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1-11-25 13:56:29
[教学设计]《卫星运行时间》-李碧兰-20210922.doc(55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附件 3:教学设计与教师信息表(下一页) 教学设计与教师信息表 教师姓名 李碧兰 教龄 14 课例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 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教学重、难点 措施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难点:深入理解竖式在情景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措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研究各种算法以及各种算法 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基础。 本节课教学问题系统设计 环节一教学目 标 在具体情景中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环节一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估一估,绕地 球21圈需要 多少时间? 你是怎样估算的? 实际结果会比2200 大还是小?为什么 哪个估算的结果最 接近准确值?你是 怎么想? 1 环节二教学目 标 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环节二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114×20表示 什么?114×1 又表示什么? 第一步计算结果 114 是哪两个数相 乘得到的?第二步 计算结果 2280 是 哪两个数相乘得到 的? 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哪些算法是与竖式 的思路是一致的? 竖式计算是用的 最多也是用的最 广泛的,它跟这 两种算法比较有 哪些优势? 环节三教学目 标 养成计算细心的习惯 环节三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竖式计算要注 意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情景图 由情景图提出用乘 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从而引出卫星绕21 圈需要多少时间。 列式:114×21= 与同桌说一说你是 怎样估算的?找学 生代表说说你是怎 么估,怎么想的? 学生有估算的基 础,掌握一些估 算的策略,这节 课的重点是估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范围。 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14×21 的结果究 竟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算法, 全班共享算法。讨 论算法之间有什么 联系?都是怎样算 的? 在所有算法交流 后,进行不同算 法的比较,进一 步理解算算理。 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 位的竖式计算 计算 175×34,在 竖式计算时,要提 醒大家注意什么? 独立完成,同桌交 流,集体订正。 在巩固竖式计算 的同时,提醒孩 子们计算一定要 细心。 ***请结合创造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授课后反思*** 反思支架 反思内容 2 1.简单叙述提出创造性问 题的情境及预期结果 2.简述创造性问题提出后 的实施结果 3.我认为这一问题的提出 是成功的还是有待改进的。 4.反思原因:从学生特征/ 教学内容反思课堂中创造 性问题提问的效果。 5.如果有待改进,我下次 将怎样做 3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1-11-25 13:56:2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