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促进未来语文教学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方圆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使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变得更为充裕和宽广,而且为语文教
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使得语文课堂的面貌焕然一新。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论述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
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结合上过的公开课《葡萄沟》、《苏州园林》、《再塑生命》、《雾在哪里》
等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阐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学;教学过程
《教育大辞典(1990年版)》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
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
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的飞
速发展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使语文课堂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根本上改变整个语文
教学的模式,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平台。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弊端,本末倒置,偏离以教学为主,技术为辅的轨道,导致现代教
育技术和语文教学二者没有很好地融合,教学效果大大下降。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现代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仅是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
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办法之一。而高度的信息互联将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的改变,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空间。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提升教学技术水平,
真正将教育技术的作用利用起来,使我们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
一、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深层含义
由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
大面积的广泛运用,许多教师已熟练掌握计算机和 IPAD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的制作、
翻转课堂和跨越实验的开展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教学实践手段,并在教学中大量使用,
成为教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
助下,教师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想要的资源和素材,学生可以进入各种资源库寻找学习材
料,自主学习,与教师展开直接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通过在线练习的完成,及时反馈给
教师。这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模式的巨大转变,从
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意义
(一)辅助教学,优化教学,为教学服务
语文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有其特殊的规律,让现代教育技术顺应语文教学的规律,从而
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比如对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要求,就可以在使用多媒体课件
时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练习的机会,与教师进行学习互动,配合好语文教学的规
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大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组织。发挥
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辅助教学,优化教学,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葡萄沟》为我们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美,但新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既遥
远又陌生,同时又是他们渴望了解的地方。因此,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在教学方法上多思
考,采用了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切实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游览葡萄
沟。同时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听觉上的冲突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所以
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
我们还可以通过动画图像、文字注释和优美的声音全方位地刺激学生,在学生兴趣盎
然时,突破教学难点,辅助语文教学。如在讲授《口技》和《绝唱》这两篇课文后,可组
织学生进行有关声音描写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听完这两段音乐后描写所听到的声音及自己
的心理感受,从而达到写作目标。
(二)利于推动学生智力发展,提高教师知识和能力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它不仅可以推动学
生的智力发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使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掌握好教学质量,使教学信息的增殖率得到提高,使教学规模得到扩大,并更好地适应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新时代下,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信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三、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方法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太多作业,学生压力重;上课气氛不活跃,
死气沉沉;“填鸭式”教学,没有自由讨论的空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因此对于语文学
科来说,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
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多
动脑筋,多动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
如学习《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在课前我通过网络收集课文相关资料加以了解,课堂
上利用教学软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现在苏州园林的风光图片
接着出示两道题让学生自主参与,可独立完成也可集体完成,可查阅相关书籍,也可上网
查询。一道是“假如叶圣陶现在去游苏州园林,请你为此设计一段热情洋溢的欢迎词”,
一道是“请你为苏州园林设计一条文化旅游路线”,借此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
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后,再布置相应的在线小作业或者学习游戏让学生将学
到的知识得到巩固,促进语文教学的多样化。这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体现,
不再像过去只是理解桃花源记的内容,而是与生活实际连接起来。
再例如我上《雾在哪里》的时候,我设计的导入环节如下:
师:大家好,我是一只小黑猫,在我生活的地方有各种天气。你瞧!有雷电,冰雹,
飞雪,露珠,寒霜,还有雾。当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水分就会凝结在漂浮的
细小灰尘上面,这就出现了雾。雾是我的好朋友哦!但是,我的好朋友雾藏到哪里去了?
(师做寻找动作)请你们帮我一起寻找、呼唤它。
生:雾在哪里?
师:再大声地呼喊一遍。
生:雾在哪里?
师:哦,原来调皮的雾藏在这里呀。我们来看看雾兄弟长什么样:它呀,头上雨字部,
下面这个字读务,是个形声字。雾的兄弟姐妹可多了,你还知道哪些雨字头的字呢?
生:霜、雹、雷、雪、霞、露……
师:哇,你们识字量真大!他们都是雨字头,都和雨水天气有关。
“雾”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但作者却把它作为主人公写成了一个有趣
的童话故事,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将其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
藏的故事,显得生动有趣。于是我通过投影图和背景音乐的渲染,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数
字故事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入,形象、直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地避免了传统语
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语文课堂也是不断生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
机、学习思维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去诱导调动的。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探索更
多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的挖掘可让学生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为他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例如在讲授《再塑生命》这一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营造
一个黑暗且孤独的环境,让学生深入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体验,加深作为一个盲者的体会。
接着在静谧的背景音乐下欣赏展示在大屏幕上的图片:茫茫大海中的孤舟;一望无垠的沙
漠里的红柳;形影单薄的少年等等,然后适时地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
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全方位地游刃于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思
维。
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占据着主体地位,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帮助
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
之者。”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主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
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构建适合的学习情景,为其提供实时的帮助。因此在讲解
冰心的《观舞记》这一课文时,我通过播放印度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印度舞蹈
的美,之后让学生从舞台上姐妹的服饰、身段、神态和舞姿等方面进行自主思考,组织语
言进行描述,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再与课文描写的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
习转向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
再例如在学习课文《雾在哪里》第六自然段时,要求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顿号的用法。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顿号的作用,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整串没有顿号标点句子,并这样设
计引导语:
师:雾孩子把房屋街道树木桥梁都藏起来了。哎哟,我读得好累啊。诶!我有办法!
我请一个标点符号来帮忙,它的名字叫顿号!我们玩一个拍手歌的游戏来记住它。顿号顿
号你是谁?
生:我是一滴小雨点,词语中间顿一顿。
师:来,我们加上顿号再读读看。
果然,学生这样朗读起来不仅有节奏,而且特别好听。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
通过出示有顿号的句子和没有顿号的句子作对比,让学生知道在列举很多事物的时候可以
请顿号来帮忙。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语文课程建设
课程整合强调学生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能力的掌握,而不仅是单纯的知识获取。因为学
习能力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掌握了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快捷地意会不同的知识。如
何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掌握和巩固,就需要有评价和反馈,因此需要创建科学的
评价体系来完善。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评价,而评价系统的
开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更加方便快捷、一目了然。比如反馈系统的运用:教师们每讲完一
个单元,都会通过这个反馈系统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学习习惯、学习达到等级等等方面进
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判断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中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不仅使教师能够即时地
掌握学生的一手资料,学生的学习也得到全面的改善。
在《葡萄沟》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像最开始的数字故事引入、投影图的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
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
对课文的学习。到了后面,则采用观看视频,更加直观感受葡萄沟这个地方的好,将孩子
们的感情推向高点,自然而然就能读出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了。而微课的应用,则放在拓
展阅读上。通过有效信息的搜集制作成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微课,供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后的写话练习,通过 iPad同屏技术,清晰迅速地展示学生的作品,
也是一种及时反馈教学的手段。
同样地,在《雾在哪里》的教学中,我以黑猫的视角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将
“连同”的用法通过变戏法的方式,加深孩子们的体会。
师:最后,雾孩子还把自己藏起来了,世界变得如此清晰,刚才消失的东西全都出来
了。这么多的东西,怎么连起来说呀!我们前面交过的朋友“连同”来帮忙啦!他会变戏
法,变!很神奇吧?
生哇声一片,被眼前变化所赞叹。
师:我们来玩个问答歌游戏来记住它。什么连同什么和什么?
生: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
师:都……
生:露出来了。
这些文字与图片的自由转变,即时展现,都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在教授这些
课文,将教课文过渡到教语文,平板资源平台里有丰富的拓展阅读,从而提高了孩子们的
阅读量,促进语文素养的培养,推进语文课程的建设。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具有创新能力和活力的新生事物,必将会给语文教学注入新
的血液,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新的提高,带来更大的飞跃。只要我们在这二者发展的过
程中,不仅要看到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达到二者和谐的结合
从而实现双赢的趋势。路漫漫其修远兮,要做到二者完美地整合,是需要教育管理部门、
语文研究工作者乃至每一位语文教师去共同努力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跟紧现代教育
技术的步伐,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
才能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吴疆、王润兰.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D].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李石运.关于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几点思考[D].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
[5]于海洋.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3.
[6]郑贵顺.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