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跨越式英语基本教学模式解读
王阿习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理念之路:模式溯源(15分钟——Why)
1
案例观摩,汇报演说(25分钟——What)
2
模式解析,灵活应用(30分钟——How)
3
目录
CONTENTS
理念之路:模式溯源
1
现状与原因
l 多年来,我们国家英语教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前后花了十多年,
最终培养出的结果仍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其失败的最根本
原因就是没有抓住“以言语交际为中心”,而是过分强调语法分析,并
且实际贯彻的英语教学模式是“讲解型” 、“演示型” 、“操练型” 、
“模仿型” 、“活动型” 、“游戏型”。就是缺少“交际型”;并且
偏重读写而忽视听说训练(不论是课堂教学、平时练习或是考试测验皆
是如此)。
l 学生在外语口语交际中出现困难不是由于语法知识的缺乏,而是语用能
力的欠缺,即缺乏在特定的语境中得体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语言手段的
能力。外语学习要通过不断运用把语言知识变成语言能力,其核心手段
是交际 。
英语教学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心:
(1)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2)为听和说能力训练创设良好的言语交际环境
理念之一
言语交际
(1)听、说等能力发展存在关键期
(2)语言学习的本质---言语交际
• 儿童掌握听说能力的最佳敏感期是在9岁以前,从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
岁下降到1/2左右,到14岁则下降到15~20% 。外语教学必须紧紧抓住小学阶
段这一关键期(尤其是1~4年级为最佳年龄段)进行大量听说能力的培养,换
句话说在英语学习关键期内应以言语交际为中心。
(1)听、说等能力发展存在关键期
• 语言只有在运用中才显现语义之外的文化意义和表意表情的功能,只有通过运
用语言才能真正学会使用语言。
• 儿童学习是有效的学习:有效的语言学习并非“正确的”或是“标准的”语言
学习,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只有儿童能够利用语言进行沟
通时,这种语言学习才能对他们产生意义。
•为此,要为儿童创设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经验,在这种
环境强调儿童在环境中互动,与同伴或成人沟通中掌握语言。
(2)语言学习的本质---言语交际
在语觉关键期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语学习
环境。
“听力”环境的创设可通过扩展听读教学资源来实现;
“说话”环境的创设则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完成。
理念之一
言语交际
英语教学一定从小学一年级起坚持一个中心:
理念之二
创设信息化教
学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l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
重视。
l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
署教育信息网络。
l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l 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
服务平台。
理念之三
教师主导,学
生主体
理念之路
“主导主体”
新型教学结构
信息化
教学环
境创设
以“交际”
为中心
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的前提下,力图通过创新的教学理论、模式、方法
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
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从而在质量方面实现基础
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目标
跨越式英语教学的大输入是:大量听读
(一是从质和量两方面为听力材料提供保证—听力材料既要能与课文密切配合
又要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且每篇课文至少配4-5篇这类材料;二是保证课堂
上有充分时间让学生能听读完这些材料.)
跨越式英语教学的大输出是:让学生先看图(或看动画、视频),然后要求
学生就其中的情景用英语进行口头描述。对于某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或课外
阅读材料,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或到讲台前用英语进行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有
利于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并可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记忆。
跨越式课堂特点一:大输入、大输出
跨越式提倡教师要对课
堂教学环节“精雕细琢”,
去除课堂中的无效环节,让
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发挥最
大的效益。
我们的老师要与时间赛跑。
有效课堂 高效课堂传统课堂
跨越式课堂特点二:高效课堂
案例观摩,汇报演说
2
二、案例观摩,汇报演说(25分钟)
观摩同时请思考:
n 自主学习:该课由哪些具体环节组成?每个环节有何特点?如何实施?请用自
己的话概括。
n 印象最深的环节是什么?最好的地方是什么?
n 小组活动:小组成员修订各自构建的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通讯:http://www.etc.edu.cn
案例:英语-芦荻西小学-五年级下-I prefer hamburgers-黄懿
案例: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 –三年级-Let’s Sing-余少芸
模式解析,灵活应用
3
l 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复习——新授——拓展(环节间可交叉)
l 三大基本教学活动
教师引导的师生对话
学生的两两对话
拓展听读
l 三大特性
情境性
交际性
层次性
“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实施要点
v师生对话:两两对话:扩展听读=1:1:1
三大基本教学活动
两两
对话
扩展
听读
师生
对话
v师生对话:两两对话:扩展听读=1:1:1
三大基本教学活动
两两
对话
扩展
听读
师生
对话
创设情景
综合复习
听读新知
初步感知
情景交际
巩固新知
拓展听读
整体感知
整体运用
灵活表达
交际性
层次性
情境性
师生对话
两两对话
反馈
拓展听读
三大教学环节和三大基本教学活动关系
复习 新授
拓展
师生对话
两两对话
反馈
师生对话
两两对话
反馈
师生交际:生生交际:拓展听读
1: 1: 1
第一,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做到“新知与旧知结合”
要把当前要教的新知识(包括新句型和新单词)与过去已经学过的旧知识
(包括老句型和老单词)有机结合起来,即要做到新句型和老单词、新单词和
老句型的有机结合,简称之为“新知与旧知结合”。
第二,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做到“语言与生活情境结合”
要把当前要教的新知识(包括新句型和新单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现
实情景密切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数字时,可以与“教室里有几扇窗户?几个
门?”、“我们班有多少学生?”、“你家里有几口人?”等问话相结合;在
教有关兴趣、爱好的内容时,可以与“你喜欢运动吗?”、“你喜欢哪几种
运动?”、“你最喜欢的运动是哪一种?”等问话相结合。可简称之为“语言
与生活结合”。
“师生对话”实施纲领
第三,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要做到“分层次、有递进”
由于师生对话内容要求做到“新知与旧知结合”和“语言与生活结
合”,这样每一次课的师生对话内容必然生动、丰富,师生对话所涉及
的句型和单词也就比较多(新旧句型加在一起可以多达七、八种,新旧
单词合在一块可能有一、二十个,即远比本课文原有的新句型和新单词
要多得多);尽管其中不少句型和单词曾经学过,但由于较长时间不用
也变得生疏了。为了使学生易于掌握,必须将本课经以上两种结合后所
确定的全部句型和单词,先进行系统的整理,然后分出层次,再遵循由
易到难逐步递进的原则加以实施。这就是所谓“分层次、有递进”。
下面举几个能较好地把握上述三个要点的例子——
“师生对话”实施纲领
案例1:小学一年级英语 Unit 5 Numbers(北京昌平马池口
中心小学,丁凤宇老师)
在这节数字课的师生对话环节中,丁凤宇老师将师生对话内容分成三
个层次:
层次1——通过下列对话教数字:“How children in group
one?/ in group two?/ in group three? 接着,教师用手指着嘴巴说
Look at my mouth :three, three, three” ……。
层次2——通过加法运算巩固所教数字:“One and one is two”、
“Two and two is four” 、“Five and five is ?”当学生暂时答不上来
的情况下,教师用英语让学生放松(而不是用中文)“Don’t worry take
easy” ……。
层次3——通过下列对话扩展本课所学的句型和单词:“What’s the
number of the door?”、“How many doors in our classroom?”、
“There are some books in my bag , can you guess how many are
they?”、 “How many pencils do you have?” …… 。
“师生对话”实施纲领
案例2:小学一年级英语 Shapes(河北省丰宁一小,周迪老师)
在这节关于事物形状教学的师生对话环节中,周迪老师将师生对话内容分
成三个层次(此案例在公开发表前,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层次1——通过下列对话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事物的形状:“What shape
is it?”、“it’s circle/triangle/rectangle/square”、“What’s your
favourite shape?”、“My favourite shape is circle/triangle ……。”
层次2——通过下列对话使学生深化对事物形状的了解与掌握:“What
shape is the cap of the boy?”、“The boy’s cap is triangle.”、
“What shape is his face?”、“The shape of his face is
circle.” ……。
层次3——通过下列对话扩展本课所学的句型和单词: “What color
is the shape? ” 、 “What color of the circle is your favourite?” 、
“How many rectangle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 “How many
triangles do you have?” 、 “Have you a shape for rectangle?” 、
“Yes,I have.”
“师生对话”实施纲领
案例3:小学一年级英语 Unit 4 Color(北京昌平城关小学,李燕昆老师)
在这节关于颜色教学的师生对话环节中,李燕昆老师将师生对话内容分成下面三个层次:
层次1——教师手拿颜色卡片通过下列对话教颜色词语:“What color is it? ” 、
“ It’s red/ green/ black / write ……。”
层次2——教师手举小汽车、红伞等卡片通过下列对话使学生了解颜色与事物之间关系:
“What’s this?”、“It’s a car /a umbralla /a pen ……。” 、“What color is it?”
“It’s a black car /a purple umbralla / a green pen ……。”
层次3——通过下列对话扩展本课所学的句型和单词:“I am wearing red cloth.I
like red cloth. What color do you like?”、“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I
like green and purple but my favorite color is purple” …… 。
上述三个案例都是小学一年级的,之所以只选一年级,是因为低年段小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掌握的句型和单词量都很有限。要面对这样的学生来开展师生对话,确实有很大的难度。可见,
只要能对一年级小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对话教学环节,那么,对于二、三年级乃至
更高年级师生对话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师生对话”实施纲领
两两
对话
扩展
听读
师生
对话
优点:教师是语言的
熟练掌握者,师生对
话有利于实现“实时
双向言语互动”。
缺点:课堂时间有限,
参与度小 。
2. 跨越式英语之三大教学活动
师生对话有何优缺点?
“师生对话”实施纲领
Model Pair work show
Ø 明确要求,做好示范
Ø 提供辅助性的“支架”:PPT Keypoints、图
表、生活情境
Ø 注意个别化辅导,关注困难生
“两两对话”实施纲领
邻座两两对话提供辅助性“支架”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师生对话内容的有效学习策略,或者说辅助
性“支架” 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 全文提示——用PPT文稿把本课拟由教师引导实施的师生对话内
容的全文,按照事先设定的层次展示出来(有几个层次,就分几帧展示);
通常对于低年级学生或是口语基础还较弱的学生,应多用“全文提示”策
略(至少在第一层次,即进行第一遍俩俩对话时,要应用“全文提示”策
略)。
② 要点或线索提示——用PPT文稿把本课拟实施的师生对话内容
的主要线索或要点,按照事先设定的层次展示出来(有几个层次,就分几
帧展示)。通常在第二或第三层次,即进行第二或第三遍俩俩对话时,可
采用“要点或线索提示”策略;对于有一定口语基础的学生,即便在第一
层次,即进行第一遍俩俩对话时,有时也可采用“要点或线索提示”策略。
“两两对话”实施纲领
③ 用图表引发联想——在大屏幕上,展示图形、照片或表格
(一般不给出句子或对话等文字材料),以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促进学生在俩俩对话过程中自主生成新的对话或迁移到其他语境。到
二、三年级以后,在第三层次,即进行第三遍俩俩对话时,可较多地
采用这种“用图表引发联想”的策略。
④ 设定生活情境——只给出一定的生活情境(而没有给出全
文或线索提示,也没有用任何图表去引发联想),让邻座学生展开对
话。例如,要求邻座两位学生,一位扮售货员,另一位扮顾客,围绕
购衣服或买食品进行对话;或是要求邻座学生围绕旅游景点的选择展
开对话。当学生积累了较多的句型和词汇并且口语有了一定基础以后,
可逐步运用“设定生活情境”策略。
“两两对话”实施纲领
两两
对话
扩展
听读
师生
交际
优点:参与度高
缺点:交际双方都不是当
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
握者,难以互相纠错。
优点:教师是语言的熟练
掌握者,师生对话有利于
实现“实时双向言语互
动”。
缺点:课堂时间有限,参
与度小 。
优缺
点?
“两两对话”实施纲领
扩展
听读
两两
对话
扩展
听读
师生
交际
“扩展听读”实施纲领
扩展
听读
Ø 自主听读&集体听读
Ø 多听对话、篇章;少听单词、句子
Ø 要有时间(10min)和数量质量的保
证
Ø 要有文本材料的支持(非网阅读材
料)
听什么?
如何选取听读材料?
“拓展听读”实施纲领
听 跟读 反馈
“段落篇章材料”的听读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 易于形成学习动机:段落篇章材料有情节、有趣味性,容易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易于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
② 便于形成联想记忆:段落篇章材料因为有上下文、有情景、有逻
辑关联,容易激发联想和想象,便于形成联想记忆,从而消除繁重的机械记
忆负担,既有利于学习新单词、新句型,也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单词和句
型)。
③ 信息量与知识量大:段落篇章材料和句子、对话相比,表面上看,
词汇和句子多了,信息量大了,篇幅长了,似乎一定会增加学习难度,增加
记忆负担。其实恰恰相反,句子、对话虽然信息量小,篇幅短,但由于缺少
趣味性、情节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于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
加上孤立的句子没有上下文联系,更没有情景关联,不便形成联想和想象。
所以,实际情况是,段落篇章材料易学、易记,且效率高;句子、对话较难
学、难记,效率较低。
应该说,对话作为扩展听读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是非常必要的;我
们不赞成的是,把对话作为扩展听读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的内容。
“拓展听读”实施纲领
两两
对话
扩展
听读
师生
交际
优点:参与度高
缺点:交际双方都不是当
前所要学习语言的熟练掌
握者,难以互相纠错。
优点:教师是语言的熟练
掌握者,师生对话有利于
实现“实时双向言语互
动”。
缺点:课堂时间有限,参
与度小 。
优点:增大语言信息的输入,对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说话
能力都有好处。
缺点:对语境知识难以获取和掌握;不能通过双向互动
的即时反馈纠错。
优缺
点?
“拓展听读”实施纲领
环节 优点 不足 教学策略
师生
对话
教师是语言的熟练掌
握者,师生对话有利
于实现“实时双向言
语互动”。
课堂时间有限,参
与度小 。
“点面结合”
“抓两头带中间”
两两
对话
参与度高,每位学生
都有机会参与双向言
语互动。
交际双方都不是当
前所要学习语言的
熟练掌握者,难以
互相纠错。
“以邻座为主,易
位为辅”
“以言语交际为
主,角色扮演为
辅”
自主
听读
增大语言信息的输入,
对培养学生的听力和
说话能力都有好处。
对语境知识难以获
取和掌握;不能通
过双向互动的即时
反馈纠错。
“自主听读”
“全班集体听读”
“篇章为主”
三大基本教学活动优缺点总结
创设情景
综合复习
听读新知
初步感知
情景交际
巩固新知
拓展听读
整体感知
整体运用
灵活表达
交际性
层次性
情境性
师生对话
两两对话
反馈
拓展听读
三大教学环节和三大基本教学活动关系
复习
新授
拓展
师生对话
两两对话
反馈
师生对话
两两对话
反馈
l 教学模式的五个步骤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偏好和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
那什么是
不变的?
模式的灵活运用
相关资料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优秀课例 http://www.etc.edu.cn/kuayue/
跨越式课题英语学科教学理念问答
跨越式项目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常见问题解答
.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王阿习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