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思维发展专题专题现行
- 全一册
- 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李春念)
学段年级 ( 小学四年级 ) 学 科 数学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课时说明 1课时
教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 教师姓名 李春念
【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烙饼这节内容前,学生们已经学过沏茶这个课程,具备一定的优化思想。通过系列
问题串想让学生熟悉烙饼规则、进一步熟悉两张饼、三张饼的优化烙饼策略,通过烙四张
饼、五张 饼将烙饼策略进行一个拓展提升,发现规律,系统概括。将运筹思想运用于解决
实际问题中。
【学习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对于烙饼并不陌生,烙一张饼和两张饼都比较容易理解掌握,但是对于烙
三张的优化烙法只有 50%或者 40%甚至更少的学生知道怎么去烙更快,大部分同学只掌握
了先烙两 张饼再去烙一张饼的方法;在烙三张以上的饼时,学生对于分组与提炼规律会有
所困难,所以在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体会这种烙饼策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优化的角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
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和科
学探索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
时间的意识。
四、思维目标 经历解决问题思维上的有序性、策略性与科学性,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
维与眼前的知识正确的互动。通过括号图的形式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分析、类比、合情推
理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烙饼策略的掌握。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烙 3 张饼的最优方案;
2、通过烙 4 张饼、5 张饼,甚至更多张饼时寻找最优分组方案。
【教学设计思路】
①活动线:
②思维线:
【教学过程】
一、“漏洞”引入,揭示主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好,今天上课需要用到的学具你们拿到了吗?
生齐说:没有拿到啊。
师:哎呀,不好意思,是老师不小心忘了。马上就要上课了,同学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
更
快的把学具发到每个同学的手上呢?(教师故作疑惑)
生说:可以让每个组的组长帮忙发。
(通过学生们的集思广益,老师顺势揭示今天的主题:优化。)
师进行理论提升,引出华罗庚优选法:以数学原理为指导,合理安排试验,尽可能少的试
验
次数找到最优方案的科学方法,即最优化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漏发学具的环节,让学生们初步体验优化方法带来的好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并
且理论的提升让学生对数学探究埋下种子。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主动探索。
淘气过生日,妈妈想要给同学们烙饼吃。
1、烙一张饼
Q:烙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 3 分。妈妈要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你是怎么烙的?
师生把手掌当成饼,全班同学一起烙,边烙边说时间:正面 3 分,反面 3 分,一共 6 分。
【设计意图】
通过烙一张饼的操作过程,熟悉题目要求,理解烙饼步骤。教师带领学生将手掌当作饼共
同体验烙饼的过程,虽然这一步看似简单,但确是很有必要的,为后续的烙饼活动打下基
础,不排除真的有学生不知道怎么烙饼。
2、烙两张饼
Q:现在又来了 2 个同学,想让他们尽快吃上饼,怎样烙会更快呢?
学生示范烙:
烙两张:3+3=6 分
(在生的抢答过后,教师故意抛出疑问)
师:为什么不一张张烙呢?
生可能的回答:这个锅可以同时烙 2 张饼,只烙一张饼的话太浪费时间了。
(在生的回答过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节约时间的本质是因为充分利用了锅的空间,每
次
锅里都有两张饼,我们把这种烙法称之为:同时烙。)
【设计意图】
同时烙两张饼,是我们后面引入优化策略的前提条件,此环节很好的为后续的教学起到至
关
重要的作用,并且,师生共同探究出节约时间的本质就是充分利用锅的空间,这个探究结
果对烙
三张、四张甚至更多张饼都是非常重要的。
3、烙三张饼
Q:来了三个同学时,为了更快吃上饼,应该怎么烙?
生自由发言:
①可以一张张烙,需要烙 6 次,共 18 分,就把三张饼烙好了;
②一张张烙太浪费时间了,可以先烙 2 张饼,等这 2 张熟了以后,再烙第 3 张饼。一共
需要烙 4 次,共 12 分。
师追问:烙饼的时候怎样烙饼是最省时的呢?
生思考:锅里同时烙两张饼是最节约时间的
师继续追问:怎样才能做到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呢?
(带着这个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明确合作要求,学生用学具,模拟实际操作活
动)
生汇报 1:“2+1 式”:先同时烙 2 张再烙 1 张
师:这样烙看起来真不错,能同时烙的我们都同时烙了,这样应该是最快的了吧?
生:不不不......,还有更快的。
(引发了第 1 个认知冲突:如何能做到每次锅里同时有两张饼?)
生汇报 2:“1+1+1 式”:先烙第一张饼和第二张饼的正面,把第二张饼拿下来;再烙第
一
张饼的反面和第三张饼的正面,第一张饼熟了,可以拿走了;最后烙第二张饼和第三张饼
的
反面,这样三张饼都熟了。
(在学生进行分享以后,可以再请一位学生上台用教师的学具进行演练,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通过 PPT 的实际操作,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诠释整个过程,因为这种烙法是本节课的
难点,所以可以多花些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
Q:哪种方法会更快呢?
(师将三种方法同时展示在 PPT 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比较,师顺势引导)
生思考并自由发言
师:方法 3 的时间更少是因为充分利用了锅的空间,方法一和方法二的第 3 次与第 4 次
锅里面中都只有一张饼,浪费了锅的空间,所以时间更长。
师追问:方法 3 是怎么做到充分利用锅的空间呢,他是怎么操作的?
师生共同揭示:方法 3 的关键一步就在于第二步:他并没有继续烙饼 1 和饼 2 的反面,
而是将饼 2 拿下来将饼 3 替换上去了,这样就让第三次烙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 2 张饼。
每一次都充分利用了锅的空间。
(师揭示第二种烙饼策略“交替烙”。)
【设计意图】
烙三张饼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突破优化烙饼的核心环节,通过活动探究和小组讨论分享,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整个环节始终以学生
为主体,
以活动探究为载体,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自发、自主进行探索,从而使得学生主动获取解
决问题
的能力。为后面烙更多的饼做好铺垫。
4、烙四、五张饼
Q:来参加淘气生日会的人越来越多,要快速的烙好 4 张饼、5 张饼应该怎么烙呢?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对于烙 4 张饼能够很快想到办法:先烙 2 张再烙 2 张)
师小结:
分成 2 组烙,先烙 2 张再烙 2 张。
烙五张饼:
①先烙 2 张,再烙 2 张,最后烙 1 张。(分成 3 组:2+2+1)
②先烙 2 张,再烙 3 张。(分成 2 组:2+3)
(在此过程中引发学生的第 2 次认知冲突:如何分组烙是最优化的。)
学生们通过分析、计算、对比,发现分成两组烙的方式是较节省时间的,从而引出第三种
烙“思维训练提升师生学习力”项目——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设计
饼策略:分组烙。
【设计意图】
烙四张、五张饼是对前面烙饼活动的综合运用,当张数变多时,顺势引出的第 3 种烙饼策
略:分组烙。这里的分组烙饼不是一种新的烙饼方法,而是将前面的同时烙和交替烙巧妙
的结合起来,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在恰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法也是优化的一种体现形
式,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顺势而上,深度拓展,诱发学生深入思考。
1、烙 9 张饼
Q:如果烙 9 张饼呢?怎样烙更快?又该怎么分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几种情况:
通过学生的投票决定,方法二和方法三时间都是一样的。
师追问:时间一样的情况下,我们选择哪种操作起来会更方便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方法三更方便。师小结:
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同时烙比交替烙操作起来更方便。
【设计意图】
当饼的张数逐渐增加时,对学生的知识整合运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前面学习的基础
上,
对于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烙饼策略,在此环节中能够很好的验证。在帮助学生回顾烙饼策
略的同时,也对“优化”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实际操作过程的方
便与否也是优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2、烙 100 张、101 张......
Q:如果烙 100 张饼呢?101 张饼呢?又该怎么烙?怎样分组更方便?
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并分享汇报:
①烙 100 张饼:分成 50 组,采用同时烙的方法,每组 2 张 2 张的烙;
②烙 101 张饼:还是分成 50 组,第一组先用交替烙的方法烙 3 张,然后其余的全部用
同时烙的方法,每组 2 张 2 张的烙。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学生对比表格。
师生小结:当饼的张数是单数时,最优烙法:可以先交替烙,然后剩下的同时烙;双数张
饼
时,最优烙法:全部运用同时烙的策略。
师:探究完饼的张数与最优方法之间的关系后,现在你能借助表格继续思考饼的张数、最
优
方法、最少次数、最短时间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发现表中规律:
【设计意图】
量变引发质变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实践探究-数据分析-总结归纳-运用规律,在
数学学习中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过程。本环节通过研究烙 100 张、101 张这种数量大
的饼数,师生共同完成表格,进而发现其中奥秘,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探究之路越走越远。
四、巩固练习,深化学生运用意识。
(PPT 中显示巩固练习,生独立思考,师巡视并进行讲解。)
1、食堂要煎 5 条鱼,锅里一次最多煎 2 条,两面都要煎,每煎一面要 3 分,煎好这些
鱼最少得花多长时间?
2、烤面包
(1)怎样才能最快吃上面包? (2)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烤完?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技巧;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到好处的
习
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还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经历了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
后,变 式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益于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知识学习的印象。
五、师生小结,引导学生将数学运用到生活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都运用到了优化的思想。师生互动分享!(PPT 中显
示图片)
Q: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课后活动:请你在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运用优化的例子。
【设计意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将学习到的优化思想
运
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寻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
数学的 无处不在与学习乐趣。
【板书设计】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