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设计
所在学校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学校 授课教师 傅蓉
学科(版本) 牛津版小学英语 年级 五年级
章节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
课例名称 The story of Nian
教学环境 电子显示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核心词汇:village, at the end of, the last day of , 在本课
任务中达到能听、说、读、写的目标。
2、学生能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词汇: hills, monster, red paper, red
firecrackers, 在本课任务中能达到听、说、读的目标;并且能将短语
goes into, comes to, comes down, runs back 运用到日常表达中。
3、学生能综合运用 at the end of every year, he goes into the village and
eats people!描述故事,能够用“主语+动作…”表述行为动作、用“I
want to do” 表达自己的需求、用“I am going to do/ I will do”表达计划
或将要做的事情。
4、学生能够了解、读懂并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复述或者创编“年”的故
事。
5、学生能够了解传统节日“年”的习俗由来,以此加深对中国传统文
化的热爱,并且能够主动传承和发扬。
教学重点、难
点
措施
1、重点:
(1)词汇:village, hills, monster, at the end of, the last day of, red paper,
red firecrackers, comes into/to/down, runs back.
(2)句型:At the end of every year, he goes into the village and eats
people!
2、难点:
(1)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2)单词 firecrackers的表达;
(3)对故事“年”的复述和剧本创编。
3、措施:
(1)对比动词的原型和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及表达纠错;
(2)利用自然拼读和构词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难词 firecrackers;
(3)利用板书挑拣核心词汇连成故事发展线索,在理解故事细节时引
导学生看图或针对语境进行人物对话及人物心理活动想象,帮助学生
完成目标任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第二学期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语言表达,且经过前三
个模块的知识积累,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般将来时、一般现在时、现
在进行时三种时态变化并能运用于具体语境中,为学生在理解故事细
节和故事创编打下语言基础;大部分学生能够从时间 when\人物 who\
地点where\活动what等维度对事件进行阐述,这一能力有利于学生梳
理本课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复述、编写的能力;学生在前一个课时中
已经学习了春节相关的习俗,掌握了 firecrackers\Spring Festival\red
packets等知识,且过年是每个学生每年都会亲身体验的一项活动,春
节亦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学生对“年”这一话题更有发言欲望。
教学资源使用 教学内容相关 PPT、课本、与过年有关的短视频、人物贴画与头套。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核心问题设计情况
环节一
教学目标
简单问候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带领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评价
机制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环节二
教学目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主题。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1.What is the
video about?
2.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s?
环节三
教学目标
针对生成引出学习任务,思考过年习俗的由来。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Why do we use
red things and
light fireworks
at the Spring
Festival?
环节四
教学目标
学前激疑,发散思维,从年兽的外貌特征推测为古时候人们惧怕年
兽的原因。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1.What does
Nian look like?
2.What does it
have?
环节五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故事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环节六
教学目标
针对故事文本,在四个问题解决中学习重点单词与词汇并初步梳理
“年”的行动线索。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改编的故事《年的传说》,这个故事对大部分同学来说
耳熟能详,而且故事内容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对话较少,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
以在学习故事细节时引导同学们自己去想象并为故事人物创编对话,增加参与度与故事
趣味性。
优点:教学设计准确具体,环节设置新颖,具有启发性,尤其是其中关于“年
兽”害怕事物的拓展,激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中间设计创编和表演环节,给予了学生
充分的主动性发挥空间,参与度高、思考性强;后面提出“既然年兽根本不存在,这只
是个传说,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在过年时着新衣、放鞭炮”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敢于质疑,提升主题,具有教育意义;板书示范性强,给与学生小组合作充分的支架和
表现力;作业分级优化,设置得当。
不足:中心环节语言知识点操练不够熟练,在学习故事细节时,对文本和重难点
词汇的操练过于单调和僵硬,导致学生有些学得不够扎实,应该更有激情,操练方式更
加丰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复述环节,没有利用好板书,导致学生误解 retell的意
思,只是单一地背诵;表演环节没有挖掘出学生的表演天性,应该在前期文本学习中打
好基础,可以设计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合作写剧本并表演出来。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主
线,树立文化传承意识,怀抱大局观,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素养,培养批判思维、有敢于
创新的精神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