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29:30
数学课教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一)》.docx(18.1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数学课教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一)》 匡艾文,深圳市南山区大磡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百分数的应用(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年级上册 87页的教学内容,本节核心内 容是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提高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水结冰的情景,理 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并由此及彼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为 后续的内容,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做好准备。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在第四单元接触了百分数,学习了百分数的的意义,并学会了 简单的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今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会用线段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动手操 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 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学生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教学普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学生学习。学 生认知障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提高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 关键知道谁比谁,把谁看作单位 1。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点分析 在课堂引入、教学过程和练习环节中,我们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尤其是重 难点的突破环节,我们结合学生的回答,再应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线段图,在演示中 深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2. 教学难点 解决 “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 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的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 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师:因为百分数的特质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 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百分数重温百分数的意义。明确百分数是表示两个 数相比的关系,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好知识的迁移准备。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提问中回顾与反思。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 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百分数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 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 50立方厘米。   3、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吗?   4、师:哪些问题是我们学过的?你能不能很快就列出算式,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在思考中提升:都是相同的量相比,为什么列出截然不同的两个算式呢?   6、小结:相比的两个两个量没变,但比的标准变了,列的算式就不同。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所提供的数学信息,复习旧知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虽然 相比的量不变,但比的标准变了所以列出的算式不同。让学生明白在解决百分数应用 题时,不仅要看清楚“谁和谁比”,还要弄清“以谁为标准”。   (二)在解决“增加百分之几”问题中理解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 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理解。   4、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5、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 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得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增加百分之 几”的意思,并根据学生思维和学习的特点,突显画线段草图的必要性。利用线段图 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使学生抽象的思维直观形象化,利于孩子分 析数量,明确解题思路。)   6、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7、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   8、反馈   【设计意图】让学生列出算式后结合线段图说出算式所表达的意思,目的是数形结合, 帮助学生建立线段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再加上课件的演示动静结合,从而使学生更 明晰解题的思路。   (三)在辨析中解决“少百分之几”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课件出示第四题)师:增加百分之几是不是也可以说少了百分之几?   2、抛出问题,激化矛盾,   师:有分歧了,认为不用算的同学举手,为什么不用算?说说你的理由。   师:认为不用算的同学也来说说你的理由。   3、列式计算   师:学生动笔计算,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   小结。通过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对于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你 有什么要说的吗?或者是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矛盾的激化,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晰解决百分数的问题的关键 是要弄清楚“以谁为标准”。   4、小结提升:刚才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地方?   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相当广泛,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世界!   练习 1: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 220元,现价 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 位小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练习 2: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 121台,比去年增加 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 66÷121   (3). 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无时不刻都在发生变化,因为变化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 和挑战的勇气,因此,适当去掌握和分析这些变化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 能更多的使用在课堂上得到的知识来解答生活,下课!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是百分数的应用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是理解“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 之几”的意义,并能解决 “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同时也是学 习的难点,下面把自己教学后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1、复习引入,降低难度 为了很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没有采取直奔主题 的方法,而是采用了衔接方法,由前面所学分数应用题“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 几”的实际问题引入百分数的应用中,相当于让学生穿前面分数的旧鞋走百分数的新 路,降低了学习难度。2、由生活情境引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 学内部的需要。因此,我利用水结冰体积变化的例子引入教学,这样从生活实际引入 新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而且使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 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的信念。3、借助线段图,寻求、理解解题思路 怎样理解“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 的问题学生容易想到的是书的 第一种方法,先求出多或少的量,再去除以单位“1”的量。对于第二种方法学生, 一是很难想到,二是对“100%”的理解,就是要把谁看作1去减,这一点对分数意义 理解不深入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一知半解。要想很好理解第二种方法,关键还是要 借助的线段图,结合图想到原来的量是单位“1”,就是 100%,继而用减求出问题 来。从课堂的实际过程看,线段图直观的体现,很大的帮助了学生理解解答的方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 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能理解掌握的教师不讲,只作适当的引导, 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获 得较准确的知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29:30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