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1-11-27 14:45:44
《矩形的折叠问题》教师自我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吴惠彬.docx(14.3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矩形的折叠问题》教师自我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吴惠彬 一、教学设计理念 图形折叠的本质是一种轴对称变换,在历年的中考题中频繁出现,是中考热点类型 题,也是初中数学的难点之一。基于课标对图形折叠问题的要求,解题时需要学生综合运 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方程等核心知识,运用数形结合、 合理猜想、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图形抽象与数学建模等手段分析问题。 本节课的设计以实际操作,直观感悟为起点,以教材中的习题为源,通过折叠三角 形、矩形,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解决折叠问题的核心是抓住图形变换中的不变量(如线段的 长度、角的大小、图形的位置等)。 二、目标达成情况 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间上掌控得较好,课堂比较紧凑。每 一部分都相应设置了知识小结,学生通过例题讲解,能很好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教学活动中努力的去挖掘教材,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良 好的个性思维品质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以后还要继续发扬。 三、教学问题设计 本节课结合条件观察图形,以引导性问题串为主线,如:“图中有哪些熟悉的基本图 形(模型)”“图形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图中哪些线段已知,哪些线段可求” “若改变题目的条件,你又得出什么结论”等。设置了一系列四何问题,有助于学生发现 基本的模型,并利用特定条件联想、类比,寻找“新”问题与“旧”问题之间的关联。 问题的设计,主要依托教材题目,在这基础上变式提高。一方面,回顾并巩固学生在 初中几何学习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如“翻折”是全等变换,而折叠的本质是轴对称,所 有对应的元素都满足轴对称性质。另一方面,以题展思,持续关注思维方式方法的拓展, 让学生从多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问题设计的亮点在于让学生主动挖掘边角之 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从形的角度突破,从数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路径。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1-11-27 14:45: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