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22:08
语文阅读课——《小虾》.docx(56.5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语文阅读课——《小虾》 陈伟英,深圳市南市区白芒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虾》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养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小虾的有趣 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共有 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我” 产生养虾想法的原因;第二自然段写了“我”和阿成捉了些小虾养在缸里,并描述了小虾 的样子;第三至六自然段具体写了“我”在饲养过程中观察了解到的小虾的生活习性。其 中第三自然段描写最为细致,先写了小虾活动时的样子,接下来写小虾被激怒后的样子, 重点描写了小虾生气后“腿”“钳子”“胡须”“眼珠子”是怎样的,整段文字轻松诙谐 把小虾的“有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的语言生动具体,富有情趣,很具画面感。 二、学习者分析 班级中大部分学生识字量多,阅读面广,有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略读课文在上学期 已接触过,学生对如何学习略读课文有初步的感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是本单元的主抓手,学生在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的学习中已深入了解 因此《小虾》一课的教学重在指导学生迁移运用。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分析 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发现写法、迁移运用,借助三余阅读进行拓展阅读, 从而增大课堂容量,深化课文理解,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细致生动的描写的好处。 2.教学难点 试着用生动具体的语句写小动物的活动片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缸、隙”等 9个生字,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二、过程与方法 沿用“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读懂第三自然段,并体会细致生动的 描写的好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喜爱小生灵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有一位叫菁莽的作家,他不但擅长写鸟,也擅长写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 15课, 去看看他笔下的小虾。(板书课题:小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前为我们出示了相关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读一遍: (1)默读课文。 (2)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把课文中细致生动的语句抄写下来。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使学生很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 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下面我来检查预习情况,如果你能把字音读准,藏在拼音里的生字就会跑出来(多媒 体:拼音遮住生字) (1)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口 ɡānɡ闲着。 (2)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 xì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 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3)我和邻居阿成哥跑到村边小溪里,在竹荫下静水处,轻轻 xiān开小石块,或者 把手伸到小石块下,捉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 (4)小虾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腿 mò端那 fù qián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 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5)小虾的 bó斗很激烈。 (6)有一天,我从缸里捉起几只 jiào大的虾,发现它们的 f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卵。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把生字隐藏在拼音里,既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不失 活泼有趣,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心理,另外,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符合识字规律。 三、直奔重点,发现写法 1.前面我们学习了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第 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用“——”画出来。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 2.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虾的有趣呢? (1)聚焦动词 默读课文第 3自然段,圈出括号里隐藏的词语。 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要是你用 小竹枝去动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会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 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腿,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 胡须也(一 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小虾的搏斗很激烈,(蹦)出水面 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你们发现括号里的词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 (2)品读细节 虾是怎么活动的?你们留心观察过吗?根据学生讲述,相机理解“荡来荡去”,创设 情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来( )去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叫(自在、悠闲)。指导有感情朗读小虾生活自在的语句。 有的独自荡来荡去 有的互相追逐 有的紧贴住缸壁 小虾生气时,作者认真观察了哪些身体部位?请圈出来,并在课文插图上指出。 (腿、 钳子、胡须、眼珠子) 字理识字:“末”“未” “末”在古代是这么写的 ,在 之上添加一横画来表示一棵树的末端。 虾的腿末端在哪儿?哪副是“钳子”?(示图) “未”在古代是这么写的,代 表等待结果的树。从现在往后的时间就是 (未来)。 读句子,进一步辨别“末”“未” 科技是现在以至于未来的第一生产力,我们不能本末倒置。 比较以下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一种说法?感觉一样吗? 腿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也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腿末端那副钳子张着,胡须也翘着,连眼珠子也突着。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一( )一( ) (3)对比阅读 拓展读《小狗》第 2自然段(出自《知识与能力训练第 36页》),讨论:这个片断 跟《小虾》第 3自然段在语句表达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小结:作者在观察时注意到事物的细节,用连续的动词、生动的修饰词,以及形象的 修辞手法写下来,这就叫“细致生动”的描写。 【设计意图】聚焦动词、品读细节、对比阅读,并不是由教师来灌输,而是引导学生 在朗读中自主发现,通过学生的视角去领悟“细致生动描写”的方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 教学理念。 四、拓展运用,课外延伸 1.《小虾》一课中细致生动的句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其他段落,用 “~~”勾画出来。 汇报交流:我画的句子是 ,读着读着,我仿佛 。 2.借助三余阅读APP,拓展读《土蜂的技巧》。(出自《昆虫记》) 3.你们留心观察过燕子宝宝等待妈妈喂食的样子吗?(播放视频) 牛刀小试:把燕子宝宝焦急等待妈妈喂食的镜头写下来。 (提示抓住以下细节来写:爪子、眼睛、嘴巴、翅膀、叫声……) 4.推荐阅读:有一位昆虫学家,他用了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奇妙神秘的昆虫世界,并写 下一部巨作,它就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在这本书里,你将会对生命有更全面的认识。 5.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把《小虾》一课细致生动的语句抄下来。 (2)阅读《昆虫记》。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 运用的实践,此环节充分体现了课标要求。 【课后反思】 作为略读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各环节及流程设计是合理的:开篇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任 务,从检查课前预习作为切入点,接着直奔重点段落第三段。在第三段的教学中,无论是 指导识字,还是理解新词,亦或是言语形式的积累及运用,都紧紧围绕关键句“缸里的小 虾十分有趣”来展开教学。拓展阅读课内外经典文段,有助于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如 何用细致生动的语句把事物特征写具体的写作方法,为后面的看图写话做好铺垫,真正做 到了活用教材。另外,课文是一个窗口,教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最后环节推 荐书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22:08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