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1-11-27 14:48:58
《比尾巴》教师自我反思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 曾勇洪.docx(15.0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比尾巴》教师自我反思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 曾勇洪 《比尾巴》一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整合了 11个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经过师傅的修正, 磨课后,才生成的这一版。上完课后,深深体会到一位精英教师说的一句话“你真的以为 你的教案是最好的吗?最好的教案在于生成。” 而这一课,我最满意的就是指导学生仿写了。课前带着孩子找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的 特点,上课时孩子们都已经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带来。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图文结合 的形式,先出现燕子的图片,配上文字,谁的尾巴 ?在孩子的思考中得出答案。谁 的尾巴像剪刀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在这一问一答中,结合了三个例子。谁的眼睛像红宝 石?兔子的眼睛像红宝石。谁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像扇子。所以,学生在拿着自己 的喜欢的小动物练习时,基本上有话说,最美中不足的也许是在找小动物最大的特点时, 可能有点困难,这就是在第一部分读中感悟的指导还不够透彻产生的问题。所以一节课的 水到渠成,真的就是一步一步“摘桃子”的过程。哪一步走得不踏实,下一步都会受到影 响。所幸孩子的眼睛总是最亮,能发现你所发现不到的亮点。谁的眼圈最黑?熊猫的眼圈 最黑。一下子就抓住的小动物最大的特点,大家也就有模有样的学起来了。课后的仿写就 变得轻而易举了。比耳朵,谁的耳朵长?兔子的耳朵长。比身体,谁的身体最柔软?章鱼 的身体最柔软。比叫声,谁的叫声洪亮?公鸡的声音洪亮。比嘴巴,谁的嘴巴最奇怪?鸭 嘴鱼的嘴巴最奇怪。 整节课上得好不好,师生的愉悦感最能体现。这节课有得,当然也有失,遗憾而不遗 憾。遗憾没有抓住课堂上的精彩发言,遗憾没有机智调整,太依赖于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步 骤。而收获也就在这遗憾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进步。深入理解教材才是 备课的第一步,而我在写教学设计时,自己研读教材的过程太少太少了,读好问句,了解 动物尾巴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这些句子我反复在读,也读不出儿童心中的困惑来, 这就是我对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把握不够的地方,自然在教学上会显得随意一些,毕 竟自己觉得简单的时候,也不会想那么多了。所以在往后的教学中,研读教材,了解儿童 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一年级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水平。这必须是要扎扎实实做好的第一 步。 1、把握学情,以学定教 课前通过导学案的形式了解学生,把握本课的重难点,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例如一 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暂,可以通过指读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发挥学生无意注意的特 点,通过板书,声音的起伏变化,巩固重难点。课中通过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整教学内 容,例如,在学生明确了读好问句是把句末的词语往上扬。关键就是练习,多种形式练 习,生生互读,师生互读,小组比赛读等,避免单一形式的展示读,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抓住对话的生成,深化教学内容,谁的尾巴最漂亮?孔雀的尾巴最漂亮。这就是动物 尾巴最大的特点。应该在此基础上找到动物尾巴的特点,深入学习,仿写时抓住动物身上 最大的特点。 2、做好示范,指令准确 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仅仅通过录音的示范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范读,同伴的 示范,都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抓好示范典型。在发出指 令时,既简单又明确,孩子们学得有方向,做得有办法。 以生所得为自己所得,教学是互相成就的过程。课堂上简洁而准确的教师用语,显得 尤为重要,文质兼美的语言表达,不仅在语音语调上给人音乐般的美感,更能传达知识点 的精髓,让学生找到可以模仿学习的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的能动性,在丰富有趣的学习中收获。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1-11-27 14:48:5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