小动物。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指导项目(南山二期) 教学反思 请从教学设计理念、目标达成情况、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教学问题设计等多个角度撰写 学习《调查与记录》单元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据调查。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 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突出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和早期多样化的经验积累。 该单元分为《调查与记录》和《最喜欢的水果》两课时,考虑到学生缺乏收集整理数据的生活 经验,教材编排时,第一课时侧重于通过观察,看懂他人记录调查的数据,了解记录调查数据的方 法,第二课时《最喜欢的水果》才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整理数据的结果。 然而在磨课的过程中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善于模仿,《调查与记录》一课中呈现的淘气和笑笑 的记录方式,成为了学生眼中的“标准”。在《最喜欢的水果》的后续学习中,学生思维受到了限 制,大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淘气和笑笑的做法,缺少了对“自己的方法”的尝试,造成了早期 的多样化经验积累的缺失。 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把第 二课时的目标“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整理数据的结果”融合到本课。设计了“投票”环节,首先, 在记录数据时不先呈现范例,而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有效避免学生模仿,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积累多样化的经验。其次,把“班级学生尝试记录的结果”当成学生观 察、比较的素材,而把笑笑和淘气的记录方法作为当班级学生中没有出现该情况时的补充材料,这 样更能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1-11-25 13:54:0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