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间》教师自我反思
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三中 杨秋叶
一、核心教学设计理念为:
校园欺凌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责任人,都有改变的力量;辩证地看待校园欺凌的不同角
色,它们并非泾渭分明,不同角色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旁观者往往是欺
凌事件中的绝大部分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将对欺凌事件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理念新颖,却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非常重要的!
二、本课的创新点:
1、理念新: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并非是固定的,身份的转化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每个
人都是责任人。
2、教学形式新:漫画分析、小组讨论、微型心理情景剧、雕塑定格技术
3、素材新:改编心理漫画,热播剧《小舍得》视频片段。
4、环节有趣,引人入胜,学生参与度较高。
三、目标达成情况:
本课的主题“一念之间”对于初一学生十分有益。
1、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到校园欺凌事件中的不同角色,以及旁观者的不同分类,且不
同角色的影响不同。目标(1)达成。
2、通过对分类有争议的角色③号同学进行辨析,以及对旁观者的不同评分进行推
测,在这样的辨析情境中,成功让学生直观体验到:角色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念之
间的选择,可以相互转化。目标(2)达成。
3、通过在升华环节的角色扮演,通过微型心理情景剧,让欺凌事件发展的改变得以
发生。学生在演绎及老师的总结提升中,提高了干预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减少了发起校
园欺凌行为的可能。
四、教学问题设计:
1、问题逻辑严谨,层层递进,具备一定的问题深度。
2、各个难度的问题设置分布合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3、开放性问题较多,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
培养。
4、多采用小组讨论后汇报(或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集体智慧,群策群
力,提升人际协作的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相互的理解和成长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