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思维发展专题专题现行
- 全一册
- 基础理论
基于八大思维图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模式(于莺晗).docx(663KB)
- 浏览 : 2
- 下载 : 0


基于八大思维图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模式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 于莺晗
摘要: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简单呈现思维发展在现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并呈现思维图示
这一思维工具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以及研究现状。其次,呈现和总结以培养思维为目标的小学英语绘
本阅读的常规教学方法。最后,基于由赵国庆教授及其团队总结的八大思维图示和以培养思维能力为
目标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常规教学方法和总结,提出基于八大思维图示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模式。
此外,该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主要适用于小学中高段学生,且主要适用于故事类
小学英语绘本。
关键词:思维发展,思维图示,小学英语绘本阅读
一、引言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真正的学习是发生在有信息加工的情况下,而不是纯靠记忆。
利用思维图示进行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梳理,就是加工信息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有意义
的建构。此外,根据结构主义理论,思维图示是一个有力的学习工具,因为思维图示强
调的是知识结构的构建[1]。注重思维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教育的一个主流大方向。
在本文里更具体的来说,使用新型教学工具思维图示,是符合主流大脑认知发育和教育
理论的。
而在英语学习中,思维方面的培养也是近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根据《英语课程
标准》,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以感知为基础,是认知过程的高级
阶段[2]。针对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英语绘本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使用英语绘本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且通过思维图示来优化这个学习过程,能够很高
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并且,这样的方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
性[3]。
因此,本文研究、分析思维图示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对该学科领域有一
定贡献。
二、思维发展与思维图示
思维图示 (Mind Map)又叫思维地图,是由英国 “大脑先生”东尼·博赞于20世纪
60年代初期创造出来的思维工具[4]。最初是在为了简化学习,辅助记忆的情况下被创造出
来的。思维图示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一种方法,流行至今,在西方被广泛使用在各领
域,尤其在教育学方面[5]。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等,都被引入课堂[6]。我们的
左脑负责言语性,如逻辑推理和分析,右脑负责视觉性,负责图画、想象等。思维图示结
合了左右脑,将自己思考的路径和方式做到条理化、可视化。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图示,能
够激发学生对左右脑的使用,且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一
套思维、学习、巩固方式[7]。思维图示的教育应用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而从近十年国
内外的论文发表情况来看,这一研究趋势越来越活跃[6]。国内相关研究和国际上相关研究
相比,国内的思维图示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思维图示”四个字,在1999年《学习革命》
书中被正式引入。2005年,赵国庆老师总结了八大思维图示法,更加明确了不同逻辑通过
思维图示如何表现[8]。
中国学生的优势明显在于知识的掌握,应试能力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态度。而在创造
性、思维发散方面较弱[4]。国家的课程改革有针对性的在弥补这些差距。在《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
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
要有相对的改进。当代教师应该顺应思维的潮流,不仅仅教会学生知识本身,更应该教会
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不局限于知识。而这恰恰是很多英语教师的误区,
一些老师更关注于“读什么”,而不是“怎么读”,或更关注于学生的行为问题,而忽略
了自身的绘本教学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真的听得懂,学得到。除此之外,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把记住绘本当做教学目标,而不重视绘本课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10]。
此外,在阅读和比较了国内的大量文献后,我发现虽然现在针对思维图示的研究有很
多,但更细化的,针对某一学科,甚至某一种学科教学方式的思维图示研究较少,主要为
理论化的研究。尤其是专门关于英语绘本方面的,使用思维图示的还是比较少。因此,一
个结合思维发展,更详细的来说,以思维图示作为教学工具,针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教
学模式需要被探索。
三、以培养思维为目标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常规教学方法
绘本的英文为 “Picture book”,是由图片和英语文字共同构成的一种书,绝大多数
是为了孩子设计的。英语绘本有多种类型,有些是讲述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故事;有些是
科普,用形象的图画来辅助理解;有些是单纯的词汇教学,还有很多各式绘本。英语绘本
通过简单的语言,辅助理解的生动图画,帮助儿童学习英语,增强学习体验,培养英语阅
读的习惯。英语绘本是孩子们增加英语输入量的重要途径之一[11].除了英语语言的输入,
故事类英语绘本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品质[12]。在小学阶段,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把握故事主线,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可以初步培养孩子思维的逻辑性。
根据学者刘芸[11]的研究,现在的英语学习存在一个误区。很多教师讲大量的时间和精
力花费在解读词汇、语篇的解读上,像英语课本和中文课本一样,而忽略了图画,和故事
本身的重要性。图画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故事,猜测意思,并将英语和画面在脑海中联系起
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将思维图示应用于英语绘本教学,可以发
挥出引导思维,图文结合,辅助记忆与总结和重述故事的作用[11],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归纳、
重现、巩固以及重塑已有的认知和知识体系[12]。
具体到学段,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需要学生读通文章,分析语言,分析文本,对
信息进行整理,从不同角度进行判断。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尚未达到
这个水平,很难以做到对英语绘本进行深度学习,大多数情况都是停留在理解文本的浅
层次理解上[3]。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以思维图示为工具,让思维能够做到可视
化,引导学生在宏观和微观的认知结合中提升逻辑思维。通过结构清晰的思维图示,可
以避免学生产生思维混乱,或对故事结构不明确。以下,我结合了常规的绘本教学方式,
和最新的以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总结了以下以培养思维为目标的小学
英语绘本阅读的常规教学方法:
一、读前激发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想让学生认真,用心的跟着老师学一个绘本,需要从一开始就激发孩子的兴趣,尤
其是小学阶段。在激发阶段,可以顺应学科特色,用英语来激发,给孩子先做一个语言
铺垫,提到一些和故事相关的英语单词[2]。关于激发兴趣,也有其他的学者提出了相同
的想法,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建立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思维发展之上[13]。
二、把握绘本线索,培养逻辑性能力
英语大多数都为故事类,因此通常会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主线。在英语绘本教学中,尤
其是小学阶段,把握绘本线索,跟着人物感受心情变化,了解故事走向则非常重要,可以
初步培养孩子的逻辑性思维[12]。制作、整理思维图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整理自己逻辑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并能够与之前所学的知识
点联系起来,有更深的理解,拓展学生脑内的知识点全貌 [7]。而思维图示则是一个非常好
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将故事走向,故事线索,人物心情等,通过可以看到的方式,将逻辑
呈现出来,有一个清晰的故事脉络。在这个过程中,目前主流的方式是用全英文,教师通
过动作,绘本图片,用简单英语翻译单词等方式来辅助理解,引导学生跟着故事的线索来
读绘本。
三、理解故事内涵,培养批判性能力
思维方面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如批判能力,自主思考,分析和
解决问题等。同时,还能够使他们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务做出正确的价
值判断。因此,在英语故事类绘本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内涵进行理解,
不限定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让他们自由分享对角色、故事情节等的想法。同时,也应该
创设和同伴讨论绘本的机会,帮助学生们互相分享思路和看法,让自己的想法更加多元
化[12]。需要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限定解决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在这个过
程中,学生可能会突破自己的局限,从各种角度和方向来探索答案[7]。利用思维图示进
行绘本内容拓展,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绘本,进行思维的开发,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水平[13]。
四、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创造性能力。
孩子,尤其是低年段的孩子,非常的热爱表演,这是他们的天性。在表演的过程中,
他们可以将输入化为输出,表达自己,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12]。一般来说,
英语绘本课在最后,都会请学生来尝试复述。表演和复述可以结合,让孩子不仅仅是重
复故事内容,更是讲内容真实化、具象化,真正的使用到。此外,还可以用绘本的核心
句型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老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创设新的场景、情节和自己
的生活实际,在新的情景下使用刚刚学到的内容。
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7],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抓住这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
四、基于思维图示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模式
该模式基于并结合了北京师范大学赵国庆教授团队总结出来的八大思维图示法:圆圈图、
流程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括号图、复流程图、桥型图和树形图[8],和以培养思维为
目标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常规教学方法。步骤流程如下:
第一步,圆圈图拓思维,初步猜测绘本内容。
根据赵国庆教授团队总结出来的八大思维图示法[8],圆圈图是用来定义和头脑风暴,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联想是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开启创新思维的万花筒[14]。联想可以
培养发散性思维。学生选取主题或知识为联想的出发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现在所学,
结合之前所学,建立联系,从而进一步的巩固、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激发了兴趣、引导
了思考的情况下,学生更愿意认真听,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15]。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到,
整个人完全投入学习中的话,需要充分发挥左右脑的作用,而促进学生的联想,可以使
右脑发挥作用[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右脑,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形
成自己的一套思维、学习、巩固方式[8]。
在刚上课,教师介绍完封面基本信息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封面猜测绘本故事的中心
主题,并在空白的纸上画出一个圆圈图,自行写出能想到的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这一
步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联想起以前学过的英语单词,巩固记忆,且同时可以给学生一
个机会进行故事预测。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一篇难度不高的英语小短篇,给学生一
个主题相关的背景补充,让学生根据小短篇和封面结合,来绘制圆圈图。但这一步需要
一定的英语知识量和英语故事储备,因此较适合有一定英语基础学段的学生。圆圈图基
本图示见图1.
图 1 圆圈图基本图示
第二步,持续更新流程图,梳理文本故事。
根据语言学习的发展特点[4],大脑更倾向于接受图形和多色彩,能够巩固、加深记
忆。流程图是为了复现步骤、顺序和程序等,可以培养学生的程序性思维和统筹能力
[8]。一般的流程图,每个步骤之间用箭头连接,步骤可包含子步骤,步骤与子步骤之间
用直线连接起来。一般来说,对步骤的描述需要精炼。突出重点,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有
效识记,且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个性化的,主动知识构建过程[15]。它把故事中
的关键点提炼出来,化难为易。同时,思维图示也被证明对单词学习也有一定效果[16]。
开始真正阅读英语故事后,学生能看到图画和文字。在绘本中,图片的作用是非常
重要,且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负责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抓
住故事的关键点或转折点。而这些点,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被放入流程图中,也可以用
图片或简单手绘的方式放入。图形辅助是思维和记忆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利用
思维图示辅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图形上的支撑。根据学者刘芸[11]提供的案例和研
究,她认为 “以图会义”是有一定效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强调“图”的重要性,
可以被预测为一种有效方式。每当讲完一个记忆点时,教师可以在黑板或屏幕上呈现出
来,持续的进行更新,学生在观察流程图不断的更新中,即可以巩固前面的故事,也可
以更清楚、直白的感受到故事的发展变化,从而辅助记忆,为最后的输出打基础。
图 2 流程图基本图示
第三步,使用气泡图 / 双气泡图,抓住故事关键点。
气泡图用语描述事物的各方面特征,常用语描述心情、性格和外形等。主要的描述
词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争取做到生动、具体、准确和形象。而双气泡图主要用于对
比和比较两种事物,可以和气泡图、圆圈图搭配,先单独分析某件事物,再进行比较。
相似性事物主要比较异同点,差异性大的事物主要比较相似点[8]。
在将故事讲完第一遍,将上一步骤的流程图梳理出来之后,教师可以回到文本,聚
焦重点,带着学生更深一层理解文本。根据学者刘芸[11]的建议,对于寓意深刻,耐人寻
味的重点图画,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通过观察、比较和想象等方式启发学生的
思维,如今深入解读。而气泡图和双气泡图在这时候就能够发挥观察和比较的作用。且
更进一步,能够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特点和行为,对整个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气泡
图中,学生首先需要书写出中心词,也就是他们能联想到的主题,以中心气泡为中心,
通过一根线引申出来的其他气泡,书写描述中心词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这一种图形
可以帮助学生整理他们所观察到的内容。在双气泡图中,学生可以把两个事物或人物进
行对比,可引入气泡图的内容,或直接进行双气泡图的绘制,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图 3 气泡程图基本图示
图 4 双气泡图基本图示
第四步,利用括号图,详细分析人物特点。
除气泡图外,我们还可以用括号图。括号图被用于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建立对
宏观和微观的感知,培养空间意识。要注意的是,在拆分时,层级的划分需要合理、相
当[3]。
在抓住故事关键点,深入理解了故事重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更细节的地方
进行学习。针对故事中出现对人物或事物的详细外貌描述,教师可以画出括号图,辅助
学生理解不同形容之间的层级和关系,学会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图 5 括号图基本图示
第五步,复流程图复述故事因果,辅助故事复述。
与流程图相比,复流程图更加复杂。流程图用来梳理文本故事,而复流程图则是用
来更进一层,进行因果分析。用于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事件导致的结果。为寻找事件
的成因、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帮助[8]。在复流程图的绘制过程
中,事件是图示的核心,应居于中心位置。而原因和结果的描述需要完整而简介。可以
只画图示的一侧,原因和结果不需要对应。此外,箭头的方向需要注意,不能画反,否
则会导致逻辑顺序上的混乱。
一节课到这里,在分析完细节人物特征之后,具体的细节探讨大致应该已经结束了。
这时候,可以再次回到总体的角度,带着学生再一次读故事,并进一步升华流程图。分
析原因—事实—导致的结果/故事发展。这一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故事,并且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一步来进行故事复述。在关键词周围加上相应的图片,可以加深学
生的记忆。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文的核心句型板书出来,让学生在复述的过程
中,可以同时训练到对核心句型的运用,达到英语知识学习的目标。同时,也可以让学
生在复述的同时表演绘本,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
图 6 复流程图基本图示
第六步,桥型图类比逻辑,建立与其他所学故事角色的联系。
桥型图的作用是类比,用于表示事物间的类比关系。可以用于认识新概念,建立事
物间的联系。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必须注明上下事物间的逻辑关系[8]。类比可以激起
大脑的思考,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故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将这个关系以桥型图的方
式具象化。如两个角色是 friend (朋友)关系,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学过的故
事中,哪些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是 friend (朋友)。这样一来,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故事
角色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理解,更可以复习以前所学故事。
图 7 桥型图基本图示
第七步,制作树形图,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树形图用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寻找事物间的共性与个性,寻找分类依据[8]。知识之
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树形图在最后一步的使用,可以将本课的学习
和其他的故事连接起来,让所学知识有个整理的过程,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例如,可
以将所学英语故事进行分类,比如说科幻类、家庭故事类等等。
这一步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让学生自由整理,给他们足够的空间。
同时,回家进行树形图的制作,学生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让树形图更加的完整。
图 8 树形图基本图示
第八步,圆圈图再次发挥联想,让学生走出绘本。
这一步可以作为课堂的最后一项,升华对故事的理解。学习不应该局限于素材本身,
而是应该跳出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利于促进学生进
行创造,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像传统那样,循规蹈矩的完成任务[15]。
在这里,教师可以提给一个开放性问题或于学生自身有关的任务,并提供给学生一
定的思考时间,比如说以 “If (假如)…。”, “Draw your own…(画一个你自己
的。。。)”。此外,这一步还可以辅助教师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潜移默化学生。
并且,可以在这一部分使用绘本的核心句型,让学生用已学的句型来讲述一个新的、贴
近他们生活的故事。
五、结语
本文主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以思维图示作为教学手段,结合了北京师范大学赵国
庆教授团队总结出来的八大思维图示法和以培养思维为目标的小学高段英语故事类绘本
阅读的常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个新模式。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难
用到全部八个思维图示。因此,建议教师可以将一本绘本分为几个课时,同时补充其他
内容,或选取与课本主题相关的绘本,将绘本和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或根据课堂目
标,以及想要重点培养的特点思维方面,来选取相对应功能的思维图示部分。本文的不
足之处在于,该模式的有效性基于理论,具体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的实践。但是,相信随
着该领域的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都会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8.
[2]刘兰芬. 思维训练在故事教学中的实践——以修订版 PEP五(上)Unit 4 what can you do?
(story time)为例[J].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012):54-56.
[3]柏娜.开发英语阅读新形式,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借助英语绘本的思维图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
案例研究[J].校园英语,2018(47):96.
[4]东尼·博赞,巴利·博赞.思维图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5]张海森. 2001-2010年中外思维图示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8):120-124.
[6] 郭艳霞. 基于思维图示的教学模式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7]吴静. 基于思维图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8]赵国庆,沈英俊,王丹. 《小学思维训练》之《八大思维图示法》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75.
[9]东尼·博赞.思维图示[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56.
[10]冯迪鸿.对小学中高年段学生课外阅读缺失高层次思维的思考和建议[J].教育现代
化,2019,6(93):223-224.
[11] 刘芸.“以图会义”实施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9(36):34-36.
[12]李磊.故事类绘本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外研社经典故事绘本“The foolish fox”和
“Three rocks”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18(36):51-54.
[13]柏娜.开发英语阅读新形式,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借助英语绘本的思维图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的案例研究[J].校园英语,2018(47):96.
[14]李文珍.创新思维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训练[J].当代教育论坛,2010(7):115-116.
[15]周海燕.例谈思维图示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23):26.
[16]魏红霞. 思维图示在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河南大学, 2010.
注:
文内图1-8修改自文献[8] 赵国庆,沈英俊,王丹. 《小学思维训练》之《八大思维图示法》 [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5.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