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小学第七届课堂文化节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李金艳
教 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1课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渐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2.观察和描述食盐、沙子、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能使用
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比较食盐、沙子、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异同;
2.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
教学准备:
食盐、沙子(使用前淘干净)、面粉、装水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
铁架台、胶头滴管、蒸馏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入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师生互动。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观察食盐和沙子的特点。
2.预测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在实验操作中(刚放入、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
预测,并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
4.利用实验结果再次做出自己的判断。
(二)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1.观察面粉的特点。
2.预测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实验验证,并记录。
大新小学第七届课堂文化节
4.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三)食盐、沙子、面粉与水的混合液在过滤后的变化
1.学习过滤方法。
2.学生实验:自主选择一种混合液进行过滤,观察滤纸上是否残留有物质。
3.小组实验并记录。
4.交流分享。
三、本课小结
学习了今天的溶解实验,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认为物质在水中溶解了,应该
是怎么样的?
四、拓展提升
常见的洗手液,会溶解在水中吗?你可以回家试试看,能不能用我们今天
所学的内容进行解释。在进行家庭实验的时候,可以像老师一样自己制作一个
简易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