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k12
单      位 : 信息中心
上传时间 : 2022-01-18 15:50:34
阅读课——《海滨小城》.docx(20.2KB)
  • 浏览 : 1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0 0 类别 : 其他
阅读课——《海滨小城》 肖娟,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大磡小学 【教学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写得是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先 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更加美丽。海天辽阔, 小城玲珑,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二、学习者分析 教学是师生双向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培养。对照教法和教学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养成与同学共同讨论和探 索问题的习惯。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环境中理解了课文,提高了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点分析 利用多媒体,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情境。本课采用“读”的学习方法,利用课件让学 生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利用三余阅读软件,在课堂中拓展阅读,并让学生通过打写,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写了小城的哪些景象及其特点,感受小城的美。 (2)会找关键句,能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教学难点 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课文写了小城的哪些景象及其特点,感受小城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第4—6自然段,会找关键句,能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风光之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感受美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海滨小城》。齐读课题,注意“滨”的读音。 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海滨小城大海和沙滩的美景,那里有…… (课件出示海上和海滩的景物,以及相关表示颜色的词语)学生齐读。2. 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近 一点,去小城里游览一下,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大声 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初步感受小城的庭院、公园和街道之美。 【设计意图】先复习海滨之美,感受它的绚丽多彩。再去学习小城之美,更能突 出小城在海滨这个大背景的衬托下美得与众不同,便于激发学生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 容。 二、借助关键句,读懂第 4自然段 1.我们先一起去小城的庭院看一看吧!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从这句话中你发现庭院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板书:树多) 引导:这一段第一句就概括了“庭院树多”的特点,像这种能够集中体现或概括段落 意思的句子,就叫——关键句(课件出示:关键句)。我们通过找关键句,可以发现庭院 的特点。(板贴:找关键句,发现特点) 3.树到底多吗?从哪儿可以看出多?请你到这一段后三句里面找证据。用波浪线画出 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用三角号标出能体现树多的词语。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画的是哪个句子?那个词语让你觉得树多? 预设: (1)课件出示第2句话。通过词语“许多”、关联词“有……还有”体会树的种类多。 师:(出示各种亚热带数木图片)我家院子前面种着……后面种着……左边种着…… 右边种着……我领居家还种着……等等。这真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小城呀! 齐读。 (2)课件出示第 3句话。通过词语“满街满院”体会桉树多,叶子香。 指导朗读:重读“满街满院”,做“深深闻”的动作等。 (3)课件出示第4句话。通过词语“热闹”“笼罩”“一片片”体会凤凰花竞相开放, 美不胜收。正音“凤凰”(都是后鼻音) 师:我有个疑问,“热闹”是形容人很多的,这里为什么说花开得热闹,你怎么理解? (拓展:红杏枝头春意闹) 理解“笼罩”(联系上下文、图片法、拆词法) 指导朗读。 4.原来,通过找关键词,我们能更好地体会事物的特点呢! (板贴:找关键词,体会特点)5. 引读: 我们已经发现了,小城之美,美在——(生读第1句) 仔细看——(生读第2句) 深深闻——(生读第 3句) 美美地欣赏——(生读第4句) 没错,这一段就是通过这个关键句告诉我们庭院的树多,并且从树的品种多、香味浓、 花开得美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围绕关键句进行具体说明。所以,借助关键句,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板贴: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做学法小结,为后面由扶到放, 小组合作学习做铺垫。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三、迁移学习,自学第 5、6自然段 1.好了,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小城郁郁葱葱的庭院,接下来我们要去游览小 城的公园和街道。现在请你们分头行动,想去公园的去公园,想去街道的去街道。不过, 我有要求,请看大屏幕(出示自学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 5或第6自然段。 ①用横线画出这一段的关键句,想想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 ②用波浪线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三角号标出能体现特点的关键词; ③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2.小组汇报。 师:为了让大家的汇报更有条理,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个汇报提示,你可以按照 这样的提示来重新组织语言,汇报你的发现: 我们游览的地点是( ),这段的关键句是( ),我喜欢的句子是( ),我从( )这些关键词感受到这里的美。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各位小游客的倾听。 预设: (1)(出示第 5自然段)学生汇报关键句,并通过关键词感受榕树大、叶密。(板书: 树大、叶密) 课件出示榕树图片,让学生们直观感受。指导朗读:这么美的榕树,你喜欢吗? ①(学生没有汇报到公园里的人)师引导:可是,讲到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刚 才讲庭院美,写了树多。怎么写公园美,又是写树呢?难道小城的美,只美在树木吗?你 在这一段里,还发现了什么不同的美? ②(如果学生汇报了公园里的人)师引导:人们享受自然的馈赠,过着悠闲的生活。 那么,到底有哪些人在享受这份悠闲呢? (课件出示,想象说话)你能不能围绕这样一个关键句,选择不同的人,在公园里、 在榕树下做什么来体现他们的悠闲呢: 人们的生活多么悠闲啊! 清晨,爷爷奶奶( ), 傍晚,叔叔阿姨( ), 周末,小朋友们( )。 同学们,瞧,抓住一个关键句,不仅能帮助我们去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把一个意思表 达得具体又清楚。看来呀,关键句的作用还真不小呢! 师生合作读。 (2)(出示第 6自然段)学生汇报关键句,并通过关键词感受街道的舒服、干净。 (板书:舒服、干净) 师:人们在享受着自然带来的馈赠的同时,也在自觉地维护这种美,所以这么舒服、 干净的街道才能美得像一首诗。 配乐朗读(诗歌形式)。3. 小结:小城在海滨的背景下显得壮美而秀丽,而海滨小城在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又显得美 好而和谐。难怪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齐读)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 整洁。 【设计意图】以“小导游”的角色,进行合作学习,汇报自己学习所得,一方面检验 了学生的学习生成效果,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 四、拓展阅读 我们祖国风光秀丽,除了海滨小城,还有很多美丽的江河湖泊,那么它们的景色又是 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平板,快去看看吧! 阅读《美丽的西湖》、《我爱故乡的千岛湖》、《可爱的小溪》、《三峡风光》。 五、小练笔 今天,我们不仅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还学习了如何抓关键句去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还学会了用关键句去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现在就让我们运用学到的方法,把我们美丽的 大磡小学介绍给大家吧!(提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感官) 课件出示三个关键句,学生选择一句展开写具体: 1.美丽的大磡小学是文明的校园。 2.美丽的大磡小学是学习的乐园。 3.美丽的大磡小学是生活的花园。 板书设计: 19海滨小城 庭院:树多 找关键句,发现特点 公园:树大、人多 找关键词,体会特点 街道:舒服、干净 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让学生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 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 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结全 文后还设计了内容相似,结构相同,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 进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 但是,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太平和了,激情可以再多一些,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 情。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信息中心
    k12 2022-01-18 15:50:3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