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1-11-26 11:50:54
【第三讲】教师有效性提问分析方法.pdf(1.96M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0 0 类别 : 其他
11 n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教学的一切都可以说成是问 题的衍生物,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就在于问题解决 能力的形成(朱德全,2002)。 01 02 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 盾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问:“这 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问:“为 什么第六组的实验结果与大家 都不一样呢?” n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即刻知道做 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n问题包括三要素: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达标通路。 限于被提出的问句或者待 解答的题目 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植物园,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要认识方圆 100 米 以内的植物,并把这些植物画出来做成绘画日记。 从问题类型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 Question-Based Learning。 通过灵活的模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记忆知 识点。 而来自于北京知名 NGO 自然之友的教育项目则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 “请到圆明园里寻找蝴蝶” 。 有意思的是,其实,圆明园里一只蝴蝶都没有。也就是说:学习者 跑到那里是找不到蝴蝶的,更谈不上把蝴蝶画出来。那么,学习者 去了以后很自然的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圆明园里没有蝴蝶呢?”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 Problem。 有效性提问 教师回应学生回答 对话深度 四何问题 • 问题类型 • 教师挑选回答方式 • 学生回答方式 • 回答类型 • 回应方式 • 回应态度 • 教师追问层级 • 整节课的问题结构 n 指向事实性 的问题 n 对应着学习 者获取事实 性知识 n 指向原理、 法则、逻辑 等问题 n 对应着学习 者获取原理 性知识 n 指向表示方 法、途径与 状态等问题 n 对应着学习 者策略性知 识的获取 n 指向条件发 生变化可能 产生新结果 的问题 n 对应着学习 者获取创造 性知识 http:// www.tocop.cn 10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1-11-26 11:50:5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