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阅读课——《Ben and Bob》
杨鸣,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三模块第七单元的内容。第
三模块的话题是My colorful life,希望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享与朋友生日
的喜悦以及去农场观光认识动物等形式,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本单
元的教学主题是Hobbies,核心句型是 I like doing来描述自己和别人的爱好。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时,学生在第一、二课时已经学会了用 I like doing来表达自
己的爱好,本节课希望通过故事教学,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 I like doing这个句型在生活中
和故事中的应用,通过英语同步学配音软件,精准纠正学生发音;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和
熟读的基础上,运用微信软件与外教进行视频,让外教检测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通过自主听读的方式,让学生接触更过语言素材,提高学生的综
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此阶段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在英语的听、
说、读、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且富有一定的逻
辑思维能力。
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孩子们在前面两个课时中已经学习了 I like doing句型,懂得了
like后面的动词需要加 ing的基本语法规则,了解了表达自己喜好的句式特点。这就为后面
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重点还需要培养孩子综合运用本单元核心句型的能力,希望通过
故事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等多种形
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核心句型在故事中的运用,培养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进行适当的拓展材料补充,提供更多的
素材扩大语言输入量,让学生能够在多听、多读、多模仿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表演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对新单词 at home, come in, sleep, work, worker的理解和应用;
(2)熟读并了解故事的寓意;
(3)学习并运用句型 I like …(doing) in …(season);
(4)运用核心句型回答教师的问题,能够表达自己或描述他人的爱好。
2.教学难点
(1)根据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完成表格;
(2)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提供的素材,能够小组合作创编故事并表演;
(3)了解并注意对文本音频的模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在语境中学习、理解、运用词汇 athome, comein, sleep, work, worker;
2.能够读懂该故事并理解故事背后表达的寓意,学习并运用句型 I like…(doing)in…
(season);
3.能够运用核心句型表达自己或描述他人的爱好,并根据教师提示扩写或者创编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同步学趣配音软件的反馈自主纠正发音,提高表达能力;
2.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自主听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自主说、两两对话、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
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改编,了解懒惰的危害和勤劳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树立乐于助人、雪中送炭的正确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方法、手段、意图)
Procedures Activity Purpose
Step 1:
Warm up
Let’s sing an animal song(3 min) 激趣导入,活跃气氛
通过一首活泼、轻松的Monkey
dance,创设活跃的英语气氛,融洽
师生关系。同时,也为引出本文的两
个小动物主人公做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e-reading(5 min)
1.T: Do you like animals? I have two
riddles for animals. Please read and
guess with your partners.
同桌之间自行跟读谜语,讨论答案。
然后生生互动,共猜谜底:
grasshopper和 ant。
猜谜游戏,引出标题
关系预测,启发思维
教师展示两个简单的谜语,学生
通过两两讨论,得出谜底是蚂蚱和蚂
蚁。教师随后引出标题:今天要认识
两个新朋友,蚂蚱 Ben和蚂蚁 Bob。
在听读故事之前,教师让同学们思考:
Ben和 Bob是兄弟吗?为什么?学生
各抒己见,寻找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互不相让。这时学生对本故事的兴趣
猛增,教师然后让学生进行第一遍视
2. T: Today we will meet two new
friends: grasshopper Ben and ant Bob.
Before reading, do you think are Bob
and Ben brothers? Why?
频观看,寻找答案。
Step 3:
Learning
While-reading(7 min)
1. 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find the
answer.
观看视频,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找出
Are they brothers?的答案。
T: Are they brothers?
S: No, they aren’t.
2. Please make orders of the five
pictures.
学生给故事的五幅图片排序。
3.Watch the video again and try to fill in
the blanks.
Ben likes …(doing) in …(season).
Bob likes …(doing) in …(season).
观看视频,感知课文
教师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让学
生倾听两遍课文音频,注重语言的输
入。第一遍音频听完之后,教师要求
学生将故事的五幅图片排序,整体感
知故事情节;在听第二遍之前,将任
务告知学生,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听音
频,然后提示学生用本课的新核心句
型:… likes …(doing) in …(season)回
答。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两遍倾听,既
加大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知力度,
又练习了新句型。
Step 5:
Imitation
Imitation(5 min)
Let’s imitate this story within the five
elements in mind:
金太阳同步学APP是一款与课本完全
配套的学习软件,在课堂上,教师可
以拿着平板电脑让学生进行句句配音。
此款APP可以根据学生的配音情况进
行实时评测和打分,学生发音不标准
或者不清晰的地方会用红字标出。这
种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发音互动的软
件,非常适用于课堂教学。
模仿跟读,同步学软件纠正发
音
在根据音频之前,教师将模仿跟
读的五个要素(语音、语调、情感、
动作、表情)展示出来,为学生做学
法策略的指导。然后利用教室投屏技
术,将教师平板电脑的同步学APP
软件展示在教室白板上。学生配音,A
PP软件实时反馈学生跟读状况,帮
助学生纠正发音。
Step 6
Practice
Post-reading(18 min)
1.Read by yourselves
2. Role-play
学生两两一组,尝试脱稿演出该故
事
3.Challenge time
教师通过平板微信APP与外教连线,
外教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的跨空间交
流,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故事的掌握
情况,实现“空中课堂”。
4. Make a new story and act
自主跟读,个性学习
两两合作,表演故事
连线外教,实时互动
学生拿出平板,自主跟读故事。
教师还根据学生认知基础,添加了
Changing seasons这一拓展素材。此
环节是是一个分层设计环节,基础好
的学生在掌握本文知识之后,可以跟
读拓展资料扩大语言输入量,基础弱
的学生则只需跟读文本内容即可;跟
读完后,表演故事;为加强课堂趣味
性和挑战性,特利用网络与外教连线,
让外教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文本的掌
握情况,也加强学生的语言交际性;
最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告知学
生如何创编新故事,鼓励学生充分发
挥想象,进行语言输出。
Step 7
Summary
Discussion: Who do you like? Why?(2
min)
Always prepare for a rainy day.(凡事
早打算。)
No pains, no gains.(一份耕耘,一份
收获。)
综合讨论,情感渗透
学生通过讨论,充分肯定了 Bob
的勤劳而批评 Ben的懒惰,教师借机
进行德育渗透,告知学生要吸取 Ben
的教训,学习 Bob的勤劳和善良。
作业布置
必做:跟读并背诵 Ben and Bob;
在同步学APP中完成 Ben and Bob的配音;
选做:创编 Ben and Bob这个故事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出来。
教学评价
一、评价内容
(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学生对故事的朗读语气和模仿能力;
(三)小组的合作意识,互帮互助意识和表演效果;
(四)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评价方法
全班分为八个小组,黑板上的孔雀羽毛为八个小组的奖励机制,得到孔雀羽毛最多的小组可以课后
找老师换取奖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文本内容比较简单,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完全可以很快地根据上下文语境以及动画学
习理解新单词 at home, come in, sleep, work, worker,也能够根据故事情节自然运用 I like …和 Ben likes
…来表达自己和他人的个人喜好。本节课上完,个人觉得满意之处在于:
(1)本文新知虽然简单,但整个学习过程非常扎实。通过教师不同的任务设置,学生对于此文
本内容听了 2遍,跟读了 2遍,充分体现了学习语言必须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的规律,也为学生表演
和创编故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本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有歌曲唱跳、猜谜游戏、现场配音、自主
跟读、两两表演、小组表演等,教学设计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课堂参与率高,教学效果
好;
(3)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进行深入融合,达到了“沉入式”的教学效果。本节课对于信息技
术的使用,完全是基于教学的需要,而非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如教师使用同步学趣配音
APP,能够实时监测和纠正学生发音。学生配备的平板主要用于自己跟读课文内容和阅读拓展资源,
达到了课堂上的分层教学目标,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微信与外教的实时连线,一方
面是出于教学的需求,一方面也是出于学生的兴趣,教师将检测任务移交给外教,学生对于常规的检
测环节增添了更多的注意和兴奋;
(4)教学设计注重语言的交际性,通过多种两两合作、小组合作的形式,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
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
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学习。
不足之处在于:
(1)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没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进行具体而又针对性的评价,这需要教师在
日后的常规教学中进行磨炼;
(2)部分学生平板出现了小问题,这也是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因为网络
的不稳定性,有些孩子的跟读资源会比较卡,需要与同桌共用一部平板学习。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