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21:43
语文阅读课——《雾在哪里》.docx(19.8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语文阅读课——《雾在哪里》 林冰云,深圳市南山区白芒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雾在哪里》是统编教材二上语文第七单元 19课,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 了 3篇课文,侧重体现想象之美。《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 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太阳, 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来,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 似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 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课文的结构有共同点。描写雾的变化时,都是先写雾自言自语,再写雾把什么藏起来, 最后写藏起来之后的景色。课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善用“无论,还是,都”等句式表达 大雾笼罩下的景象。既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又为读者想象景物提供了依托。因此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发挥想象说话, 体会雾的淘气。 二、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 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 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 准要求“首先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 的认识和感想);其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 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运用 “无论……,还是……,都……”的句式进行说话,写话。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点分析 利用多媒体,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情境。采用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 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拓展阅 读的方式,扩充学生的阅读材料,为写话,表达积累素材。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体会雾的“淘气”,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2.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例句,运用“无论……,还是……,都……”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利用字理识字,图片结合,词语串联等方式认识“雾,淘”等 12个生字,词语,会写 “岸,于,论”等三个字。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生活,想象体会,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2.能仿照课文句式,运用“无论……,还是……,都……”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学习新课 1.出示谜语,猜一猜,激趣导入。 2.“雾”字偏旁结构分析,说一说带“雨”字头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带“雨”字头的字 一般和天气有关。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一( )雾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和积累雨字头的字,帮助学生识记的同时,更教给学生自主识 字的方法和意识。 二、认读词语,积累词串 1.出示文中重点词语,学生认读。 2.找出词语中的一对同音字,选词填空,结合语境辨析字义,学习“岸,暗”。 3.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岸”的词串,拓展积累,“河边叫河岸,海边叫海岸,湖边 叫湖岸,江河的对面的岸边叫对岸,河的两边叫两岸”。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图片,句子,联系生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积累词串, 让学生明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道理,并学会从生活中学习,积累素材。 三、观察汉字结构,书写“岸”字 1.出示“岸”字,观察字形,体会字形“上小下大,横画等距”的结构特点。 2.教师范写“岸”字,学生先描红再书写两个“岸”字。 四、探究文本,聚焦表达特点 (一)初读全文,体会雾的淘气 1.出示句子,请学生把认读的词语,送回课文的句子中。 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 )的孩子。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 ),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 )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 2.让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提问“淘气是什么意思?”带着对“淘气”的理解,感觉, 读一读雾说的第一句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3.教师引读:淘气的“雾”说……,于是做了……,结果……。 4.出示自学提示: (1)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 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用横线划出雾说的话,体会雾的“淘气”,多读几遍。 5.提问学生回答“雾”说的话,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雾淘气的说话语 气,重读“雾”把什么藏起来,特别指出最后一句“把自己藏起来”的时候要把语音读轻 一点。 6.指名读,齐读后,教师引读:这片雾可真淘气,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 儿又说…… 7.齐读五句话,提问学生“雾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引出“藏”字。 (1)提问“藏”的近义词,引出“躲”字。 (2)结合图片和字理,趣味识“躲”字。 (二)再读文本,聚焦表达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读读课文第 2-4自然段,看看:雾是怎样藏大海、天空连同太阳的? 2.出示课文 3、4段,引导学生找出这两段话表达的相同点? 出示提示:从句子看,有哪些地方相同? 从词语看,有哪些地方相同? 小结:从句子分析,每段话都有三句话,第一句写雾说的,第二句是雾做的,第三句 是结果;从词语角度分析,有“于是,无论,还是,都”相同词语。 3.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读 3、4自然段,体会句式特点。 4.引导学生找出词语“霎时”,提问“霎时”的意思,理解霎时(表示时间很短)。 5.全班齐读两段话,结合句式特点边读边记,指名学生填空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细究文本,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妙处,并以填 空背诵的形式记住句式特点,为语言表达训练的落实做好铺垫。 、 想象说话,分层落实语用 1.学生想象说话; 出示要求: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结合图片,发挥想象,说一说, 用上“无论……还是……都……”。 2.出示学校,花园,游乐场的图片,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进行想象说话,并写一写。 3.拓展阅读:《山雾》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雾把大海,天空和太阳藏起来的部分,发现了句子中的很多 秘密,后面雾把海岸和自己藏起来,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还有哪些秘密呢?我们下节课 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说话来学习作者的写法,读说结合,不仅强调了想象的重要性, 更是落实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意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淘气 大海 说 天空、太阳 做 无论……还是……都…… 结果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依托,以情感为纽带,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学生 发展为目的,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能力, 落实课文的三维目标。 一、多样朗读体悟文本 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 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 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 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 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二、拓展阅读落实语用 首先引导学生找课文中语言来说,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 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其次让学生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 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 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最后再拓展 阅读《山雾》的基础上,让学生不仅拓宽思路,也为表达运用积累素材。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21:43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