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大数据教学专题专题现行
- 全一册
-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牛和鹅》-张品丽-20211018.doc(90.0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同上一节课”跨区域研修活动教学设计模版
教学设计标题
所在学校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 授
课
教
师
张品
丽
学科(版本) 部编版语文 年
级
四年
级
章节 第六单元 童年成长故事
课例名称 18.牛和鹅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小组式课桌椅
教学目标 1.读完整——借助词串,疏通文意,了解批注的角度;
2.读生动——借助细节,品析心情,感受别样的童年;
3.读深刻——勾连整合,批注启发,领悟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措施
教学重点:借助细节,品析心情,感受别样的童年
教学难点:领悟成长的道理
学习准备:课件、学习单、音频、教具
学情分析 《牛和鹅》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旁呈现了学习伙伴作的
五个批注,用于学生初步了解给文章作批注的角度。作者通过描写
“我”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生动刻画了当时害怕鹅的心情,学生
可通过勾画、批注相关细节描写,以更好地体会“我”的心情。
以学定教——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接触批注,如阅读
三年级策略单元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文旁,批注用于预测故事
的发展;本学期阅读策略单元里,《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旁,批注用
于提出阅读时的疑惑。可在此学情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批注的角度,以
助于后续学会用批注帮助理解课文,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好习惯。
教学资源使用 课件 学习单 课文朗读音频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一
解课题,引对比;理人物,概文意
一、激趣导入:“说说大小”
1.出示动物图片,引出课题:今天张
1.
初步了解文中的
牛和鹅
【设计意图:以
两种动物的图片导入
直入课题,有趣有效
1
老师带来两个动物走进我们的课堂,分别
是牛和鹅;齐读课题。
2.示课题:这篇课文就叫《牛和鹅》,
通过预习,你们对文中的牛和鹅都有了初
步的了解,张老师这有大和小,你想送给
谁,请说出理由。
3.小结:这一大一小的对比真有趣,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个故事如此生动
有趣,就是文中用了很多处的对比,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二、梳理人物,概括文意
1.梳理人物:故事中除了牛和鹅外,
还有一大一小两个人物,分别是:
霖哥儿 金奎叔
2.了解作者:文中的霖哥儿就是(作
者)任大霖;指导“任”字读音,简要了
解作家及其代表性儿童文学著作。
3.借助人物,串人成句,概括文意:
小时候,人们总是欺牛怕鹅。
有一次,“我”被鹅袭击,金奎叔
及时相救。
听了他的一番话后,我再也不欺负牛 ,
害怕鹅了。
2.
发现本文对比的
写作特点
3. 根据人物概
括大意
继而梳理主要人物,
引导学生运用以人物
为线索串起文章大意
的方法概括文意,实
现初步整体感知。】
环节
二
观微课识批注
1 、 读要素,知批注
1.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
注的方法阅读。实际上,咱们对批注并不
陌生。以阅读策略单元为例,在《总也倒
不了的老屋》课文旁,批注用于预测后续
的故事走向;在刚刚学过的《呼风唤雨的
1.
回顾旧知,了解
批注
【设计意图:本
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
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
法阅读。认识批注,
了解阅读时可以从哪
些角度进行批注是学
习批注阅读的第一步
本课的旁批为学生归
2
世纪》课文旁,批注用于提出自己的疑惑。
那么,就本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
读”这一要素来说,你会有哪些疑惑呢?
不妨批注在空白处吧!比如:什么是批注?
可以从哪些角度批注?怎么批注?
2.请看微课与小伙伴一起来了解。
二、梳理、分享批注的角度
1.学生交流分享。
2.小结: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在有疑
问、写得好、有感受、有启发的地方以及
关键词句处作批注,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给
文章作批注吗?当然可以,期待有心的你
在阅读中去发现。
2. 观微课,直
观感受批注的不
同角度
纳批注角度提供了学
习支架,可引导学生
自主发现。】
环节
三
归类识词理文脉
一、归类识词,引发学生发现对
比
1.梳理、朗读文中拟声词:
嘎嘎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2.归类识读动作词组:
摸牛肚 捶牛背 握拳头 摔酒瓶 掐脖子
归类发现动词都是提手旁,都是手部
发出的动作;
3.对比词组:
二、品读细节巧批注,发现对比
的巧妙
1.
朗读词语,勾连
课文。
2.
回顾课文,发现
【设计意图:勾连生
活常识,辩证看待牛
和鹅,从而感受民间
的智慧,发现故事的
伏笔,为学习下文做
好铺垫。】
3
伸长脖子 扇动翅膀 追赶
咬拉 拖啄扑打
脚也软了 书包掉了 鞋子
弄脱了 又哭又叫
1.词段勾连,发现对比:根据这些词
语,你能发现对比的相关段落吗?请找出
一两处。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预设一:辩证看待牛和鹅
一、牛和鹅眼中的人
1.阅读第一段,概括牛和鹅眼中的人
的不同。
2.引申科学小知识:牛和鹅眼睛构造
不同,导致眼中的事物一个放大,一个缩
小。
二、民间自有智慧在
1.引用民间俗语和鲁迅的话,感受民
间智慧。
①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牛眼看
人大,鹅眼看人小。”
②鲁迅曾说:“没有被鹅霸追过的童
年是不完整的。”
预设二:恐惧心理可直观
一、巧用对比读故事
1.思考、批注:除了牛和鹅的鲜明对
比,文中还有对比描写吗?
2.交流文中的对比描写:
①人们对牛和鹅的态度不同
②我和小伙伴的胆量不同(为“鹅欺
我”埋下伏笔)
③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不同、鹅前
后的变化
二、通过细节品心情
1.聚焦在“我”的身上,圈画、交流
动作、心理、语言、神态描写。
对比段落。
3.
小组讨论完成学
习单
4.
交流碰撞
【设计意图:通
过梳理对比描写感受
牛和鹅的习性差异,
进而感受“我”怕鹅
被鹅欺的害怕。同时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
心理等细节描写,去
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本
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
需重点学习。】
4
2.感受“我”被鹅欺时的害怕和鹅的
嚣张。
三、揭示最后一对比
④“我”在这件事前后认识的改变,
即成长。
环节
四
成长还需悟道理
一、批注思考话中理
思考、交流金奎叔的话给了“我”什
么启发?
小结: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只要
我们客观、全面看待问题,就能够正确地
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生活。
二、联系生活话成长
1.引发思考:孩子们,回到课题,此
刻你觉得是牛和鹅谁大谁小呢?
2.写话抒感悟:
我想对牛说:———————
——————————————————
——
我想对鹅说:———————
——————————————————
——
我想对( )说:—————
——————————————————
—
3.小结: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与作者一同回忆了往事,体会到了他
当时害怕的心情,与他共同收获了启发与
成长。同时,我们也认识批注的角度的基
础上,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批注阅读感受,
1.
小组讨论,互相
启发
2.
写话练笔,领会
故事主旨
【设计意图:通过品
悟关键句去发现故事
背后的成长道理,进
而联系自身生活更好
地分享、体会成长的
意义。
5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环节
五
课后作业促延申:
作业:本课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片
段,比较不同的作家笔下的牛有什么不同
的特点,可结合本课的学习,在阅读时从
不同的角度作批注。
批注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布
置的课后作业继续着
眼于批注阅读能力的
培养。语文学习由故
事走向哲理,由学习
走向运用,由课内走
向生活。】
教学反思(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教学策略等)
教学正式实施前可不填
(可加页)
注:如果有合作学习流程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单,或者问题化教学的问题系统设计、
核心问题列表,可以在教学设计表后单独添加表格进行说明。
6
附录 1:问题系统设计样例,以下示例仅供参考。
本节课
问题系
统
核心问题一:初读课文,你发现牛和鹅谁大谁小,说说理由?
1.初次碰撞初读课文后的认知理解。
2.发现本文主要写作特点:对比。
核心问题二:运用文中人物,解决问题“本文主要讲了什么?”
核心问题三:就本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一要素来说,你会有哪些疑惑
呢?不妨批注在空白处吧!比如:什么是批注?可以从哪些角度批注?怎么批注?
核心问题四:文中有哪些对比描写?
①人们对牛和鹅的态度不同
②我和小伙伴的胆量不同(为“鹅欺我”埋下伏笔)
③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不同、鹅前后的变化
④“我”在这件事前后认识的改变,即成长。
核心问题五:交流金奎叔的话给了“我”什么启发?
附录 2: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模版。
合作学习的
目标及任务
设置
目标: 1. 词段勾连,发现文中对比段落;
2. 发现对比描写的好方法。
任务: 1. 每个小组选择 1~ 2个对比处进行深入研究;
2. 通过组内活动,写出小组关于对比描写方面的发现。
分组方式 共 ____11____小组;每组 __4______
人
计划用时 __8_____分钟
角色设置 组长 1名;发言人 2名;记录员 1名;
活动流程
活动步骤
(用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成果
独立思考
( 2分钟)
出示独立思考
要求:默读课
文,找出对比
的段落。
独立思考,在
书上圈画。
每个学生发现
和认识事物的
能力是有差异
的,在自主学
习中,根据自
己的节奏去发
现。
为后面的组内
交流与学习积
累素材。
提出问题
( 2分钟)
巡视学生的学
习情况。
简要梳理学生
的问题并进行
板书,但不做
学生再集中思
考自己的发现
在不同的认识
层面中,引发
思考,从而培
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
教师组织学生
做问题的发现
者和提出培养
者。
7
任何解答。
小组认领问题,
合作研究解决
( 4分钟)
出示小组交流
要求:
⑴每个小组选
择 1~ 2 个
问题进行研究
解答。
⑵通过这个学
习活动,写一
写你们组的发
现。
确定组内研究
的问题,并结
合研究写出本
组的发现。
在组内合作中
提高学生的倾
听意识、质疑
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经验。
小组整理记录
研究结果并准
备汇报。
(可加页)
附录 3: 小学语文《确定位置》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样例,以下示例仅供参考。
合作学习的
目标及任务
设置
目标:
1. 体会只有确定了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
置关系。
2. 发现同一区域的物体存在着角度和距离的差距,进一步认识到方向和
距离的重要性。
3. 使学生发现方向(角度)的特点。
任务:
1. 每个小组选择 1~ 2个问题进行研究解答。
2. 通过组内活动,写出小组关于确定位置方面的发现。
分组方式 共 ____4_ __ 小组;每组 ___5___人 计划用时 ___20___分钟
角色设置 组长 1名;发言人 2名;记录员 1名;资料员 1名
活动流程
活动步骤
(用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成果
独立思考
( 2分钟)
出示独立思考
要求:确定自
己想找的一把
钥匙,并描述
它的位置,你
可以画一画、
量一量、写一
写。
独立思考,在
学习单上完成
钥匙的位置描
述。
每个学生发现
和认识事物的
能力是有差异
的,在自主学
习中,学生们
彰显着个性差
异。
为后面的组内
交流与学习积
累素材。
提出问题
( 3分钟)
巡视采集学生
的问题学习单。
简要梳理学生
的问题并进行
学生根据学习
单中的位置描
述提出质疑。
在不同的认识
层面中,引发
思考,从而培
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
教师组织学生
做问题的发现
者和提出培养
者。
8
板书,但不做
任何解答。
小组认领问题,
合作研究解决
( 5分钟)
出示小组交流
要求:
⑴每个小组选
择 1~ 2 个
问题进行研究
解答。
⑵通过这个学
习活动,写一
写你们组的发
现。
确定组内研究
的问题,并结
合研究写出本
组的发现。
在组内合作中
提高学生的倾
听意识、质疑
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经验。
小组整理记录
研究结果并准
备汇报。
全班交流
( 10 分钟)
组织学生结合
问题进行小组
汇报。
预设:
⑴确定方向的
重要性,并明
确测量的基准
线。
⑵同一方向上
确定距离的重
要性。
汇报组讲台前
分工交流:组
长把控全局,
发言人进行汇
报,记录员简
单板书,资料
员在实物投影
上及时补充。
其他组进行补
充和质疑。
展示讨论成果
提高小组每个
成员的分工合
作能力。在生
生互动、师生
互动中,培养
学生的倾听、
回应、表达和
评价能力。
明确确定位置
的三要素,为
进一步学习打
好基础。
9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