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49:45
语文课——宁静而致远.docx(43.4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语文课——宁静而致远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 利彩萍,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走个来回,不但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本节课让学生找到青 年言行的句子品读、感悟,再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使一个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 哑青年跃然纸上。同时,在这种品读、感悟之中也了解了作者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让学生 读文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就这样,学生学完课文后,不但能知其 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疑归“静” 1.复习导入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2.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我们来做一道题目。要求是在括号里填上课文当中出现的 新词,拿出笔记本静静地默写,只要写这四个新词就可以了。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学生做题目时间) 3.好的,写完的举手。好,我们再静静地等待片刻。好的,把笔放下来,我们一起来 读一读这段话,特别留意括号里面你所填写的词语。4.鱼是怎么游到纸上去的?原来那位青年是这样画鱼的。(指名读句子) 5.当你看了那位青年静静地画鱼,当你听到了小女孩这样的惊叹,当你知道他的画技 如此高超,而且竟是一个聋哑人的时候,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6.同学们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想知道吗? 二、比照悟“静” 1.这个问题是——如此高超的画技,他是怎么练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默读 课文,仔细地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些字里行间写着这位聋哑青年是怎么练如此高超的画技的 (学生默读课文)2.什么叫静静地看? 3.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去公园里看过金鱼吗?你到公园里面看金鱼跟这位青年看金 鱼有什么不一样?4.这样聚精会神地看、屏息凝神地看、专心致志地看,看了多少时间? 5.你们都说他每个星期天都在玉泉边,都在金鱼缸边都在呆呆地静静的看金鱼,是吗?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去看一看。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位青年在不在。6.(设置情景):一个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来到茶室的后院,你看见— — 7.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到秋天,从秋天到冬天,那位青年就这样静静地看,呆呆地 看,中断过吗?他放弃过吗?这叫怎样的看?这叫怎么样的看?8.这样全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持之以恒地看,坚持不懈地看!他不累吗?依 据何在?再读课文。 (生再读课文,寻找依据。)9.这种境界叫什么境界?(板书:忘我) 10.同学们,什么叫“静”?这才叫“静”!“静”是什么? 静就是——忘我的境界。11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这位青年。(配乐,指大屏幕)  师领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一、二,起!12.小结:孩子们,正是这样一种忘我的境界,才让那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鱼游到了纸 上!13. “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是什么关系? 三、文中求“静” 1.文中还有一个人也认真观察了,你们知道是谁吗?(作者) 2.再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描写的? 3、教师归纳小结:作者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他认真看,听人说,亲自问,才写出 了一个活生生的、勤奋专注的青年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还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 结合,用侧面描写来反衬人物的品质。 四、宁静而致远 小练笔:我好像看到了围观人议论的情景,我想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鱼游到了纸上》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第一步:理解鱼游 到了青年的纸上。第二步:理解鱼游到了青年的心中。第三步:感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课时,我在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理解了课文大意,初步体会 “鱼游到了纸上”。这次展示的第二课时,学习重点放在感受青年高超的画技,深入感受 “鱼游到了纸上”,感悟“鱼游到了心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及“鱼游到了心里” 的关系则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 为达到以上的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教程: 一、品味重点语句:在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 语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品析。通过词语运用的对比,通过自己与青年看鱼方式的对比,通 过画面的想象,多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既感受到了青年的专注和忘我,又感悟到了 文本用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由表及里,即懂了句意又挖掘了生成点,收到了很好的 课堂效果。 二、朗读训练的成功:本节课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阅读课文,通过自由读、引读、 默读、品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文 使学生在朗读中,培养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 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生明白了“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比如要 学生体会“心静”可贵的时候,我创设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引读,这个教学环 节的设计非常成功,把课堂教学也推向了高潮。通过品味“静静”学生读出了鱼“游”到 纸上不仅仅是因为“无声之静”,也不只是“无动之静”,更是“心之宁静”。学生读出 了“心静”就是“专心致志”, “心静”就是“坚持不懈”, “心静”就是“忘我境 界”。 反思:一节课下来,我有许多感想,虽然能根据教材的要求,能按自己预设的思路完 成教学任务,但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学生评价的语言欠缺,读中感悟落实 不到位。同时也认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十分重要。我们一直说:备课,最重要的 是备学生。但是,我觉得,教师的备课,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自己。因为,教 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才能采取合适的教 学手段,设计精彩的课堂语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同时,教 师还要有收放自如的应变能力:当课堂中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解决,让课堂教学始终围绕 一条主线,把教学目标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语文,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一次的遗憾和失败,虽然让我心情沉重,但也让我 在语文的教学之路中不断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带来思考。人,只有自省,才能常新。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49:45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