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思维发展专题专题现行
- 全一册
- 教学设计







《养家之人》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陈晓玲)
课题名称 《养家之人》整本书深度阅读 教师单位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
教师姓名 陈晓玲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
【简介】
我校一直坚持多阅读、共阅读的理念,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班同读一本书,
师生共读一本书已成为本校阅读课程常态化。本次共读活动是对四年级语文教材“战争与
和平”单元的课外延伸,通过拓展阅读活动加深学生理解战争带来的硝烟四起、战火纷飞
的苦难,这样苦不堪言、颠沛流离的岁月是多么悲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和平环境
中的幸福,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另外,把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加深阅读
深度,拓宽阅读广度,深化阅读主题的理解。本书的阅读策略性指导只一人所见,望大家
多多指教。
【前期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养家之人》是加拿大桂冠作家黛博拉艾里斯代表作品,揽获彼得. 潘、总督文学奖
等十多项国际大奖。这部有唯美惊艳、剪纸风格的动画片,讲述了塔利班统治下的一个阿
富汗小女孩的生活。一个名叫“帕瓦娜”的小女孩,刚刚 11岁,和家人住在阿富汗首都喀
布尔一栋被炸毁的大楼里。2001年在塔利班控制下的喀布尔市场,美丽的帕瓦娜时常去市
场给慈爱博学的父亲努鲁拉帮忙,闲暇时父亲跟她讲起那些阿富汗古远的历史和迷人的传
说。
帕瓦娜被传说中的人物深深打动,她立誓要像传说中的人物那样勇敢又充满仁慈的光
芒。当帕瓦娜被自己这种隐秘的快乐所鼓舞时,她亲爱的父亲突然被塔利班带走了。在所
有人选择放弃时,帕瓦娜鼓起勇气决定去寻找父亲。由于那些日积月累的故事,帕瓦娜在
集市上做了一个读信人,同时努力学着去卖一些东西。
她既需要女扮男装来应对塔利班对女子行为严苛的约束,又要把足够的食物和水带回
家,以养活母亲、姐妹和弟弟。在遇到同样是女扮男装的肖齐亚后,似乎事情变得容易了
些,她们结伴度日,但些许的安宁,很快又被2001年秋天的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破……
2 学习者分析
本班学生从一年级入学以来不断跟随老师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样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对
整本书充满兴趣并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四年的坚持和积累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
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梳理文本能力,结合本校四点半课程《思维导图》的学习研究,本
班学生在运用思维工具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基于这样的学习经历,学生在如
何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广度阅读同时更加深度阅读方面还有欠缺,有待老师引导和加
强。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
借助思维工具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整本书广度、深度阅读的理解能力,结合恰当的知识
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升学生思考、梳理、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
和平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对阿富汗战争的了解,对战争带来危害,尤其是对孩子带来的
影响认识不够深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书的封面、勒口、封底、后记等方面了解本书内容梗概和目前取得的影响力。
(2)通读故事并能够梳理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整体感知本书大概内容。
2 技能目标
(1)读懂内容,梳理情节、结合故事背景与角色共情,学会常用的批注方法,如读后
心情、与作者对话、与人物对话、与自己对话。
(2)自主探究和亲子共读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向家长推荐最感兴趣的章节,亲子交流
阅读心得和疑难解答。
(3)结合自我阅读感悟和思辨,对比原文与电影的异同,掌握原文片段改成电影剧本
的方法。
3 思维目标
(1)初读阶段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本书基本信息,学会了解新书的基本方法。
(2)借助双气泡图对比分析小说原文与电影的异同,感受原文和电影的利与弊;通过
复流程图加深对主要人物形象辩证认识,幸运的帕瓦娜和不幸的帕瓦娜;通过流程图,理
清帕瓦娜的蜕变过程,深入思考、总结帕瓦娜完美蜕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影响因素
最终造就出一个怎样的帕瓦娜。
(3)结合原文叙述特点,充分发挥想象,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加深思维深度和广度,
根据剧本特点改写原文,并根据剧本组织学生表演。
【教学过程】
1 联系教材,推荐新书
1 简析教材,推引新书
在四年级语文教材“战争与和平”单元,我们学习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
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的课文,面对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
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这样的战争在世界很多国家仍然进行着,位于中亚地区的一个小
国—拥有着印度库什山脉、流速极快的河流和金色的沙漠的阿富汗,正处于一段硝烟四起
战火纷飞的苦不堪言、颠沛流离的岁月。阿富汗的孩子们又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况呢?今
天我们一起走进《养家之人》这本书。
2 观察新书,发现新知
本书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朴实真切地描绘了战火中的阿富汗今日的苦难和奋争。它
主要讲述的是塔利班统治下的一个阿富汗小女孩的生活。所谓塔利班,波斯语中是学生的
意思,其中大部分成员是阿富汗难民营伊斯兰学校的学生,又称伊斯兰学生军。这批学生
军的父母大多在对苏联的战争中逝世,他们作为孤儿被人带出阿富汗,在由巴基斯坦和美
国秘密警察组织成立的特殊军事学校中接受训练,意图达到巴美最终掌控全国的目的。
自1978年起,美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就分别支持着阿富汗国内的两股势力,使这两股势
力间战事连连。1980年,苏联侵略了阿富汗,事态扩大,战事升级,双方都持有现代武器,
开始了轰炸和互相厮杀。苏联解体后,其势力也从阿富汗境内撒走。阿富汗内战爆发,不
同派系的人为抢夺国家政权而争斗不休。塔利班 1996年 9月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开
始在阿富汗颁布极其严厉的法律,尤其对女性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如:女性不允许从事
任何工作,女子学校关闭,女性必须着宽松的长袍,从头盖到脚,并遮住脸的大半部。书
籍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看,音乐也禁止播放,甚至任何形式的出版行为都是严重的违法
行为。这样闭塞的规定,简直让人无法忍受,这些细节,让人崩溃,让人愤怒。不敢想象
的是,炸弹是阿富汗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每天每夜都能看见火箭在天上飞来飞去,接着
就不知谁家的房子开了花。炸弹掉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拼命地跑,先朝这一条路跑,接
着又往另一条路上赶,大家都一心想找到炸弹落不到的地方。本书讲述的就是生活在这样
环境中的一个 11岁女孩的故事。选择一本书就是选择了解一个人,走近一段历史,知道一
个新的世界。
过渡:仔细观察并阅读《养家之人》这本书的封面、封底、勒口、腰封和目录、后记
部分,你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你得到的信息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吗?
图 1 气泡图 初读了解
单从封面上的这个女孩,你们就能猜测她可能就是养家之人,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
样的人才能成为养家之人?养家之人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 查阅资料,了解背景
要想更深入了解一本书的内涵,就要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有了背景知识的支撑才
算拥有阅读通行证,查资料了解关于这本书的写作背景。
图 2 思维导图 了解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本书所讲述的故事背景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孩子来说有些距离感,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本书写作背景。通过观察书本的外在特点了解相关信息,激发学
生阅读兴趣、求知欲,提出初读疑问,为学生深入思考酝酿基础。
2 深入阅读,理解内涵
1 梳理情节,走进人物
帕瓦娜只有11岁,她却要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她原来也是一个备受宠爱的公主,现在
的生活状况却要逼迫她为了养家糊口做出很多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而且她做得很出色。
这样的蜕变帕瓦娜一定经历了很多,承受了很多,这才会让她发生如此的转变。她都经历
了哪些事情让她成长转变这么大。
图 3 流程图 梳理情节了解人物情节发展变化
(1) 走近主角,深化主题
A.多角度思考,了解主角
主人公帕瓦娜和她的家人遭遇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苦难,但是在她身上看到了坚强,为
了自己和家人,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她的成长经历充满苦难和冒险,每次这样的第
一次经历都让帕瓦娜内心逐渐强大起来,情感不断丰满而成熟起来。战争对于家庭、对于
人民的伤害、对于儿童的伤害在文中深入渗透,请思考,帕瓦娜经历了哪些让人难以想象
的苦难,又是用什么方法让她绝处逢生、守候希望。
图 4 复流程图 了解帕瓦娜在苦难中成长的经历
经过这样的思考和梳理,你认为帕瓦娜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说说你的理解。
B.文学情节之最
黛博拉.艾丽斯所著的《养家之人》15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细腻的引人深思。如此
震撼心灵的一本书,作者所描写的故事人物、情节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一定的技巧,众多情
节中是否有悲伤、快乐、冒险、无奈,如果有,让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是哪里?
最悲伤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快乐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冒险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无奈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文学原文与动画情节之比较
读了文学原文后,再欣赏由原文编排的动画片,对于同一题材用两种不同的体现形式
和表现手法,你最喜欢哪种?说说为什么? 电影的呈现和书中的描写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读完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图 5 双气泡图 文学原文与动画比较
通过文学原文与动画相对比,学生发现文学原文会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补白,文
字更细腻、饱满;动画片题材形式更直观、形象、生动活泼。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本书情节发展脉络,理解人物成长变化的因与果,了解当时社
会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助思维导图工具对比、分析文
学原文与动画的区别,文字描述细腻而又充满想象和饱满的画面感,动画片给观众带来耳
目一新的力量,直白、显象的展现形式更加吸引学生。
D.概括主要人物、阿富汗特点
读书观影后,我们对《养家之人》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了解更全面、细致了,他们都
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图 6 梳理、总结主要人物角色特点
E.原生态的阿富汗
影片中主人公展现的对于命运的抗争及在战乱中对于美好世界憧憬尤其令人感动,影
片展现了不少阿拉伯风情的民间生活,集市,家庭,监狱,这些个场景的确也让我们看到
了一个不曾看得到的阿富汗。良好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此动画表达形式上还是趋于传统
动画,找出关于阿富汗人们生活场景的描写?感受战争中的阿富汗具有哪些特点。
图 7 圆圈图 全面、深入认识阿富汗
3 动画、剧本的改写或还原
1 通过例文,感受原文与剧本的不同
A 《晏子使楚》原文版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
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
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
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
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F.《晏子使楚》剧本版
晏子使楚:第一幕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城门外
人物:晏子接待晏子的人城门卫兵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
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一 。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
接待晏子的人:不须多说,快请吧!
晏子: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晏子
的人: (愤怒地瞪着晏子)你,你,竟敢如此无理!也不看看你自己多高的个子!(后一句没敢
大声说,但充满了轻蔑的语气)
晏子:唉,谁让我访问狗国呢,只好从狗洞里钻过去了。(说着假装要走进小洞)
接待晏子的人:慢,你等一等,快去禀报大王。(一士兵跑下,一会又跑回来)
士兵:大王有令,城门大开,迎接齐国使臣!
(两个士兵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走进城门,脸上挂着一抹胜利的微笑)
2 欣赏《养家之人》片段改写剧本
《晏子使楚》有课文原文、有剧本,少的是“戏剧表演”,而现在我们读《养家之
人》,有原本的小说,有动画电影(即有了“戏剧表演” )少了剧本写作。
对于帕瓦娜的处境会有同情的感觉,但未必能够走入到人物内心,我们需要铺垫很多
资料认知,初步阅读中我们已经熟悉原文,剧本的写作与自编自导为我们深入了解原文提
供了更多可能;这本书容易打动人心,小说原文提供了很多空白,可以去想象与填充。而
电影小说版本却不能带来这样的感觉;这本书有很多情节都有让我们眼泪盈眶的感觉,可
以从“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入手,再进行剧本写作与剧本表演。
通过阅读和比较文学原文与动画剧本,请你选择书中的某一个片段,把该片段还原成
剧本形式,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剧本自导自演。
【设计意图】文学原文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刻画饱满的人物内心,但是原文还原为
动画就要通过剧本的形式来实现,我们的教学缺少的就是剧本的呈现。
4 拓展阅读,开阔视野
《泥土城》是继《帕瓦娜的守候》后的又一部感人故事,故事沿袭了系列作品朴实的
写实手法,以儿童的视角,真切地描绘了阿富汗今日的苦难和奋争。全书以帕瓦娜的好友
“肖齐亚”为主角,塑造了在生命线上挣扎着却乐观倔强的儿童形象。阿富汗,再也不陌
生,希望它远离苦难、远离纷争……
《国际救援传奇》——大自然美丽又无情。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尤其地震、海啸,
毁坏人类家园,吞噬大量生命。作为“科学探险家的足迹”丛书中的一个分册,本书另辟
蹊径,讲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 2003年 5月 22日 6.9级地震、印度尼西亚
2004年12月 26日 9.0级地震海啸、巴基斯坦 2005年10月 8日 7.8级地震这三次重大自然
灾害中的救援行动,以全部真实的第一手照片,配以现场报道般的解说,为读者讲解了大
灾发生时应如何应对、救援工作如何开展、救援队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当地人民与
我国的友好情谊。同时穿插大量地震、海啸相关的科学知识,为青少年朋友了解防灾、减
灾常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设计意图】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战争不仅使无
辜平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
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面对战争时如何应对,面对自然灾害时我们人类应
该如何科学应对,相信《国际救援传奇》会给青少年更好的解读。
【课后反思】
小学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在小学阶段除了要进行
大量阅读,还要有深度阅读,从四个方面来说,就是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他人对
话、与自己对话。与作品对话,要求读懂作品想表达的内容;与作者对话,要求站在作者
的角度,揣摩写作背后的用意;与他人对话,要求倾听他人对作品的观点,并与之进行交
流讨论;与自己对话,要求观照自我,从阅读中反思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的教学设计围绕深度阅读的多个维度引领学生深入研读故事,以问题与活动相结合,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学生的思考、概括、总结与提升让阅读更加丰富和饱满。思维融合角
度上,老师带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双气泡图、流程图等,把阅读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阅读整本书基础上开拓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恰当运用思维八大图示法,梳理
故事情节与作者写作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阅读是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本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阅读本书后可以让
学生重新审视自己家里的养家之人,记录自己家里的养家之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养家之
人的敬佩、感恩与感谢之情。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