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教学设计——《美丽的鹿角》
苏佩茵,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 7课的课文。这是一
则寓言故事,课文用生动的语言、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继续了鹿欣赏自己的角,抱怨自
己的腿,结果腿让他逃脱了,而美丽的角却让他差点送命的故事。
二、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看看课文插图或是观看鹿的
相关视频,感受鹿的心情。再通过指导朗读,以读促悟,从读中感受到鹿心情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点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平板操作非已渐渐熟悉,因此,先利用平板的拓展阅读让孩子
们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再通过写话的打写,借助信息技术融入到课文当中。利用
多媒体,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情境。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鹿角和鹿腿分别给鹿带来了什么;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读出
鹿的心情变化。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能过于注重事物外表,得看它有没有用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学习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以读促悟,感悟鹿的开心和醒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未必有用,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有大作用。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
1、 猜谜语,谜底是鹿。
2、让我们一起欣赏小鹿的图片。(展示鹿的照片)同学们,你们觉得小鹿哪里
最好看?是呀,小鹿自己也认为它的鹿角最好看,可是有一件事情改变了它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在上课以前,我想检查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开火车)
2、学习多音字。
3、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填
空)
三、默读 1-4自然段
1、用横线划下小鹿称赞自己的句子。
2、用波浪线划下小鹿抱怨自己的句子。
3、划完后用自己的感受读一读你划的句子。
①、学生读,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
两束美丽的珊瑚!”
②、它把自己美丽的角比作什么?
③、当它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兴奋、惊讶)
④、谁能把这样的心情读出来?
⑤、用“多么┅┅多么┅┅”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教室多么明亮,多么______!
我们的祖国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____________多么______,多么______!
(1)学生读句子。出示:“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呢?”
(2)小鹿觉得自己的鹿腿怎么样?(板书:鹿腿 难看)
(3)小鹿看到这配不上自己美丽的鹿角的腿,它是什么心情?谁能读好这一句,
带着怎样的表情?(皱眉)
(4)练习:选句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a.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b.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四、体会危险
在小鹿对着湖面照镜子的时候,危险也在悄悄地向它逼近。谁出现了?(狮子)
小鹿的心情怎么样?(害怕、紧张)多么紧张的时刻啊,带着你的害怕和紧张,齐读
第五自然段。
1.小鹿能脱险吗?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①小鹿靠什么逃离狮子的追赶?板书:助逃生
②美丽的角有没有帮它的忙?板书:险送命
2.幸好小鹿逃出生天,小鹿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
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看着这句话,通过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五、师总结
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有用的东西不一定美丽;看待事物不应该只注重美丽的
外表,还要看实际的作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板书: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
六、拓展阅读
1.你知道《狮子和鹿》出自哪里吗?(介绍《伊索寓言》)
必读:P131《各有所长》、《秀才与船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选读:《草地上的罐头》、《美丽的包袱》、《各有所长,相互依存》
七、小练笔
小鹿有一天又走到池塘边照镜子了,它会说些什么?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发
挥你们的想象吧!
八、板书
7.美丽的鹿角
鹿角 险送命
鹿腿 助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借助现代技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对课文把握
的能力。这篇课文要更好的落实字、词、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将
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逐步明白课文蕴
含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