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1-12-23 16:33:23
“东南亚”教学设计(李素娟).docx(779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0 0 类别 : 其他
“东南亚”教学设计(李素娟) 课题名称 东南亚 教师单位 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德学校 教师姓名 李素娟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教材版本 湘教版 课时信息 第一课时 【简介】 “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是我们学校的教学特色,“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隐性思维 显性化” “显性思维工具化” “高效思维自动化”是我们学校课堂和教学的鲜明特色。 本教学设计将以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 思维工具如何与地理学科教学融合的方法。 本单元属于区域地理的内容,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 上,叠加上某个区域,来认识某个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和人文地理情况。 【前期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介绍整 个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气候、物产等地理特征。物产中重点讲 了水稻,简单介绍了其他的热带作物,最后提供了一些情景,学生试着从地理的视角解读 当地的风情。 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前面四个是课堂活动,后面两个分别是内容小结和 变式练习。 2 学习者分析 学生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经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要素有了清楚的认 识,现在把这些要素叠加在某个区域,完成对区域地理的认知,以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是 如何相互影响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展示课的形式完成目标,即东南亚国家和首都的分布,能够举例 说明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 通过图文资料,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学会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气候特征。 2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够从地理视角解读情景,认识地理环境对人 类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 。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读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2)通过图文资料,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气候特征; 2 技能目标 (3)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协作能力、表达能力。 (4)通过绘制气候直方图,提高学生绘制基本地理图表的技能。 3 思维目标 借助括号图和思维导图,让思维显性化。厘清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和地域风情的 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1 生活中学习地理,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了一样东西过来,你们猜猜是什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空气中酝酿着什 么味道?你喜欢吃榴莲吗?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我们对它的印象可能都比较深刻。 大家知道哪儿盛产榴莲吗?有个叫东南亚的地方,就盛产榴莲,是榴莲的故乡。这节课就 让我们一起去东南亚看看。 学生:阅读、思考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师:对学习目标进行简单说明。 【设计意图】 南方的学生对浓郁的榴莲气味有着强烈的印象反差,利用这种印象反差容易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增加学习东南亚的兴趣。 2 自主合作学习,完成要点 师:最先完成学案的前 10名同学拿到老师这里检查合格后,在黑板的划定区域签上你 的名字。奖励一颗榴莲糖。 【设计意图】 (1)课中使用的导学案内容不宜过多、难度递进的安排了 2个主题。恰当的评价方式 能够激励学生高效完成导学案,先做完的同学帮助没有完成的同学解决问题,体现了小组 协作能力。 (2)依据学案,学生展示讲解,锻炼表达能力。 (3)教师点评:中南半岛的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流速快,蕴藏着丰富的 水力资源。河流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是东南亚的重要的农业 地区。 (4)承转:那么,在超市或农贸市场,你见过哪些来自东南亚的农产品? 3 画一画: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地形、河流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地形、河流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并展示分享。 师生对话: 刚才有同学说到中南半岛著名的农产品有水稻,请大家拿出昨天发下去的学案,我们 一起来说一说,盛产水稻的国家有哪些? 生:泰国、缅甸、柬埔寨…… 师:水稻喜欢什么样的生长条件呢?课本 37面的活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水稻的生长 习性。 生:喜温喜湿。 师:对地形有什么要求啊? 生:平坦 师:我们学过的哪种地形适合呢? 生:平原 师:我们知道了水稻的生长习性。那么,这些盛产水稻的地方气候如何呢?同学和大 家分享一下活动三的 2,3部分:你是如何画的?并在投影下展示你所画的气候直方图,这 是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承转:除水稻以外,本区还有哪些著名的物产? 学生读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图,教师出示图片。 总结: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学生借助复流程图,总结梳理地形、河流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并展示分享。 图 4农业的影响因素及结果 【设计意图】 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地形、河流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通过展示分享同学智慧,老师也 可以了解到学生思维整理学习的过程,及时点评。厘清地形、气候、河流、农业物产的特 点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承转:如果大家去了东南亚,想选购这些物产,去哪里好呢?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个非 常好的去处----水上集市。 4 情景解读----水上集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师:我们看到“水上集市”这种场景,要能够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环境的 角度去解读他存在的原因,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在地形平缓的地区,河网密布,水流平缓, 方便行船。 师:船上都有哪些商品啊?这些和他的气候、地形、河流有没有关系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点评并回应导入环节的榴莲:就说这个榴莲吧,榴莲属于纯热带作物,起源于或长 期栽种于热带,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年降水量 1000毫米以上地区才能正常生长,在热量 条件、气候条件适宜的年份才能正常结果。 【设计意图】 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价值之一。看到一些景物或现象,要能够从气候、地 形、河流等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去解读他的存在,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学以 致用的练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5 小结---学生自行画出思维导图 学生总结整理本节内容,自行画出思维导图后,老师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及时点评、 反馈。 学生思维图示案例: 图 7 《东南亚》第一节思维导图案例 1 图 8 《东南亚》第一节思维导图案例 2 图 9 东南亚---中南半岛括号图 【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知识点较多,思维图示归纳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且有助于慢慢培养 学生进行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6 练习---小试牛刀 教师引导:请大家仔细读图,这幅图能够给你提供什么信息?请你用这些信息给你的 朋友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后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旅游答疑。 生: 6-10月是雨季,不适合旅游,3,4,5月天气太炎热,最适合旅游的季节应该是 冬季11-2月。 【设计意图】 用情景题的形式取代常规问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学习地理, 学生思考问题更容易找到方向和落脚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它带来的影响?最后对学生的回 答进行梳理,有利的影响是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的生长。不利影响是季风气候不稳定,有的 年份雨季特别漫长,来得早,去的迟,加之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排水不畅,容易产生洪 涝灾害;有些年份,雨季特别短,来得迟去得早,容易产生干旱灾害。 【设计意图】 问题的设置梯度明显,第一个层次学生很容易能够回答,第二个层次中的不利影响需 要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讨论,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学生张口回答问题,老师才容易了解 问题所在,及时纠正。 7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 六道作业题中有三道是复习巩固题,三道是预习的内容。选做作业是为打算去东南亚 旅游的亲朋好友,写一篇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旅游攻略,进一步加深对当地的了解,拓展 学习的广度。 【课后反思】 榴莲导入新颖,印象鲜明。内容上有深度,拓展适当。问题链和教学活动能够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评价方式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课堂活跃、灵动,学生能够进入学习状态 在落实课标的基础上,借助括号图和思维导图,深入的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能够从地 理视角解读情景 ,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层次鲜明的问题设计,思维活动逐层递进。问题层次梯度鲜明,循序渐进螺旋上 升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案例中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设计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问一个中国农民打算在泰国承包 200亩土地种植优质香稻。根据当地的气候,你能 告诉他在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吗?紧接着再思考这样的气候对水稻生长有什么有利 和不利影响?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进一步深入对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的认 识,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渐进中上升。 依情适时的发放学案,学生思维接近最近发展区。学案主要是为教学服务,发放 时间依据具体情况,酌情安排。这个教学案例中学案的活动三:中南半岛的物产、气候是 课前发放的,其中涉及到复习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所以提前发给学生去完成,督促复习, 也可以节约课堂时间。该活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内容难度不大,可以通过读图查找完 成,放在课前引导预习。活动一二是课堂上发放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内容难度较小 活动四情景解读----水上集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个难度较大,并且需要借助教师 提供的视频和图片作为情景资料,也是课堂完成的。“小试牛刀 1-----旅游答疑”和“小 试牛刀 2-----请你帮忙”,这两个练习放在学案中还是课堂中呈现?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处 理。若学生基础较好,可以放在学案里提前发放。若学生基础较差,放在学案中提前发放 会增加学生的为难情绪和学习的自信心,课中呈现有了之前的基础和铺垫,既可以保留对 情景练习的兴趣,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跳一跳也就能够得着,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借助思维可视化认知工具,思维显性化。对于在多媒体教学下成长的年轻老师,板 书的使用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板书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上课过程中借助括号图板书, 突破板书的方正划一,更加突出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路,不仅把知识梳理清楚,同时也能传 达背后的思维方式。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呈现出来。学生学会的是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和思维方式。课堂中学生生成性的观点是很有价值的也值得写到板书中来。 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是基础,直观性、趣味性和鲜活性是灵魂。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具体直接的体验更容易刺激他们的认知发 展,逻辑和思维能力也有所发展,同时表现出对能够启迪智慧、益智增能的地理知识感兴 趣。本节案例在导入环节的选择,在图片、视频、榴莲三种元素之间,偏重选择了榴莲, 不落俗套。榴莲的气味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对它的印象可能都比较深刻,引入榴莲 的故乡,在情景解读环节,再次提到,与引入呼应,进一步讲解环境和物产的关系。“活 动四情景解读”讨论水上集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新鲜的情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 意力,他们很乐意去思考这个情景,思维力积极主动的得到锻炼。“活动六小试牛刀”是 常规练习的一个变式,鲜活、实用的载体,让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思维力的锻炼,积极 讨论踊跃发言。 张弛有度的课堂留白,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活动设计新颖,循序渐进螺旋 上升,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年轻老师容易被学生高涨的学习氛围绑架,对教师的 课堂教学节奏把握能力要求较高。要特别注意控制情绪,注意语速和课堂节奏,给学生充 分内化的时间,也要考虑到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和机会,让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进步。思维力强的学生有机会再用语言表述 问题,给思维力较弱的学生有赶上的机会。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1-12-23 16:33:2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