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1-12-16 17:49:25
A34★-育才四小-“品名著 析人物 编剧本 写所感”教学设计-育才四小-刘士琛.doc(80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第 8 页
第 9 页
第 10 页
第 11 页
第 12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设计方案:品名著 析人物 编剧本 写所感 “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基本信息表 项目名称 品名著 析人物 编剧本 写所感 授课教师 刘士琛 学校名称 育才四小 项目设计教师 刘士琛 主课程学科 语文 关联学科 信息 美术 授课年级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单元或知 识点 第二单元 5《草船借箭》、6《景阳冈》、7《猴王出世》、8《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怎么 表演课本剧、习作:写读后感 课时安排 12 设计方案:品名著 析人物 编剧本 写所感 驱 动 性 问 题 或 任 务 设计要求:由教师依据所教学科内容,选择一个(或多个)单元或知识点(与社会性议题、当 前热点问题、应用领域和身边所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设计情景化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 的、可行的、开放的、驱动性问题或任务。 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璀璨明珠,本单元四篇课文将带领同学们徜徉经典, 通过《草船借箭》走进《三国演义》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景阳冈》走进《水浒传》,领略武 松打虎的英雄豪气;通过《猴王出世》走进《西游记》,见识孙悟空的活泼可爱,敢作敢为;通过 《红楼春趣》走进《红楼梦》,品味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放风筝的趣事。让我们一起开启中国古典 名著阅读之旅,“观三国烽火,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请同学们选择自己 最欣赏的古典名著人物,品读他们的精彩故事,再结合自己的感想,为他们创编一部课本剧吧。 项 目 式 学 习 目 标 设计要求:一般围绕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制定学习目标。 学科知识: 1.认识51个生字,读准 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4.分组讨论“怎么表演课本剧”,学习创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展示。 5.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科能力: 1.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2.能通过关键语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提炼分析能力、思维能力) 3.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的精彩部分。(表达能力、演说能力) 4.能对主要人物作出简单评价,并说明理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5.能尝试改编课本为剧本。(写作能力、策划能力、导演能力) 6.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写读后感。(概括整理加工能力、写作能力) 通用素养: 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增强对故事内容的了解。(思维能力、提炼分析能力) 2.通过平台,分享复述的故事或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的故事精彩部分的音视频,激发学生对古 典名著阅读的兴趣。(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 3.根据故事情节,创编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展示。(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4.清楚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完成写读后感的习作。(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项 目 式 学 习 活 动 设计要求:请根据驱动性问题或任务,设计若干个学习活动,描述不同的学习活动内容,确定学习活动目标(请保持活动目标和项目学习总目标的对应关 系),阐述学生活动及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以及每一个学习活动需要的工具和资源以及形成的活动作品,设计每个学习活动的评价方式并计划课时。 活动序列 活动时间与 项目阶段 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 的 活动目标 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的 学生活动 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的 教师活动/学习支架 工具及资源 活动作品 活动一 第一课时 启动阶段 10分钟 课内进行 项目情境营造、驱动性问 题的提出,任务框架、步 骤梳理,让学生明白如 何利用国家课程的知识 完成项目式学习作品, 回答驱动型问题 1.明确项目学习驱动性问题; 2.明确本单元项目学习形式 和学习作品呈现方式; 3.完成分组。 1.带领学生明确项目学习 驱动性问题; 2.讲清楚项目学习形式以 及作品呈现方式; 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 视频、教材、名著 活动二 第一课时 探究阶段 3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1.谈谈对四大古典名著 的了解; 2.学习本单元的重点字 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 1.根据已完成的“群文学习 单”,进行分组汇报。 2.完成学习单内容的补充; 3.组内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1.下发“群文学习单”; 2.组织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3.重点字词的识记与解析。 PPT、教材 学习单、PPT 活动三 第2课时 探究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 2.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 的思考与感受,表达出 来。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 1.能按照起因、经过、结 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 要内容。 2.能通过关键语句了解 故事中人物特点; 3.能对主要人物作出简 单评价,并说明理由。 学习《草船借箭》: 1.了解《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和作者生平; 2.学习课文,概括故事主要 内容,巩固生字词; 3.围绕“借”这一主线,通 过关键语句分析诸葛亮、周瑜 鲁肃、曹操等人物特点。 1.讲解《三国演义》写作背 景; 2.指导学习《草船借箭》; 3.以“借”为主线,带领 学生分析诸葛亮、周瑜、鲁 肃、曹操的特点。 PPT、视频、教材 PPT 活动四 第三课时 展示阶段 40分钟 课外进行 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 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 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 的思考与感受,清楚地 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1.能按照起因、经过、结 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 要内容; 2.能对主要人物作出简 单评价,并说明理由。 通用素养: 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 增强对故事内容的了解。 2.分享复述的故事或用 自己的话详细讲述的故 事精彩部分的音视频。 1.学习了解“三绝”代表人 物:诸葛亮、曹操、关羽。 2.通过思维导图、课件等讲述 《三国演义》其他故事内容, 并分析人物特点。 3.课后分享三国故事并对人 物形象进行分析。 1.拓展延伸讲解《三国演 义》中“三绝”代表人物: 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2.组织学生通过思维导图 和课件讲述其他故事并分 析人物特点。 PPT、视频 思维导图、音视频 活动五 第四课时 探究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 2.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 的思考与感受,表达出 来。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 1.能按照起因、经过、结 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 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 述故事的精彩部分; 3.能对主要人物作出简 单评价,并说明理由。 学习《景阳冈》: 1.了解《水浒传》写作背景和 作者生平; 2.学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概括主要内容,分析虎伤人 和武松打虎段落; 3.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 “武松打虎”部分; 4.分析故事中武松形象特点; 5.观看视频片段,深入了解 武松形象。 1.讲解《水浒传》写作背景 2.指导学习《景阳冈》; 3.带领学生充分了解武松 形象特点。 PPT、视频、教材 活动六 第五课时 展示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 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 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 的思考与感受,清楚地 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1.能按照起因、经过、结 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 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 述故事的精彩部分; 3.能对主要人物作出简 单评价,并说明理由。 通用素养: 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 增强对故事内容的了解。 2.分享复述的故事或用 自己的话详细讲述的故 事精彩部分的音视频。 1.学习《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了解吴用、杨志的人物特点; 2.通过思维导图、课件等讲述 《水浒传》其他故事内容,并 分析人物特点。 3.课后分享水浒故事并对人 物形象进行分析。 1.以《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指导学生分析吴用、杨志的 人物特点; 2.组织学生分享《水浒传》 其他故事并分析人物形象。 PPT、视频 思维导图、PPT、音 视频 活动七 第六课时 探究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 2.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 的思考与感受,表达出 来。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 1.能按照起因、经过、结 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 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 述故事的精彩部分; 3.能对主要人物作出简 单评价,并说明理由。 通用素养: 1.通过绘制思维导图, 增强对故事内容的了解。 2.分享复述的故事或用 自己的话详细讲述的故 事精彩部分的音视频。 学习《石猴出世》: 1.了解《西游记》写作背景和 作者生平; 2.学习课文,理清脉络,巩 固生字词; 3.体会石猴形象(来历不凡 拥有神性和猴性,与众猴对 比) 4.观看视频片段,了解师徒 四人的形象特点; 5.选取一个西游故事,讲解 并分析人物特点。 1.介绍《西游记》写作背景 2.指导学习《石猴出世》; 3.解读《西游记》师徒形象 特点; 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分析其他人物特点。 PPT、视频、教材 思维导图、PPT、音 视频 活动八 第七课时 探究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 2.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 的思考与感受,表达出 来。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 1.能按照起因、经过、结 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 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 述故事的精彩部分; 3.能对主要人物作出简 单评价,并说明理由。 通用素养: 分享复述的故事或用自 己的话详细讲述的故事 精彩部分的音视频。 学习《红楼春趣》: 1.了解《红楼梦》写作背景和 作者生平; 2.理清课文脉络,巩固生字 词; 3.体会文题中的“趣”; 4.分析宝玉的性格特点; 5.初步了解《红楼梦》的人物 关系,选择故事阅读并分析 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1.介绍《红楼梦》写作背景 2.讲解《红楼梦》人物关系 3.指导学习《红楼春趣》; 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分析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PPT、视频、教材 思维导图、PPT、音 视频 活动九 第八课时 探究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分组讨论“怎么表演课 本剧”,学习创编课本 剧并准备表演。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能尝试改编课本为 剧本。 通用素养:根据故事情 节,学习创编课本剧, 并进行排练。 1.观看课本剧表演视频,说 说各自的收获。 2.从“选课文、分角色、怎么 演”等方面自由交流,归纳 出讨论重点:如何设计角色 台词、表情、动作等。 3.分组进行讨论演练,达成 共识,改编课本为剧本。 4.课后进行排练。 1.指导怎么表演课本剧; 2.指导改编课本为剧本; 3.课后指导排练。 PPT、视频、教材 剧本 活动十 第九课时 探究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思考与感受,清楚地用 文字表达出来。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能初步了解写读后 感的基本方法,写读后 感。 通用素养:清楚表达自 己的阅读感想,完成写 读后感习作。 1.分享阅读经验,拓宽选材 思路,从人物、主题、感情等 方面入手,整理自己的感想; 2.借助范例,从内容方面、写 法方面明确读后感怎么写, 同时要表达真情实感。 3.完成习作:写读后感 习作指导:写读后感 PPT、教材 习作 活动十一 第十课时 探究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思考与感受,清楚地用 文字表达出来。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评改读后感。 通用素养:清楚表达自 己的阅读感想,修改读 后感习作。 1.共读几篇同学的读后感, 进行评改; 2.组内评读习作,进行修改; 3.自我修改习作; 4.做演说准备。 讲评读后感,指导学生修 改读后感 PPT 习作 活动十二 第十一课时展示阶段 40分钟 课内进行 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点: 通过课本剧表演,习作 演说锻炼提升语文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 力: 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展 示。 通用素养: 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展 示。 1.举办读后感习作专栏; 2.视频分享读后感; 3.推荐优秀读后感展示; 4.优秀课本剧表演。 读后感演说与课本剧表演 PPT、视频 习作、课本剧 项 目 式 设计要求:请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作品和知识掌握程度选择评价方法并制定评价工具,一般学科知识可以采用传统的评测方法(如 测试题)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一般需要使用评价量规来测量(注意量规的来源及量规指标的合理性)。 学 习 评 价 本项目采用《项目学习过程评价表》《成果评价表》等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且在项目式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和小 组反思。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1-12-16 17:49:2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