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47:29
数学课——《认识角》.docx(19.8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第 7 页
0 0 类别 : 其他
数学课——《认识角》 彭迁芊,深圳市南山区向南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结合 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 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 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 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 比较抽象,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可以设计一 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 现角。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具体情境中找到角 2.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2~3min)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大家的记忆力可真好! 师:这里有个被遮挡的图形,看看大家是否有火眼金睛,把它给认出来。 (出示只露出角的三角形) 生:这个图形是三角形。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谁能跟大家说说你是如何认出来的? 生:这个图形有三个角,所以就是三角形。 师:也就是说你是通过这些角把它认出来的是吗?(显示出角) 生:是 师:你这个方法真好,快把掌声送给他! 师:(去掉遮挡的图形)三角形我们都认识了,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出示课题并板书:认识角)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生活中的角(3~5min) (出示剪刀、时钟、红领巾) 师:在白板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剪刀 师:剪刀里面藏着角。考考大家的眼力,你能把角找出来吗? 生:能 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指指看? (请一个学生上台指) 师:找对了吗? 生:找对了 师:把掌声送给某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动画效果)一片刀刃,另一片刀刃 (注意从顶点出发去比划),两片刀刃组成了一个角。 (带着学生一起比划,加深学生对角的印象) 师:大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比划,一片刀刃,另一片刀刃,这就组成了一个角。 师:大家喊一二三,我们把角请出来好不好? 生:好! 师:准备 生:一二三 (出示角分离的动画效果) 师:剪刀上的角找出来了,(出示时钟)时钟上的角你能找出来吗?谁上来给大家指 指? (请一个学生上台指) 师:找对了吗? 生:找对了 师:把掌声送给某某!大家一起把角找出来。 师:时针,分针(用手势比划),也组成了一个角(出示角分离的动画效果)。 师:谁愿意上来给大家指指红领巾上的角? (请一个学生上台指) 师:某某一下子找出了三个角,太棒了,快把掌声送给他!我们依次把这些角请下来! 师:现在白板上有这些图形,虽然它们来自不同的物体(依次指着三个物体),而且 开口方向不一样,有的开口朝右,有开口朝下,有的朝左(边指角边说),但是它们都有 一个统一的名称,叫做什么? 生:角(板书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2~3min) 师:既然这些图形都叫角,它们究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生:这些角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把掌声送给某某!你们还能找出其他相同点吗? 生:这些角都有一个点。 师:你能上来给大家指指点在哪里吗? (学生上台指) 师:你的发现真是太有价值了!这个点是不一般的,在数学里面它叫做顶点(板书: 顶点),刚才所说的两条直直的线,我们叫做边(板书:边)。 (依次指着每个角的顶点和边询问学生) 师:这是什么? 生:顶点、边、边 师:原来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 生:1个(在“顶点”前板书:1个) 师:有几条边? 生:2条 (师补充“而且边是直直的”,并且在“边”前板书:2条) 师:(指着角) 所以说,像这样的由 1个顶点、2条边组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 角! 3.示范画角及给角命名(5~6min)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要画一个角,你觉得这个角必须包含几部分? 生:3部分,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说得太好了,把掌声送给某某! 师:现在老师准备画一个角,看谁看得最认真! (边画边说) 师:首先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再画边 (画好一条边后,再问学生:这是角吗?引导学生清楚角是由两条边组成的,画好后 标上顶点和边) 师:我再画一个角,你们想让开口朝哪里? 生:朝下 (画一个开口朝下的角) 师:这两个图形都是? 生:角 师:为了区分这两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画上一条弧线,并在弧线旁边标上 1, 记作:∠1。(板书:记作:∠1) (指着“∠”的符号) 师:你以前见过这个符号吗? 生:没有见过 师: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符号可厉害了,不管是这样的角,还是这样的角, 还是其他所有的角,记作时都用它来表示,而且它的这一部分是水平的。这个角,我们读 作角 1。(板书:角 1) 师:会学习的孩子都会举一反三,这个角是∠1,那这个角我们可以命名为? 生:角2。 师:画上弧线,标上2,读作角2。 师:如果再画一个就是角? 生:3 师:再画一个呢? 生:角 4 师:所以我们是可以一直命名下去的! 4.学生感知角并画角(5~6min) 师:既然我们认识了角以及知道了如何命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现在请大家闭上 眼睛 师:请你在脑海里想出一个角,接着用手指出角的开口方向,我看到了大家的角有朝 左的,还有朝右的,很好!不着急睁眼,现在请大家用手比划出脑海中的角,我看到有些 同学的角张口很大,有些很小!现在,请大家睁眼!刚才我们只是在脑海中想出了一个角 你能把它画下来并给它命名吗? 生:能 师:那现在请大家在①号本上把角画下来,并且给角命名,写上“记作”和“读作”, 看谁动作最快! (巡视学生画角,找出错误典型及正例进行投影评讲) 三、智慧之门大闯关 师: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大家学了新知识,想请大家一起去寻找智慧钥匙来开启智慧 大门!大家有信心把智慧大门打开吗? 生:有 1.第一关—我是小法官(2min) 师:那我们先来看第一关!我是小法官—判断下列图形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依次请学生回答) 师:恭喜大家成功通关获得第一把钥匙!(呈现 ppt) 2.第二关—我是小小观察员(3min)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关!我是小小观察员—请你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角!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恭喜大家成功通关获得第二把钥匙! 3.第三关—我是小小魔术师(8~10min) 师:看看最后一关是什么!这一关小精灵要让大家变个魔术,请大家拿出活动角,跟 着老师一起变!小小魔术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手拿活动角,让学生跟着自己一起变化活动角) 师:先把你的角张开一点,请把你的角变大,再变大;请把你的角变小,再变小!大 家可真厉害,这角说变大就变大,说变小就变小了!现在请大家迅速把角放到左上角! (巡视全班,表扬动作快的同学)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老师手里的角,角在变? 角在变? 生:大;小 师:角的大小在变化时,角的张口也在变化(边说边演示)。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 什么有关? 生:角的张口 (出示重点: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 师:而且,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 生:大 师:角的张口越小,角就越? 生:小 师:刚才是大家在变魔术,现在换老师来,仔细看哦!(把角的一边变短)角发生了 什么变化? 生:角的一边变短了! (把角的另一边变短) 师:角又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角的另一边也变短了! 师:那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生:没有 师:你怎么知道大小没有变化呢? 生:因为角的张口没有变化! 师:太棒了,你观察得真仔细,一下子抓住了重点!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虽然边变 长了,但是张口没有变,所以角的大小就没有变! 师:这里有两个角:红角和蓝角,你认为哪个角大? 生:蓝角。 师:同意蓝角大的请举手(生举手) 师:为什么是蓝角大? 生:因为蓝角的张口比红角的要大,所以蓝角就比红角大 师:刚才大家是用眼睛直接看出两个角的张口大小的,接下来我们用重叠法来验证一 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比较两个角的张口大小,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放在一起, 红角的另外一条边在里面,蓝角的另外一条边在里面,我们可以想象,蓝角把红角包住了 也就是蓝角的张口比红角大,所以蓝角就比红角大! 师:红角和蓝角的大小比较出来了,接下来,我请一个同学上来跟我做一个小游戏! 你会用同样的方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请一个学生上来做一个比老师做的角要大的角,进一步巩固:用重叠法比较两个角 的张口,同时巩固角的张口越大角越大!) 师:至此,恭喜大家成功闯过第三关,成功集齐三把智慧钥匙! 4.开启智慧之门(1min) 师:智慧之门开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角吧! (学生欣赏图片) 四、生活中的角 师:欣赏完这些建筑物,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角在生活中很常见,你能在教室里面找到 角吗? 生:能 师:先仔细找,找到了就和同桌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来,开始!(1min) 师:找到角的同学请举手! (生举手)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找到了,太棒了!谁愿意和大家说说! (学生回答时,注意让学生说出角的顶点和边) 师: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特别具有观察力,把掌声送给全班同学! 五、小结(2min) 师:同学们,关于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47:29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