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教师信息表
教师姓名 陈金明 教龄 2
课例名称 看日历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3. 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
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措施
重点:认识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月、小月
的月份。
难点:判断平年和闰年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并了解时分秒之间的
关系。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有很多经验,
但这些知识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甚至不够准确,也缺乏数学思考
的过程。本节课主要是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本节课教学问题系统设计
环节一教学目
标
情境导入(学生回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环节一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1)为什么这个
小朋友 10 岁了,
只过过两次生日?
(2)关于“年月
日”,你还知道些
什么?
环节二教学目
标
学会看日历,并能发现每个月的天数的特点
环节二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1)观察 2013 年日
历,你发现了什么?
(2)2014 年 1 月 1
日是星期几?
(1)哪个小组来说
说你们的发现?
(1)是不是每
一年的日历都和
2013年一样呢?
环节三教学目
标
认识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环节三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环节四教学目
标
学会记忆方法
1
环节四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1)“ 腊 ” 和
“冬”是什么意思?
(1)你有什么好
方法来记忆哪些是
大月,哪些是小月?
(2)你能用自己
的语言解释这首歌
谣吗?
环节五教学目
标
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五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1)为什么你还
没有坐下?
(1)你是几月
几日生日?是大
月还是小月?
环节六教学目
标
巩固新知
环节六问题 记忆性问题 推理性问题 创造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
(2)你是怎样知道
今年的 6月 1 日是
星期一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师提问:为什么这
个小朋友 10 岁了,
只过过两次生日?
师:关于“年月
日”,你还知道些
什么?
师:接下来我们继
续深入学习年月日
说一说有关年月日
的知识。
充分发掘学生已
有的生活经验和
知识经验,初步
整理有关年月日
的知识,并激发
学生探究新知的
兴趣。
2
的知识。
2. 引导探究:
(1)观察 2013 年
日历,你发现了什
么?
(2)2014 年 1 月
1日是星期几?
(3)是不是每一
年的日历都和2013
年一样呢?
(4)观 察 2013-
2016年的天数,你
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板
书。
(1)交流探究,
学习看日历的方法。
(2)看日历填表:
在 表 格 中 记 录
2013-2016 年各月
份的天数;
(3)小组合作交
流:2013-2016 年
各月份的天数有什
么特点。
(4)小组展示发
言
学习看日历的方
法,在独立填表
的过程中,发现
每个月天数的规
律,在与小组成
员交流的过程中,
充分发表自己的
想法,加深学习
的效果。
3. 介绍有关大月、小
月、平年、闰年的知
识。
知道判断大月、小
月、平年、闰年的判
断方法,并简单描
述。
学生学会大月、
小月、平年、闰年
的判断方法
4. (1)组织小组合
作探究:你有什么
好方法记忆哪些是
大月,哪些是小月
吗?
(3)介绍记忆的
不同方法:拳头记
忆法和歌谣记忆法。
(1)小组合作交
流记忆的方法。
(2)发言、展示
(3)全班一起数
一数
通过小组交流、
发言、全班一起
数一数的过程,
提高记忆的准确
性。
5. 组织游戏:依次请
生日是大月、小月
的学生坐下。
投入游戏 通过游戏,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进一步加深对
大月、小月、2月
的印象。
6. 组织练习 完成练习 巩固新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