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18:50
浅谈思维导图对于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文本概括能力的应用.docx(107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浅谈思维导图对于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文本 概括能力的应用 吴楠 (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重要任务。同时,加强语言文字运 用是提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能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根据学生 语言实践能力出发,论述语言文字运用的深层含义,结合本人上过的公开课《画风》、《棉花姑娘》、 《坐井观天》教案进行阐述发展语言能力的方法及其意义。 【关键词】 教学过程;语言文字运用;核心素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点发展对象,同时也是一 项教育难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学困生出现在研究与调查中,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 习能力,如何寻找出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新方法,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研究背景 新修订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 方向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1] 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学生的英语基础奠定意义重大,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寻找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清晰、直观的 脉络,为学生呈现出英语文章中的知识点信息构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英语文章,帮助学 生形成一个整体的英语知识网络图,是学生比较容易的把握文章重难点、对文章进行复述 及综合说活动。因此,思维导图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文本概括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 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 潜能的万能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 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2] 形象地说,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 干向四周放射关联的分支,并用关键词或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在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 变化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这一思维工具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作为一种学习 策略,是符合人类大脑思维方式的,是一种是大脑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导图的 核心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你的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 性的结构。 [3] 2.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首先,思维导图能够使文本变得更加鲜活生动,色彩明艳,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 们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 维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其具有清晰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3.思维导图在概括阅读文本中的应用 在阅读文本教学的前期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师生共同完成思维导 图与阅读文本相关的信息填充,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在阅读教学的中期,教师可以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比如: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清单的方式 加深学生对于文本重要信息的把握,理清思维;在阅读教学的后期,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 图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概括(复述),检测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二、案例描述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处于关键环节,通过阅读使学生增加词汇量、获取文本的重要信息,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增强语感和掌握相关阅读技巧的最好时期。阅读课中建议教师让学生进 行多次阅读。第一次要求学生进行泛读,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圈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者不 理解的地方,目的是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第二次要求学生进行有任务有目的的泛读,在 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自己绘制出符合教师提出要求内容的思维导图,同时伴有奖励机制。 目的是能够激起学生们的阅读欲望。第三次让学生们精读文章,将思维导图的分支进行细 致化,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互评,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每个学习小组要派出代表根据思维 导图上的信息复述文本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自己的文本概括能力,最终 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最后教师带领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学习,紧密关注学生 们的状态,让学生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思维导图。 如图1所示,以为 Bad Bat 文本为例,进行将思维导图应用阅读中,提高学生文本概 括能力做一说明。文章讲述的是一只调皮的蝙蝠分别戏弄狐狸、老鼠、猫头鹰和大黄狗, 结果小蝙蝠被大黄狗吓得仓皇而逃的故事。首先确定中心主题词,文本主人公 Bad Bat; 接下来教师提问 What animals does Bad Bat trick?学生带着问题完成阅读,教师根据 学生的回答填写关键词或由学生自行填充,用不同颜色的水笔完成第一分支;教师继续对 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如:How does Fox feel?或者布置联系清单,让学生完成第二分支; 最后丰富思维导图,补全边角信息。尝试让学生通过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图一),合理运 用图中信息,概括文本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图 1 Mindmap图示 三、启示与思考 大量实践表明,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用思维导图,成功的把学生学习的文本构建 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在文本内容重难点、概括阅读内容和综合说上收效显著,同时很大程 度上缩短学生学习用时,提高学习效率。以往学生记忆阅读文本要逐字逐句地背,通过学 习绘制思维导图之后,学生将点、线、面,碎片化学习发展成整体性的网状学习,概括文 本、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在阅 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也能有效激发学生 学习英语知识、参与讨论活动的兴趣。 英语教育事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过程,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 时间的检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思维逻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 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同行交流及教育创新,寻找出更多的有助于学生能 力培养的新方法,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托尼•巴赞(著),李斯(译). 1998. 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 .北京:作家出版 社 [3] 欧阳苹果,陈清.2008.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8(3):17-19.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18:5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