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21:16
语文阅读课——《四季之美》.docx(18.5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语文阅读课——《四季之美》 王静,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四 时景物皆成趣”为主题,以不同类型的写景文章为载体,培养学生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 态描写的阅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抓景物变化,以景传情的写作能力。《四季之美》这篇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以“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为四段句首,总领段落。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抓了“黎明、夜晚、黄 昏、早晨”这四个时间段,运用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等描写方法展现了四季不同的趣味, 让读者流连其中,美不胜收。整篇文章,图文辉映,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对 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第六单元的学习后,对描写方 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能通过抓关键词来体会文章的深意。21课《古诗词三首》的学习, 学生已经大概清楚静态和动态描写的区别,但是具体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点分析 课前利用多媒体图片资源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主题。利用音频和视频 让学生身临其近,想象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四季的变化,感受作者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 借助视频,为学生的当堂写作搭一个梯子,由形象的视频到抽象的文字,降低难度,学会 运用动词来突显事物的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结合图片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韵味,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腻和独 特的视角,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 通过提取关键的动词,品味以静衬动的写法,初步体会课文的静态和动态美,并练习 表达。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图片,读准字词,读懂词意,读通句子,特别强调易错 字“黎”、“漆”。 2.结合图片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韵味,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腻和 独特的视角,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3.通过提取关键的动词,品味以静衬动的写法,初步体会课文的静态和动态美,并练 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初识作者,读题想象 1.古诗导入 2.认识作者 3.读题想象:提到四季之美,你会想到哪些词语或者画面?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放进课 题里,再读一次。 过渡:作者眼中的四季又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们一起进入文本吧! 二、初读四季,整体把握 1.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词,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 ②作者描写了四季的哪些景物并圈出来 ③关注课文中的动词,找出课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找准关键句:了解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时间视角(板书:视角) 对于学习写景类的文章,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不同的视角,更要关注作者是如何将景 物写得惟妙惟肖的,接下来,我们一起随作者独特的视角读一读,品一品春夏秋冬。 三、聚焦写法,读中感美 (一)春 1.引读:春天最美是黎明,——学生接读 2.对比朗读,体会“一点儿一点儿”的动态美 3.在朗读中重点理解动词“泛.染.飘”的妙处 4.师生配合读,在读中感受动词的巧用和天空的变化 (1)教师读动词,学生读其他 (2)学生读动词,教师读其他 小结:作者运用“泛.染.飘”三个动词,体现了天空颜色的变化,为寂静的黎明增添了 色彩和活力。这正是作者表达独特的地方。(板书:动词) 4.挖空朗读,随文识字“黎”.“漆” 5、图文结合,感受春天的美丽 总结:春天最美是黎明,美在变幻灵动! (二)夏 1.关注景物,训练语用,感受夏夜的静谧 提问:作者笔下的夏夜是静得一片死寂吗? 2.读中感悟,感受萤火虫的灵动和活力 3.男女对比读,体会以静衬动的描写方法 小结:因为静谧夏夜的衬托,萤火虫的翩翩飞舞.那朦胧的微光才更加灵动,这也是一 种独特的表达,叫“以静衬动”。(板书:以静衬动) 以静衬动是一种衬托的方式,即以静态的景物或者环境来反衬动态的景象,从而烘托 出一种动态有活力的氛围的一种表现手法。 4.根据提示,诵读夏夜之美。 总结:夏天最美是夜晚,美在生命活力! (三)秋 过渡:春天黎明的色彩变换,夏天夜晚的萤光飞舞,作者抓住了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变 化,接下来,我们用相同的方式学习秋天和冬天,感受其中的变化。 1.师生配合读 2.学生分享感受 3.在边读边想象中,理解词语“心旷神怡” 4.挖空朗读,结合古诗词,体会“归鸦”.“夕阳”.“大雁”等物象的寓意。 总结:落日.归鸦,作者常常借用这样的物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所以万物有情的根本 在于人有情。因此,清少纳言的笔下:秋天最美是黄昏,美在温馨惬意! (四)冬 过渡:四季更迭,趣味不同,我们悄然走进冬天的早晨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享体会 总结:冬天的早晨有落雪,有白霜,这些画面是静止美好的,当生起熊熊烈火的时候, 画面就变得温馨而具有动感了。冬天最美是早晨,美在闲适和谐! (五)主题升华 作者眼中的四季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对一切自然事物的瞬 间之美,都是那么的温柔明朗,春天的柔和,夏天的有趣,秋天的温暖,冬天的和谐,细 腻真挚,如果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文字的!(板书:热爱自然 .热爱生命) 四、关注表达,写中生美 1.观看视频——暴风雨前的天空,练习表达 注意:抓住其颜色.声音.形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景物的动态。 五、以诗结文,理中悟美 四季之美 四时景物皆成趣,各有姿态惹人怜。 春晓彩云挂天边,夏夜流萤戏月影。 秋晚归鸟驮斜阳,冬日炭火除寒意。 春去秋来佳景多,万有深处皆有情。 【课后反思】 1.语基语用还可以体现得更多点,比如说:“心旷神怡”.“闲适”的理解等 2.学生的朗读指导可以再明确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没有读出韵味,可以示范或者提 醒他怎样读好。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21:1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