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15:56
网络环境下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写话水平的尝试.docx(20.2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网络环境下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写话水平的尝 试 利彩萍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环境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正越来 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科教学是我国面向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 改革、教学改革的新亮点。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网络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能力和学生学习 方式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本文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出发,对网络环境带 给写话教学的改变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总结,主要从重组网络资源、丰富语言积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 写话兴趣;降低书写难度、提前进入写话;建立交流平台、加强合作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重组;学习情境;交流平台 新课程指出:在中小学具备充足的信息基础设施,教师和学生具备必需的信息技术素 养的基础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正 在组织力量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以及各学科领域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实现教 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 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 的学习工具。 利用用网络环境进行写话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和现代 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网络既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和媒体,也 可以看作是一种环境,是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它所提供的快捷便利的条件为小学 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带来了转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在网络资源中自主交流,自由 发挥,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让 语文学习中的写话能力作为学生个性潜能得到持续发展。 一、重组网络资源,丰富语言积累 学生直接上网学习,扩展了阅读的环境和内容。目前在我国面向少年儿童的中文网站 中,已经拥有相当多图文并茂甚至有声音、动画的多媒体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 少年儿童的本性就是好奇,就是爱听故事、爱看小人书。多媒体的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 是一种“动态小人书”,对于少年儿童尤其具有吸引力,无需老师提出要求,孩子们自己 就会如饥似渴地从网上的相关网站上找来看。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上 网去阅读那些经过精选的多媒体材料,并腾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之间交流网上学习的心得 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在一节课多看几篇课外阅读材料。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了学 生的语言,为学生的写话能力打下了基础。如结合教材,要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爱心的文 章,那么,首先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相关文章,通过大量的阅读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激活学 生的情感,为学生进行表达打好基础。学了春天主题的文章后,引导学生上网观看春天的 图片,阅读赞美春天的文章,欣赏关于春天的歌曲,制作春天的剪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结合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扩展阅读,学习语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正所谓“厚积才能勃发”。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 富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了根基和土壤,写作能力也就失去了语言保证。 网络阅读与传统的阅读相比较,它从注重积累转向搜索,从注重品味转向选择,从注重内 省转向交往,从注重经典转向大众,这种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利于个性化感悟和思考得薄发。 二、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写话兴趣 学习情境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启动教学,使学生 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又促进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 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 定要注意学习情境的设计。比如说,在一些枯燥的学习内容中,创设一个吸引学生注意力 的情境,尽量避免发生学生一看到教学内容就产生抵触的情绪,并可以利用学习情境使学 生能够更快速的接受学习内容,更容易消化知识,更快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习效率。 可见,网络教学环境中的情境创设直接影响学生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由此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怕写话,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些什么。《新课 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在网络环境中的写 话教学,教学信息的呈现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 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 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效果。 在一次主题为“春天来了”的写话指导课上,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在美 妙动听的钢琴曲中欣赏万物复苏的春景图。通过一幅幅逼真的画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感 知、呈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了解了春天的 万紫千红、百鸟争鸣等特点,有了这些丰富的画面印在脑中,还怕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 写? 比如,引导学生完成“说说我的心愿”这一写话内容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孩子 们面前展现了一个星光闪烁的夜空,上面有弯弯的月亮,有闪闪的星星,还有几个美丽的 心形花环在闪动,随着动听的音乐,孩子们的思绪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情激动了,一句句 真挚感人的语言从他们的嘴里跳出。可想而知,孩子们的小短文不仅仅是出自手下,而是 从他们的的心底流出。 总之,在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师生共同讨论、 探讨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会使学生在一个极为生动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利用视听获得知识, 培养写话情趣,形成写话能力,并使学生展示了自我,满足了个人的表现欲,获得来成就 感。 三、降低书写难度,提前进入写话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 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 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在我们这项实验中,孩子们经过大量识字、大量阅读后,头脑中已经有了丰富的意义 世界,但因为“手写滞后”,学生“动口不动手”,造成了手写能力和思维发展存在着明 显的不协调。按照以往的经验,要么是让儿童等到大部分的字都会写时再来作文,这将可 能影响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多年实践证明的学生对写作的淡漠;要么是牺牲儿童自 主发展的空间,强化同步手写训练,让儿童“挤”日记,这是以被评价为“得不偿失”的 做法。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些矛盾。通过汉字的输入培训,使学生迅速掌握 了“写”的能力。在网络技术环境中,学生可以尽情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没有规定内容 没有限定题材,不强调技巧,不强迫必写,由着儿童自由自在地尽情表达。由于每位学生 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所以,写话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是反映学生 个性心理的行为,我们在写话教学中应该多一些学生的自由,少一些教师的规范,多一些 学生的个性表达,少一些预设的条条框框。利用网络环境,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使写话真正成为个性化行为。 网络环境中的学生写话,思维活动几乎不受文字输入速度的影响,相反,清晰的字迹、 准确的词语、修改的方便,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每完成一次写话,学生会骄傲 地认为完成了一次心灵倾诉。在大人看来有错别字的几句话,会被他们看成是一件珍贵的 艺术品,更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他们的“杰作”会被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看。 学生在阅读了网上的材料以后,或者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随时在校园网的班 级留言板里向老师谈自己的感想。老师对学生在留言板上的文字表达及时给与肯定或修改 于是,学生由原先只能打出一两句话,不到半年就发展到能流畅地打出几百字的小短文, 部分优秀学生的一次习作,可以达千字以上,且言之有物,个性鲜明。之所以取得这样的 效果,就是由于网络将识字、阅读和写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快速识字后,立即大量阅读 接着就鼓励学生上传作文,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完全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中心,让学生在真 实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习语文,而不是通过词语来讲解、语法分析来学语文。 四、建立交流平台,加强合作评价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和创造都是不可 能的。这种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态度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网络 环境中的写话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机之间甚至更大范围内不断进行信息交 流、思维碰撞,使教学过程不断倾向学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比传统 教学中单一的师生交流更为广泛、灵活。这种多渠道的交流方式,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可参 与的学习环境和展示自我个性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跨越了传统教学中不可 逾越的鸿沟。在网络环境中的写话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的枯燥、空洞,更重视了学生 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体验。 通过 Vclass这个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看到别人的文章以及其他学生做出的评论, 自己也可以随时参与其中,在这种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合作学习不同于常规环境 下的单一分组和固定编制的方式,而是自由开展讨论,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向任何一篇写话 发表评论,。他们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进行自由发言、民主交流,而教师也参与其中,引 导学生的讨论向纵深处发展,保证讨论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自主观察、讨论、表达的基础 上和与他们交流协作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欣赏、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以往对待学生写在本子上的写话,都是由老师打上 “优良中差”的等级,最多写上几 句鼓励的话或指出不足。而在网络环境下的写话教学,使评价的形式多样化,使更多的人 员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写话教学刚开始时,为了鼓励孩子,我在每一篇写话后面,除了发 表几句鼓励的评语外,还要粘贴一幅精美的 flash动画。这样,一打开习作窗口,不仅看到 了孩子们的写话,还会看到一个漂亮的动画在闪动,学生的欣喜可想而知,上传作文的兴 趣只会越来越浓厚;而别的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也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写话也能被如此装饰 恨不得马上将自己的写话上传。 在网络环境下的写话评价中,学生评论学生的写话,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使读者和作 者站到了同一高度,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态度很相似,对事物的看法大致相同了。对于 一年级刚刚接触写话的学生来说,写出的文章都很简单,有的甚至就是一两句话,大人往 往不知从何说起,而对于同样是学生的读者来说,就不一样了。如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日记 今天我很不开心,我和同桌吵架了。在看看旁边同学的评论:你们为什么打架?看到这句 充满童趣的看似和评论无关的话,心里觉得很高兴,这句话其实是在提醒小作者要写出打 架的原因。还有一篇日记是这样写的:星期六,我生病了,在医院打针时碰见了一位同学 旁边一位学生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你们得了什么病?当这些看似稚嫩的评语一次次出现在 我们眼前时,我们除了欣喜还能有什么呢?这不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实现引导学生与文本 的对话,正是在读者与作者的一次次对话中,读者的品读能力、作者的写作能力都得到了 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环境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 术正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科教学是我国面向 21世纪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学改革的新亮点。我们相信在正确教育思想指导下和网络 教学环境支持下,学生对待写话的兴趣会愈加浓厚,学生写话的能力会得到长足发展,从 而使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刘谦,康长远,余文森,沈白榆.《走进新课程》. [2]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丛书》2005年科学出版社. [3]朱施南.《多媒体教学与课件创意》2003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08):42-45.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15:5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