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变式教学法与思维发展型课堂
思维训练提升师生学习项目系列培训
北师大思维项目组 yawen0822@qq.com
思维训练项目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内容提要
一.热身思考活动
二.变式教学法的由来与内涵
三.概念性变式与过程性变式
四.变式教学法与思维发展型课堂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引子:热身思维活动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4
• 夏天到了,总会有蚊子来干扰人们的睡
眠。有哪些方法可以帮人们防范蚊子的
叮咬呢?
思维体操
• 请同学们说出你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办法吧!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热身活动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变式教学法的由来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思考
题海战术是否有效?
题海战术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无效?
有效的情况下为什么有效?无效的情况下为
什么无效?
题海战术如何最优化?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变式教学提出的背景:中国数学学习者悖论
❖从上世纪80 年代末以来,在有关中国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学业成就的国际比较
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相互矛盾的结果:
▪ 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无论是国际数学教育成就调查(IEA)还是奥林匹克
竞赛(IMO),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中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均显著优于西方学
生。
▪ 但另一方面,许多西方研究者的调查与研究却认为,“中国学习者”的数学
学习环境存在着许多缺陷,尤其在教学方式上,属于典型的“被动灌输”和
“机械训练”。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海外学者不同侧面的解释(1)
❖(1)多角度理解知识
▪ 中国留美学者马力平的研究表明:
• 在学科知识的“ 深刻理解”(profound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上,中国教师有明显的优势;
•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美国教师比较重视操作过程,中国教师则更注
重对概念和原理的多角度理解。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海外学者不同侧面的解释(2)
❖(2)有层次推进教学
▪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彭恩霖(Lynn ,Paine)教授根据对中国数学课堂教
学多年实地考察与研究,把中国教学法描述为“鉴赏家模
式”(virtuoso model),中国课堂中由浅入深地有层次推进(step by
step)的教学方式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研究认为,中国教师在
学科知识上所拥有的“深刻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具有中国特色
的、合作探究式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海外学者不同侧面的解释(3)
❖(3)寻找不同的问题解决途径
▪ 斯蒂文森(H. Stevenson)和斯蒂格勒(J. Stigler)对中、日、美三
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比较中发现:中国和日本的课堂教学是精
心设计的、轻松的和非权威性的,“教师常常让学生主动地进行
探索,课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而并非集中于事实和程序的机械掌
握……”,因此,中国和日本的数学教学不应被看成机械的、单
纯讲授式的,学生也并非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学习活动的
积极参与者。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海外学者不同侧面的解释(4)
❖上面这几项研究所反映出的中国数学教学的一些基本特点,
如对概念、原理的多角度理解,课堂教学的有层次推进,及
一种问题的多种解法等,与“被动灌输”和“机械训练”的
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中国学习者悖论”的形成,不仅与西方学者所持的哲学
与理论观点有关,而且更可能源于他们对中国数学教学表面
现象的解读。因此,要解释“中国学习者悖论”,首先必须
对中国数学教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海外学者不同侧面的解释(5)
❖马登(Marton)关于学习活动的见解:
▪ 第一,学习就是鉴别。
▪ 第二,鉴别依赖于对差异的认识。
▪ 第三,同时体验到的变异的维数决定了可能的学习空间。
▪ 第四,与重复练习的数量相比,在教学中应当更加关注练习中
所包含的变异的性质。
▪ 第五,只有通过体验变异才能为未来的变异作好准备。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聚焦变式教学
❖马登(Marton)等学者认为,一些西方研究者之所以把“中国学习者”描述为
“机械学习者”(rote-learners),是因为他们往往把记忆与理解看成是对立的
两个方面,而将重复学习与机械学习相提并论,事实上,有变化的重复学习也
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马登进一步指出,在日本和中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同一个问题做着不同
的事情(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而在美国的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不同的问题
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同一过程,同一方法)。
❖对教学变异(variation)的理解也许是解释中美数学教学差异的一个关键所在。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什么是变式教学法?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什么是变式教学?
变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对有关
概念、定理、习题等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
背景的变化,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
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过程性变式 VS 概念性变式
❖概念性变式:静态、侧重于对象之间的比较,通过概念对
象和非概念对象的变异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固有的边界;
❖过程性变式:动态、侧重于过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数学
活动过程的析离或分割,在前后知识之间进行适当的变式铺
垫。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概念性变式——概念的深刻理解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概念性变式——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
❖《教育大辞典》(顾明远主编,1999)对“教学变式”词条
的解释是:“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即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
性,或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哪些是事物的
非本质特征,从而对一事物形成科学概念。”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概念变式与非概念变式
❖属于概念的外延集合的变式,称为概念变式,其中又可以
根据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概念的标准变式和非标准变式;
❖另一类是不属于概念的外延集合,但与概念对象有某些共
同的非本质属性的变式,称为非概念变式,其中包括用于揭
示概念对立面的反例变式。
❖所有这些概念变式和非概念变式,我们统称为概念性变式。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概念变式(标准变式与非标准变式)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概念变式与非概念变式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
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条边分别在
这条公共边的两侧称一个角为另
一个角的邻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
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
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
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
的角叫做圆周角。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方程”的概念变式
❖在说明“方程”概念的本质属性:“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时,可以用下面的概念变式: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方程”的非概念变式
❖在说明“方程”概念的本质属性:“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时,还可以用下面的非概念变式:
▪ 10=1+9(不含未知数)
▪ X+1>4(不是等式)
▪ ……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非概念变式(反例变式)
非概念变式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基于学
生常见的错误。
教师运用“非概念变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关概念之
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预防或者澄清学生在概念理解时可能出现的混淆,
从而确切地把握概念变式的本质特征。
圆的切线
菱形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怎么设计概念性变式?
❖两人一组,找一个熟悉的概念或知识点,
❖1、变式设计:
▪ 概念性变式
• 概念变式
–标准变式
–非标准变式
• 非概念变式
–反例变式
2、教学设计
这些变式,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怎样合理放进去?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过程性变式——教学环节的有层次推进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过程性变式——数学活动的有层次推进
❖过程性变式的主要教学含义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有层次的推
进,使学生分步解决问题,积累多种活动经验。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方程的过程性变式(1)
❖在“方程”概念的教学中,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平衡”
的思想,二是未知数的含义。常常利用一些“过程性变式”
进行多阶段铺垫,逐步地形成概念:
铺垫一: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未知量
在这一阶段,可让学生尝试用直观的方法去解决
一些具体的问题,如:“小明用两元钱去买3块橡
皮,结果找给他两角钱。问:每块橡皮多少钱?”这
个问题可以形象地表示如下:
2 元-[][][]=2 角,或2 元-3[]=2 角。 (1)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方程的变式教学(2)
❖铺垫二:用简写记号表示未知量
在(1)式的基础上,可以用“橡皮”拼音的第一个字母“x”
代替直观图形,从而简化为
缩写记号的形式:
2 元-3x=2 角 (2)
在将“元”统一化成“角”后,可去掉上式中的单位,进一
步简化为:
20—3x=2 (3)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方程的变式教学(3)
❖铺垫三:用教学符号“□”代替物化符号“x”
于是,(3)式变为:
20—3□=2 (4)
铺垫一(象形代数)
铺垫二(简写代数、符号代数)
铺垫三(使X从“物化符号”蜕变为“抽象符号”)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过程性变式与概念性变式的区别
❖概念性变式:静态、侧重于对象之间的比较,通过概念对
象和非概念对象的变异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固有的边界;
❖过程性变式:动态、侧重于过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数学
活动过程的析离或分割,在前后知识之间进行适当的变式铺
垫。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变式教学的思维教学本质
❖变式教学形式上是在对知识进行有层次的深入加工,在习
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知识加工的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力的提
升。
❖变式教学本质上是思维教学!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变式教学对思维教学的启发
❖变式教学的思想可以用到思维教学上来。
▪ 概念性变式可用于对思维方法本身的理解上。
• 如目标分析法:目标、手段、计划的辨别。(非概念变式)
• 如可能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的比较。(非概念变式)
▪ 过程性变式可用于对思维技能的迁移上。
• 原始问题(技能);
• 相似问题(分析性思维);
• 新异问题(创造性思维)。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变式教学法在各个学科的应用
❖变式教学法起源于数学学科,但实际上可应用于任何学科。
❖知识的分类:
▪ 信息(陈述性知识):概念性变式。
▪ 心智程序(程序性知识):过程性变式
▪ 心因性动作程序(动作技能):过程性变式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变式教学法与思维发展型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教学目标设
定
问题情境创
设
隐性思维显
性化
显性思维工
具化
高效思维自
动化
变式运用火候到!
思维目标要记牢 认知冲突不可少
思维图示理思考
适时工具来引导
变式教学
法
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
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
1. 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J].数学教学. 2003年01期.
2. 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续)[J].数学教学. 2003年02期.
3. 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再续)[J].数学教学. 200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