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思维发展专题专题现行
- 全一册
- 基础理论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的运用(郑明娟).docx(1.45MB)
- 浏览 : 1
- 下载 : 0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运用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牛津深圳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写作教学案例
作者: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 郑明娟
【摘要】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未来教育教学的核心方向之一。“思维可视化工具”借助可视化
图示,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将隐性的思考显性化,让思考的过
程加入反思,从而更有条理性、逻辑性。
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结合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
在语用和思维之间“架桥”,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较大
程度提升了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及写作的自信心。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工具;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思维能力
一、思维可视化工具简介
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将隐性思维显性化,应用可视化工具(思维
图示法、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呈现出来,促进思考者进行学习反思
的过程。1本文所涉及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以思维导图和八大思维图示法为主。
思维导图是 20世界 60年代由英国的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他认为思维导图使用
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也就是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
思维导图将大脑内部的过程进行了外部呈现。2我国学者赵国庆认为思维导图是促进思维激发
和整理的思维工具,也是帮助我们进行非线性思考的一把利器。3
八大思维图示法共包括: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括号图、流程图、复流
程图和桥形图。如图 1所示。每一种图示都对应着一种具体的思维策略,因此,可以认为八
大思维图示法是思维可视化工具与思维策略工具的有机结合体,是“具体思维方式的具体表
示法”。人们在选择某一具体图示时,也就同时选择了该图示背后隐含的思维策略,而无须
去思考应该运用什么思维策略。
图 1
八大
思维
图示
二
思
维
可
视
化工具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的意义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
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
知识奠定基础。
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写作在小学生思维品质的
训练和学习能力的获得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英语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的短板,
1 / 7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运用
很多学生想法很多,却无从下手,这是由于自身词汇及句型积累匮乏,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差,
写出来的作文逻辑思维混乱,缺乏深度和新意,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写作自信心不足,提
不起来兴趣,写作质量无法提高。
思维可视化工具借助可视化图示,将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来,促进学生将复杂抽象的信息
转化为图示形象,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呈现出来,帮助学生将隐性的思考和结果显性化,
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观察与反思,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搭建语言
支架,将零散的词汇句型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能够在思维框架的引领下将丰富的语言结构
化条理化。结合孩子自身的语言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在学生语用和思维之间“架桥”,通
过单元主题写作训练,可以较大程度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从而让孩子在使用语言,获得
语言能力,表达思维方面得到培养,实现学生由“浅表学习”到 “深度学习”的递进发展。
三、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的案例分析
下面以深圳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11 Water一课为例,来具体分析笔者如何在
实际教学中将各种思维可视化工具与教学环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因为本课兼顾了单元复习和单元主题写作两个方面,用时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课时用于
复习及绘制导图,为下一课时做铺垫,第二课时则用于学生写作,作品分享,教师及其他同
学点评,修改习作。
本课首先通过各种图示来复习跟本单元主题 Water有关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
自己的思维导图,最后鼓励他们将思维导图上的内容整理出来,写成一篇以 Water为主题的
习作。本课运用了圆圈图,树形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和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本
单元知识,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导图进行写作,提升英语写作能力。
(一)、导入环节运用圆圈图进行头脑风暴,激活旧知
圆圈图能够做很多事情:产生有创意的想法,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回忆学过的知
识,定义概念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拓宽思路,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问题的思考
更加全面,特别适合用在课前导入环节进行复习。
本文中水是我们生命需要的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无处不在。在上课伊始,借助圆圈图
(见图 2)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看到Water一词后能联想到的其他词或句。这些
关键词汇的复习,能起到激活旧知,打开他们的思维想象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 7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运用
图 2 圆圈图拓展关于Water有关的词汇及句型表达
(二)、运用各种思维工具巩固复习本单元重难点,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
的能力
1. 运用树形图来帮助学生对水资源的用途进行分类
树形图可用来解决教学中各种分类问题,适用于各种学科,应用十分广泛。在本环节中,
教师出示地球的图片,告知学生地球 71%的表面被海洋覆盖,让他们明白:Water is
everywhere。问“How do people use water?”引导学生运用本课的重点句型“We use water to
_____.”说出水的各种用途(见图 3)。
图 3 树形图对水资源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
2. 借助双气泡图进行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寻求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双气泡图用于对事物进行对比和比较。通过前一环节对于水资源用途的整理,学生已经
明白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等的重要性,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这里教师出示两种类型的水
的图片,一种是干净清澈见底的水源,一种是被垃圾和污水污染过的水源,引出对比单词
clean, dirty, clear, smelly并鼓励他们说出更多的描述词汇。再出示一组水资源丰富与干旱土地
的对比图片,引出词汇 rich, lacking,然后出示一张地球水资源分布图,告诉孩子们地球的淡
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然后问: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fresh on the Earth? 引导孩子们思
3 / 7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运用
考并认识到“Water is important.”(见图 4),鼓励学生思考并说出过去与现在水质的不同点
与相同点。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也引发学生对保护水源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图 4 双气泡图对比过去与现在水质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3. 运用流程图来探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流程图可以精简概括所学内容,提升学习效率,亦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本环节中,
教师通过提问“Why does that happen?”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水污染及缺乏的原因,
如.People waste a lot of water… 接着提问“What should we do?”让学生明白We
should protect water. 追问“How should we protect water?” 鼓励学生与同伴讨论。
借助流程图引导学生明白以上几个问题之间的关联,从而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付出自己的努力。(见图 5)
图 5 流程图入探讨分析水资源现在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4. 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
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4 / 7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运用
本环节教师首先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词为本课主题“Water”,然后依次出示以下分支:
Characteristic, from, use, changes…, 并通过这些分支复习本课前面复习到的内容,最
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继续讨论并补充剩余的分支,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成思维导图(见图
5)。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讨论中得到启发,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思
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将思维过程与结果呈现出来,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为下一步
的口头作文做铺垫。
图 5 思维导图梳理整个主题的内容
(三)、拓展环节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升华主题
教师指导学生参考思维导图中的信息,整理成一篇以 Water为主题的作文,提醒学生要
运用核心词汇及句型,进一步将思维导图中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习作,然后课堂上通过同伴互
批,教师点评,反复修改的方式形成一篇更高质量的书面作文,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目标。
5 / 7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单元主题写作教学中运用
图 6 学生作品样例
(四)、结束语
在本课前面的环节中,教师借助于思维可视化工具来促进学生激活、复习并巩固本单元
的重点词汇及句型,同时拓展了其他跟主题相关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将以上知识进行归纳
整理,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上的内容形成了一篇以Water为主题的作文。
因为本课教师前期铺垫很多,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写作的时候有词可用,有句可写,特别
是在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对知识又分类整理了一遍,所以本次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能比
平时多写一半甚至翻倍的句型,并且作文的逻辑性、条理性都比较强。同时,笔者认为,课
堂上的作品分享及教师与同学点评完毕后的习作修改环节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有着较大作
用。
除了在课堂上教师带着学生在单元主题写作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课后教师还鼓励学
生在平时的英语习作中也养成先根据作文需要画八大思维图示或导图,然后再写作的习惯。
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英语写作的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6 / 7
1 赵国庆 .八大思维图示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东尼.博赞,巴利 .博赞著 卜煜婷译 .思维导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 赵国庆 .思维导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