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小小商店》
王亚男,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小商店》是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通过“模拟
购物”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生活中用到人民币去付
钱的机会少之又少,在学完本节课后,对于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点分析
利用多媒体,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情境。采用合作探究、独立练习、、网上学习等各
种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
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生活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前用“小猪佩奇”的购物视频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小商店。
师:那同学们逛过商店吗?你们通常去商店买什么东西呢?
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熟悉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淘气笑笑的小小商店,哇!真是丰富多彩啊,我们来看看都有哪
些物品吧。
图片出示:教材第 14页情境图
(学生指出物品的分类,分别是文具、玩具、体育用品)
师: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 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 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 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 15元。
1个足球 72元,1个篮球 68元,足球比篮球贵。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师:那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
书包和尺子一共多少元?
坦克比足球便宜多少元?
给售货员 100元,买一个布娃娃,还剩多少元?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发挥学的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怎样
购物,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模拟购物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淘气笑笑的小小商店,但王老师也准备了一些物品,也
想开一个商店,同学们想看王老师的物品吗?
生:想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展示自己的物品,并让学生按玩具、文具、体育用品分类
师:现在呢,王老师的商店开业了,同学们看一看还缺少什么呀?同学们想一想?
生:售货员和顾客
【设计意图】老师以回答问题的形式,选出售货员和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
利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
没有发生错误。
学生开始模拟购物,全班参与。
解决 P14的习题。
1.现在咱们注意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 1架玩具飞机和 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自主学习解答
2.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 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学生自学学习解答。(利用解决问题选出多名售货员和顾客)。
3.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 3张 1元和 2张 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在小组里说说你
的想法。
小组讨论交流,组织汇报。
4.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创设现场购物的真是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付
钱、找钱及学会与同学合作,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课堂巩固
1.出示情境图---笑笑的房间
(1)学生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并试着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 2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黑板解答,其他学生在小黄本解答。
2.平板练习。
四、总结提升
课程接近尾声,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购物活动,总结经验与不足,进一步巩固购物知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借助学生熟悉的《小猪佩奇》引出知识点,运用“模拟购物”这一生动有趣
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让学生参观淘气笑笑的商店,然后以模拟购物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
学生体验售货员和顾客的身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
的认识。最后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老师巡视
中,发现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了些什
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等等,体现开放性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
己的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现实性都非常强,教师主要做
好引导的工作,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各方
面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
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真正经历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合作意
识、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升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