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教师回应分析
2
3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和处理
不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思考
概念
作用
理答的概念和作用
4 理答实际上就是把学生们的思维串在一起的工具。特
级教师中的很多人都会提到,课堂尽管很多时候看似只是
一问一答,但实际上,教师们要思考的不仅是理答对于作
答学生有什么意义,而是对所有的学生有什么意义。
理答的概念和作用
5智慧理答的类型
研究者 理答类型
胡森
评定答案、重复答案、改正答案、发展答案、重复诱导、不管学生的回答继续
组织教学和提问
赖特和纳特托
儿
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评论、不清楚的和复杂的评论、思考性评论、感谢和表扬、
组织教学性评论、质疑性评论、重复学生的答案
弗兰德斯 表扬或鼓励,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意见,批评或证明权威
斯腾伯格
回绝问题、重复问题、承认自己也不知道答案、鼓励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
并解决问题、提供问题的可能的解、鼓励学生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鼓励学
生验证可能的答案
弗德恩 提示、探究、充当脚手架、等待时间、强化
布罗菲-古德
表扬、激活、无反馈的反应、对不正确答案的否定、批评、过程反馈、给出答
案、提问他人、学生喊出答案、重复问题、解释或提示、新问题、扩充
崔允漷 积极反应、消极反应、探问和转问、再组织
张玉成 注意倾听、给予鼓励、匡捕研究、归纳答案
张俊绅
直接给予学生一个指导性答案、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反问、建议一个特别的活动、
允许其他学生回答此问题、说明教师本身并不知道答案
余晓清
赞美、肯定回答、否定回答、纠正回答、澄清概念、针对答案扩展、批评学生、
重复答案、重复问题、提供暗示、问进一步问题、问其他学生、没有评价
6代答、转问、引
答、反问、探问
A
诊断性理答
B
支架性
理答
C
发展性理答
简单肯定、重复肯定
提升肯定;简单否定
否定纠正、否定探索
追问
智慧理答的类型
7 教师回应学生回答分析是对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采取的回应方式进
行记录与分析的一种聚焦式课堂观察方法,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情境知识、策略知
识和人际知识。
8 在课堂教学交互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困惑、疑难、
回答等做出富有教育性的回应,这无疑是一种精湛高超
的教学艺术。
教师回应能体现教师的情境知识、人际知识与策略知
识。比如,当学生提出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时,老师如
何处理,这里需要老师的情境知识;当学生回答错误的
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方向,这里要求老师具
备相应的策略知识;对回答正确或是回答错误的学生如
何回应,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需要老师具
备一定的人际知识;
9师: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你最想说的是什
么?请把你的话写下来,就是你献给长城的题词。
学生写题词,全班交流题词。
生:我爱我们伟大的长城,更爱我们伟大的中华!题词人:
鲁平凡。
师:很好!
生:长城是我的骄傲,我们的骄傲,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所言:“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
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题词人:李为栋。(掌声)
师:真好!
生:万里长城下的一砖一瓦、一土一石,都蕴涵、渗透着古
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题词人:詹诚。
师:很赞!
简单肯定
10
师: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你最想说的是什
么?请把你的话写下来,就是你献给长城的题词。
学生写题词,全班交流题词。
生:我爱我们伟大的长城,更爱我们伟大的中华!题词人:
鲁平凡。
师:感情真挚,表达凝练!
生:长城是我的骄傲,我们的骄傲,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正如美国总统克林顿所言:“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
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题词人:李为栋。(掌声)
师:由我到我们再到中华民族,一气呵成、激情澎
湃,真好!
生:万里长城下的一砖一瓦、一土一石,都蕴涵、渗透着古
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题词人:詹诚。
师:“蕴涵”、“渗透”,多么雅致的两个字眼,
用得真好!
11
比起简单肯定,优秀教师更喜欢用的是提升肯定
能够更深层地揭示了“对在哪里、好在哪里”,对学
生的回答内容和方法进行评价、概括和提炼。因为千
篇一律的肯定,往往脱离具体的课堂情境,当然就缺
乏针对性。要让学生知道好在哪里,才能既鼓励回答
的学生,同时也给其它学生作出示范。只有提升肯定
才能做到百变,如果只是做语言游戏, 一定是空洞无
物的,不仅学生会感到审美疲劳,教师也会觉得无趣
教师通过理答为学生提供支架,它包括代答、
转问、引答、反问、探问。
n 代答:是指教师直接说出正确答案;
n 转问:是指请另外的学生来回答;
n 反问:是指逆向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答案;
n 引答: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答案;
n 探问:教师对问题做进一步的解释或者提供线索
智慧理答的类型——支架性理答
12
13
师:5+3=几你能计算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先数5,接着再数3 个数,得6、7、8.
生: 5 和3 组成8,5 加3 得8.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学生边举手边站起来大声地说:“5加3得1”
话音一落,全班哄堂大笑。
师:哦!5 加3 还会得1?你是怎么想的?请说给老师和同学们
听听。
师:大胆些,不要紧张,老师和同学们都在等你说呢。
生:今天是星期五,再加3天,不是星期一吗?所以5加3得1。
师:真棒!原来是这样。
师:这样的 5 加 3 得 1,实际应该怎样说更好呢?
生:5 加 3 只能是 8 了,因为一星期只有 7 天,8 减去 7 才得 1.
教学片段
(引导否定)
14
特级教师与优秀教师理答方式对比
总体来说思维过程比思维结论更重要,特级教师课堂中出现次数比较
高的理答方式都是指向思维过程的,而不是简单的思维结论。
智慧理答的类型——优秀教师的理答方式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