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师自我反思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实验学校 陈秋宇
本课为《狼》的第二课时,《狼》已不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此之前已
有了少许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积累,而且畏难情绪并没有以前那么高。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
文言文翻译,学生已掌握了故事情节,所以学生在原文中寻找描写屠户和狼动作和心理的
句子难度不大。本课教学难点为从文中找出的句子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探
索。
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普遍因为文言苦涩难懂而丧失兴趣,课堂上大多教师考虑到学
生的认知水平,更多是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字词,疏通文本,理解文意,以便学生学习和识
记,相反,设计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身上传达出来的任性灵光和只会,普世价值只是泛泛
一提,而文言文中诸多优秀思想理念和人物身上折射出的优秀品质却被忽视。因此,要使
学生更深入理解文言文材料的内涵,我在讲解的过程中把文言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其展
示出的故事性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文言文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我把本文故事情节分为
“回合制”来解析,让学生把每一回合有关屠户和狼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寻找出来,进
而分析二者的形象,以输赢定回合制胜负。五回合下来,从输赢中可分析屠户扭转局势的
智慧。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理解文言文的字词,而且也要学生在
内心深处感受到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的形象,哲理故事时想要传达出来的内在精神。注意
像“屠户”这样的社会底层平民传达出来的智慧,不仅是语文这一学科精神华焰的绽放,
其实是初中阶段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塑造能沉淀下来的生活智慧,也是学生现在与未来
面对学习、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世界时心灵和精神得底色,以至于让他们在面临生
活危机时,可以化解并战胜那些微小又惊险的时刻。让学生感受在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
也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益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