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研究
徐菁菁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近年来,小学英语阅读理解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在心理上依
然有畏惧感,正确率不高。笔者认为,好的阅读理解的方法对阅读理解教学是有帮助的,通过思维导图来
进行英语的阅读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英语阅读理解的方式。其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
具,把读到的信息绘制成思维导图,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理解, 思维导图,拓展阅读,阅读笔记
一、研究背景分析
1. 阅读教学研究方面
在以往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热点话题。研究的领域越
来越广泛,内容也随之加深。不少从事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的教师,不仅对小学英语阅读教
学的模式,还是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流程,以及对小学英语不同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等
等都有了非常深入的探究。与此相关的论文,教材和资源都非常的丰富,这些都为从教的
老师提供了便利,为更好的英语阅读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小学英语阅读的研究进入了看似
繁华的阶段。2. 学生英语学习背景方面
面对如此多的英语阅读资源和材料,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效率底下,阅读准确率不
高,阅读理解依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鸿沟。
相对于其他学校而言,大磡小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更加薄弱些。 93%的学生来自
大磡社区周边的种植养殖户、工厂外来工及小商贩家庭,其父母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 3%,
高中毕业的占 20%,70%的父母为初中以下的学历,家庭经济条件也较为困难。这些学生
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计,无暇、也无能力顾及孩子的学习。只有不到 7%的学生来自于常住家
庭,这些家庭条件虽然相对好一些,但其家长没有工作,文化水平也不高。总体说来,我
校学生的特点是:生源复杂,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流动性强。由此可以推断,这些家长连
语文都无法辅导,更何况英语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更好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
阅读水平就成为了教师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引入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
要手段。
二、思维导图的引入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
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
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
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
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
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
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
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
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
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图 1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像及各级分支示意图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是英国的东尼·博赞(Tony Buzan),他因创建了“思维导图”而以
大脑先生闻名国际。思维导图是一种独特的记忆、回忆和复习的工具。它是大脑内部一次
完美的思维旅程。有效的思维导图不仅仅是准确记录,同时学生也会考虑到对文本新知识
的理解,以及能够通过导图,尝试把新知识和自己的已有的稳定知识进行链接。当然,教
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而思维导图的绘制,更有关
键图片、符号、线条、色彩的加入,这样就使学生更好的试用了右脑。左脑和右脑的同时
试用,使记忆更加清晰、持久。
三、如何将思维导图与英语阅读理解完美结合
1.课前阅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基础。对于老师而言,思维导
图是一个很重要的课前教学设计工具。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很容易的查找出重难点,并
归纳,找出思维导图的主线;而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据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可以很
容易的找出本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初步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例如:英语教材深港朗文
版 Book9 Unit3 Seasons A部分,学生在预习完A部分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可以初步完成如下
的思维导图:
图 2教师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思维导图
如果学生再加上图片绘画之类的就更加生动形象了。在此情景中,开展简单的师生问
答或者 Free talk,帮助学生回忆与本课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将新知与旧知建立联系,
用旧句型、旧单词导入新单词的方式引入新知,降低新知识的教授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2.课中通过合作学习与对话,做好阅读笔记,深入理解阅读。
以往,学生在做阅读笔记的时候都是线性思维,1.2.3…的逐条记忆。这样记录的后果
就是:记了大量的信息,既不方便查找也不利于记忆。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不仅提高了记
忆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首先,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利用学生的答案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问题的设计应该
环环相扣,将学生的词汇,语法和语篇障碍因素考虑在内,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然
后学生出示自己的思维导图按照小组来进行集中讨论和对话,表达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整体
认知和理解情况。在阅读课中,学习可以将思维导图用作笔记本及课内学习知识的工具。
一方面,学生可以将教师所讲的重点难点记在相关的词汇或者句型上,这样可以对知识点
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更好的围绕主题进行联想,将与主题相关的
知识分类进行管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3.课后注重训练,巩固新知,拓展阅读。
课后使用思维导图主要用于对新知的补充和复习或者是课外阅读。通过老师的讲解和
拓展,学生可以及时的补充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从而有一次的巩固了新知和旧知。通过
小组合作,拓宽了自己的思路,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对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句型是很有
帮助的。
对于基础更好一些的同学同样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进行课外的英语拓展阅读。
通过这样慢慢的积累,学生的能力会不段的提升和扩展。对学生的思维方面的锻炼是不可
估量的。
四、对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使用思维导图的几点补充
1.使用前,教师应告知学生思维导图的功能、特点及用法,不能盲目使用,由简单到
复杂。
2.使用中,教师要发挥主导功能,帮助学生交流,探索,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
3.一定要注意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
平的目的。
五、小结
虽然本研究还是刚刚起步,但是将思维导图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
英语阅读水平的教学方法。他符合了人的大脑思维模式,能够让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在
阅读的同时与旧的知识想结合,形成自己的稳定的思维体系,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运用的教
学工具。但是从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中过渡过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
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张丹.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3]张淳. 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 成都: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
[4]思维导图的概念.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 思维导
图 /563801?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