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23:44
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精加略.docx(23.5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 《各具特色的民居》精加略 任峻嶙,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二小 【教学分析】 1.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 化。 2.教学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会场景描写 方法。 (2)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 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童谣,自己读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 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品味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 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板书课题:6 北京的春节 齐读课题并解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关于北京人如何过春 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勾起自己对春节的回忆,从而以最快速 度进入学习本文的状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纲自由地朗读课文,看一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样的 印象? 出示自学提纲(课件)。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热闹、喜庆、祥和、团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看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经初步感受到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这么热闹的春节 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了什么时候,春节就结束了?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然后以四人为一个学 习小组,合作填表。(课件出示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1 (二)学生汇报填表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这么热闹的春节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了什么时候,春节就结束了?北京的春节有 哪些重要的日子? 学生回答。 教师相继板书:腊八 腊月二十三(小年)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师:过完十五,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 师:可见,北京的春节长达一个多月,那么多的风俗习惯。一会儿功夫就让我们全都 看明白了,很有条理,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 生答。(板书:时间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在默读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填表了解老北 京人在春节期间是怎样准备和庆祝春节的,从而达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升华感受 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老北京人过春节 过得这样丰富多彩,我们就应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细细品味这热闹、祥和、喜庆又团圆 的春节。品读自己喜欢的日子。 1.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学生自我展示诵读情况。 3.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并进一步感 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四、过渡与延伸 老舍先生写的这篇课文,我们也可以把它编成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拍着手,来读一读 这首童谣。(出示课件) 老北京,过春节,腊月初旬就开忙。 腊八粥,家家香。腊八蒜,色味双,二十三,要 吃糖,家家户户过小年。除夕夜,真热闹,做菜守岁放鞭炮。年初一,拜年忙,大人小孩 儿逛庙会。初六户户新开张,店里伙计并不忙。正月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喜洋洋。正月 十九年一过,大家做事又照常。 是呀,在北京的四合院中过年真是热闹非凡(课件出示四合院),和各色的过年习俗 一样,各地的民居也是特色鲜明,比如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客家人记载这里 过年(课件出示客家民居)。在云南傣族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庆祝新年(傣家竹 楼)。默读第八课,看看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和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完成表格: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特征 五、体会说明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①列数字:“……夯筑起墙厚 1米、高 15米以上的土楼。”(具体可感) ②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 宏伟壮观。”(形象直观) ③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实具体) ④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 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真实可信) 六、拓展阅读 七、练笔拓展 模仿本文的写法,介绍一处你熟悉的地方民居。 2 3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23:4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