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项目 系列培训
八大思维图示法
北京师范大学思维训练项目组
深圳南山区域负责人:熊老师 yawen0822@qq.com
思维训练的三阶段(赵国庆,2009)
2
认识思考
指引思考
激发思考
组织思考
应用思考
隐性思维显性化
显性思维工具化
高效思维自动化
(八大图示,思维导图,概念图)
(核心思考工具、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
(综合运用、学科融合、重复强化)
小学思维训练课程体系
模块名称 对应年级 所属阶段
八大思维图示法 三年级(上) 隐性思维显性化
思维导图 三年级(下) 隐性思维显性化
核心思维工具 四年级(上、下) 显性思维工具化
创造性思维 五年级(上) 显性思维工具化
批判性思维 五年级(下) 显性思维工具化
概念图 六年级(上) 隐性思维显性化
思维工具综合运用 六年级(下) 高效思维自动化
八大思维图示简介
• 由David Hyerle博士于1988年提出
• 可视化认知工具,是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的基础
• 由八种图示组成,每种图示分别对应一种思维能力
4
八大思维图示
圆圈图 气泡图
双气泡图 树形图
括号图 流程图
复流程图 桥形图
5
每个图都需要明确:
1.图形
2.名称
3.功能/用途
4.要点/评价标准
6
1、圆圈图
7
书写中心词
书写或绘画与中心词
相关的关键词
案例
8
圆圈图的功能
9
•用于联想,由主题进行发散,
训练思考广度
•在某种情境下,用于定义某一
问题,为分析问题做准备
教学案例
10
要点
11
教学应用梳理
应用途径
• 回顾先前知识,观察学生已有知识水平
• 激发创意与灵感,训练创造性思维
• 针对概念进行定义,建立全局观
应用举例
• 语文:作文课,写作灵感激发
• 数学:理解抽象概念(如1/2的涵义)
• 科学:自主探究(如“风”的联想)
12
2、气泡图
13
书写中心词
书写描述中心词的形
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教学案例
14
气泡图的功能
15
•用于对事物各方面特征进行描述
•用于形容词词汇拓展学习
•用于推理思维训练
教学应用案例
16
要点
17
教学应用
应用途径
• 概念讲解,加强学生理解,训练形容词的使用
• 阅读与写作,考查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应用举例
• 语文、英语: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
• 科学:认识科学概念(如,描述“蝴蝶”)
• 德育: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18
3、双气泡图——对比
19
事物1 事物2
相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不同点
不同点
不同点
不同点
不同点
教学案例
20
气泡图的功能
21
•理清易混淆的知识概念;
•对比新旧知识,加强知识体系
建立联系;
•对比相似事物后做选择;
•对比不相关事物,培养创新思
维能力;
对比
教学案例
22
要点
23
教学应用
应用途径
• 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迁移
• 通过新旧知识对比,加强学生知识体系建立
应用举例
• 语文:对比主人公、相似文章对比
• 科学:对比两个新概念,如猴子和猩猩等
• 德育:分析两种社会现象
24
4、树形图——分类
25
主题
类别1 类别2 ……
项目1
项目2
项目3
项目1
项目2
……
……
……
教学案例
26
教学案例
27
教学案例
28
树形图的功能
29
•通过分类中寻找共性与个性,建立事
物/概念间的整体联系
(常与圆圈图搭配,用于知识整理复习)
•通过分类建立知识体系,辅助理解;
•找科学分类依据,提升概括能力;
•多种分类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分类
要点
30
教学应用
应用途径
• 建立众多概念间的联系,寻找共性
• 通过分类建立知识体系,辅助记忆
应用举例
• 数学课:数的分类
• 语文课:文章的分类
• 科学课:动物的分类
31
5、括号图
32
整体
部分1
部分2
……
……
……
部分1
部分2
部分3
教学案例
33
括号图的功能
34
•促进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建立对宏观和微观的感知,全面认识
(具体实物拆分练习,如小汽车的拆分,可培养空间意识)
•展示知识的包含关系,建立知识结构
(常用于课文结构拆分梳理,科学中事物的结构认识等)
拆分
教学案例
35
教学案例
36
重点
树形图和括号图有什么区别?
37
要点
38
难点
• 拆分层级不合理、不科学
(缺乏层次感,对事物认识不透彻)
• 拆分层级有遗漏或有重叠
(粗心,或思考不全面)
• 不会概括中间层级名称
(如分家人为:爸爸家人,妈妈家人和我)
• 拆分停留在表面,层级概括不合理
• 难以想出多种拆分方法
(思考维度较窄,没有打开思路)
39
学生易出现的问题:
教学应用
应用途径
• 为学生展示事物与事物的组成部分,建立空间感
• 展示知识的包含关系,建立知识结构
应用举例
• 语文课:课文结构分析、写作提纲
• 数学课:认识圆的组成、小数的组成
• 科学课:认识事物的结构
40
6、流程图——步骤
41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7 步骤6……
子步骤 子步骤
教学案例
42
流程图的功能
43
•培养程序性思维意识与能力
(对时间的清晰感知、对步骤的精炼概括、对整体的合理设计)
•培养实践中规划与统筹能力
(先清晰规划步骤后,再按照步骤有条理地去实践)
表达步骤、顺序、流程
教学案例
44
要点
45
难点
• 漏掉箭头或箭头方向不对
• 步骤概括能力弱;详略不当
• 流程图的起点和终点不恰当
• 搞不清子步骤与步骤的关系
(只有1个子步骤、子步骤之间不是一个层级)
46
学生易出现的问题:
• 步骤的详略程度如何把握?
• 流程图的起点和终点如何把握?
教师重点思考问题:
教学应用
应用途径
• 展示或构建事物的演变、情节的变化、步
骤的执行(程序性知识)等过程
应用举例
• 语文课:分析文章发展脉络
•数学课:描述解题步骤、感受时间概念
•科学课: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等
47
7、复流程图——因果关系
48
事件
结果1
结果2
结果3
……
原因1
原因2
原因3
……
教学案例
49
教学案例
50
复流程图的功能
51
• 培养学生深入分析事物的能力
(寻找事件的成因、认识事件可能的结果、基于因果合理分析)
•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全面思考因果,深入发掘背后的因果,评价不停留于表面)
• 交流工具,促进分歧事件解决
(发生分歧事件,一起来客观分析,探讨解决问题)
• 德育工具,促进深度思考,完成自我教育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中完成自我教育,从本质几节问题)
分析因果
要点
52
教学应用
应用途径
• 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培养
学生批判思考能力,增强对事件的认识
应用举例
• 语文课:分析课文情节(为什么?影响如何?)
•科学课:探究某一科学现象的成因和后果
•德育课:自我剖析与反思
53
8、桥形图——类比关系
54
案例
55
教学应用案例
56
桥形图的功能
57
• 用于理解新概念、新事物,培养跨领域迅
速学习的能力
(把陌生未知事物迅速与自己已知事物经验建立关系;学习陌生领域知
识时,与自己熟悉的领域知识进行类比学习)
• 增强知识迁移能力,促进意义学习
(“那不就是……”,“这不就相当于……”,“这就类似于……”)
• 建立知识/事物间的联系,思考深度&广度
(把看上去独立的知识或事物建立关联,在大脑里形成知识网络图)
• 简洁地表达复杂的关系
表达类比关系
教学案例
58
百分数 分数
相当于
百分号 分号
different difference
相当于adj. n.
differently
相当于 adv.
量角器 直尺
相当于
角度 长度
要点
59
教学应用
应用途径
• 通过与已有知识进行类比,讲授陌生概念,增强知
识迁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意义学习
• 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应用举例
• 语文课:主题阅读中建立文章间的联系
• 数学课:建立立体图形和实例间的关系
• 英语课:词汇-词性;词汇-词汇
60
八大思维图示
圆圈图 气泡图
双气泡图 树形图
括号图 流程图
复流程图 桥形图
61
Thinking Maps
62
谢谢大家!
北京师范大学思维训练项目组
深圳南山区域负责人:熊老师 yawen0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