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促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南山三期)
问题化教学设计模板
所在学校 育才学校 授课教师 白燕
学科(版本) 数学(北师大) 年级 一年级
章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课例名称 快乐的午餐
教学环境 PPT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
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
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
点
措施
【教学重点】
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措施】
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情境与动手操作,来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让学生先行观察再动手,充分经历“一
一对应”的活动过程,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进行引导,挖掘学生潜能,
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深化知识观念。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促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南山三期)
学情分析
1、在前面的6节数学课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对于自然数的基数意义与
序数意义已经有所感受。
2、比较大小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小学生来说理解上还有一
些难度。因此,本节课密切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
结合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经“一一对
应”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两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和不等关系,
为后续解决比较两个数量之间多与少的问题,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
验。
3、个性特征: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无纪律意识,注意力易分散,
爱发表见解,教学中要加以引导。
4、思维特征:抽象概括能力薄弱 思维和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学资源使用 PPT、学具
教学过程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促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南山三期)
教学流程(此栏中子表格的具体格式非固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动):
核心问题设计情况
环节一
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在情境中感受数量之间的多与少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小松鼠这是在
做什么?
小松鼠的餐具
是正确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
的?
你发现了什么?
你为什么觉得
桌上有问题呢?
环节二
教学目标 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初步掌握比较数量多少的方法——一一对应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盘子是够的吗?
你们是怎么知
道的?
你能说一说盘
子、杯子、勺
子谁是最多,谁
是最少吗?
“最”是什么
意思?
教室里有哪些
物体是一样多
的?
你为什么认为
是够的?
为什么认为杯
子是最多的的?
为什么盘子一
会儿多,一会
儿少?
你为什么认为
他说的不合适?
我们要怎样让
小松鼠明白呢?
你认为勺子不
够该怎么办?
杯子多了该怎
么办?
假如你是服务
员,怎么做杯
子和松鼠才能
一样多?
假如让你换个
说法,你要怎
样表达?
环节三
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运用“一一对应”来比较数量的多少。
核心问题
是何问题 为何问题 如何问题 若何问题
你是怎样思考
的呢?
说一说,本节
课你的收获是
什么?
你为什么一眼
就能看出多与
少的?
请你比我多一
下,你如何做?
(灰色表格可酌情增减,请勿修改蓝色部分)
具体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漫
山遍野的松果都成熟了
顺着老师指引,观察、思考、
汇报、发现问题。
通过喜闻乐见
的故事,激发
深圳市南山区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促进新型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南山三期)
教学反思
请从教学设计理念、目标达成情况、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教学问题设计等多个角度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