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大数据教学专题专题现行
- 全一册
- 基础理论




微课回顾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的特征
目录
http://www.tocop.cn 3
4 ——波兰尼 迈克尔.
《科学、信仰与社会》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
您认为通过核心问题对优化课堂中的问题结构能起到什么促进作
用?您在本学期的研修中有没有通过核心问题来设计教学?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来自文献中的问题
F
教师理答
方式单一
C
问题之间
没有层次
A
问题小
且多
B
问题认知
水平低
E
等待时间
不充分
D
挑选学优
生回答
G
学生提不
出问题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6来自课堂实施中的问题
网球状课堂问答过程
织网状课堂问答过程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7来自课堂实施中的问题
提问仅仅指向内容,而偏离了教学目标,没能把环节目标转化成核心问题
课堂教学中几个问题就是几个环节吗?
对杭州市富阳区33位教师的调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http://www.tocop.cn 8
来自课堂实施中的问题
教师候答时间普遍是比较短暂的.可以
推断学生回答的大多是思维层次水平
处于低级的问题,缺少一定的深度
老师提问后,马上请你回答,这样的情况是________?
对杭州市富阳区41位学生的调查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你喜欢老师提问思考,还是喜欢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解决??
一半以上学生喜欢自己提出问题,学
生的自我挑战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教
师要尽可能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
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教材处理需要通过“三化”以实现“三有”(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 )
所学的知识条件化,即补充原理性知识,让学生知道这一知识“从何而
来”,让教材内容变得有温度、有情感,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
所学的知识情境化,即介入真实情境,让学生知道、体会教材中学的知
识“到哪里去”,能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用”。
所学的知识结构化,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迁移,实现教学内容的
“有意义”。教师的问题不是碎片化的一条一条的微信,而是有组织、有
结构的。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0 2
0
6
0 5
0 4
0
30 1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
就是弄明白“教什么”
有利于学生清晰教学目标,
弄清楚学什么、学了什么
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有助于教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的特征
目录
http://www.tocop.cn 11
核心问题的特征
请阅读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老师设计的核心问题,进行评价,并
思考核心问题应当具备什么特征。(10分钟)
《“重复”的奥妙》 《自然之道》
优秀问题的特征
核心问题的内容设计
Ø问题能围绕着基本的和
重要的教学内容;
Ø问题内容及表述科学准
确;
Ø问题难度适中,在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
核心问题的功能设计
Ø问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Ø问题能引发学生高水平思
维;
Ø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
突;
Ø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PLANNING
情境性
契合性 包容性
探究性
核心
问题
核心问题应在具体情境中,具有情
景性、真实性、生活化的特点
核心问题要能涵盖、统摄其他
的子问题
核心问题要有探究的空间
核心问题要与教材本质与精
髓契合,与学生契合,触及
学对的高阶思维
核心问题的特征
“核心问题”是指基于核心知识和学生已有经验提出的,能深入学科本
质,统领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思考,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
关键问题,一般呈话题式或问题串式。
如果把课比作一个人的话,核心问题就是这个人的心脏,围绕核心问题
派生出的问题串及课堂生成就是这个人的血肉。
核心问题的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第7期 叶筠 黄春燕
核心问题的特征
目录
http://www.tocop.cn 17
为什么需要核心问题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的特征
有效性提问
教师回应学生回答
对话深度
四何问题
• 问题类型
• 教师挑选回答方式
• 学生回答方式
• 回答类型
• 回应方式
• 回应态度
• 教师追问层级
• 整节课的问题结构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n 指向事实性的
问题
n 对应着学习者
获取事实性知
识
n 指向原理、法
则、逻辑等问
题
n 对应着学习者
获取原理性知
识
n 指向表示方法、
途径与状态等
问题
n 对应着学习者
策略性知识的
获取
n 指向条件发生
变化可能产生
新结果的问题
n 对应着学习者
获取创造性知
识
What
Why
How
What…If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高阶
认
知
目
标
低
阶
认
知
目
标
20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连接
关注
想象
讲解练习
扩展
提炼
表现
综合运用 直接体验
概念抽象解决问题
1
2
3
4
学习
循环圈
n 伯尼斯·麦卡锡(Bernice McCarthy)等人自1979
年开始试验并逐步总结提炼出一套完整的4MAT模型
教学法, 也被称为自然学习法,成为当代美国中小
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模式。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主要的教学法:讨论法, 包括运
用右脑联结以往经验, 左脑客观分
析经验。
核心内容是回答 “为什么” 类问
题。
学生的任务:与新知识间建立联
系,聚焦学习内容。
教师的任务:为学习者创设具体体
验, 以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功能 八个阶段
Why
把握学习价值
(meaning )
连接-关注
Connect-
Attend
什么是好问题?
我们已经学过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为什么还要学习折线统计图?
广东省委实施产业转移的原因是什
么?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为什么取经的路线要绕道中亚地区?
主要的教学法:讲授法,包括
运用右脑加工原理想象概念,
左脑加工原理接收 “专家知
识”。
核心内容是回答 “是什么”
类问题。
学生的任务:能够根据已有的知
识和经验理解问题本意,求解事实
内容的问题,答案关乎数学概念、
定律等的本质、要素。
教师的任务:用多元教学方法,
致力知识传递。
什么是好问题?
学习功能 八个阶段
What
透彻掌握概念
(concepts)
-讲解
mage-
Inform
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观察本小区今年共享单车的骑行情
况统计图,你发现的、想到的或读
懂了什么数学信息?和小组内同学
说一说。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讨论各地理要素和互相制约影响关
系是什么?
24
主要的教学法:操练法,包括
运用左脑加工原理练习知识,
右脑加工原理拓展知识。
核心内容是回答 “应怎样”
类问题。
学生的任务:清楚地理解知
识,并能灵活运用所获知识
解决具体情境问题
教师的任务:辅导者角色,创
造各种练习机会,促进学生分
析、综合等高阶思维。
什么是好问题?
学习功能 八个阶段
How
积极操练技能
(skills)
练习-扩展
Practice-
Extend
如何理解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观察两位老师扫码支付的统计表,
如何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统计图画出
来?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怎样学习区域地理?(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主要的教学法:发现法,包括在
象限 3 的基础上运用左脑加工原
理再次提炼所学知识,运用右脑
加工原理表现自己的成果。
核心内容是回答 “该是否” 类
问题。
学生的任务:对具体学习内容进行
全面思考,能结合已有知识进行联想,
形成较好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
力。
教师的任务:鼓励者角色, 开
发学习资源以促进独立学习,同
时鼓励学习者学业成功,鼓励独
立、合作探究
什么是好问题?
学习功能 八个阶段
If
灵活自如运用
(adaptation)
提炼-表现
Refine-
Perform
假如你是珠三角地区的领导,你是
否愿意支柱性产业的转出?并说明
理由?
请观察,这两张统计图。猜一猜哪
张图表示毛衣的销售量?哪张是表
示衬衣的销售量呢?如果你是销售
经理,在进货方面有什么考虑?
如何设计核心问题
如果你来帮设计唐僧取经路线图
基于问题的创新教育模式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
掌握问题序列设计法
27
活动
校本研修:
在自己本学期的教学中,按照教学目标和核心问
题,设计问题系统,并进行教学实施。(10分钟)
实践创新
校本研修
第一步,选1-2名教师上研究课,大家依
照问题结构和序列模型协助做问题设计
第二步,进行课堂观察并从不同的角度记录
课堂中的核心问题结构
第三步,召开课后反思会,大家一起解读数
据背后的意义,提出优点及改进方案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自我反思
参与设计 课堂观察 案例分析
集体研讨
提出新方案
主题沙龙
课堂观察及课后反思
成果展示
请您思考
根据老师们根据以下具体问题进行思考,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报告,明确在“问题
化教学”方面的课堂教学行为特点。
谢谢!
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
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
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