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固本课堂教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的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搭配中的学问》 授课教师 袁夏盈
课型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搭配中学会有序思考
2. 探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发现搭配中的规律
3. 初步学习用符号表示搭配方法,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在搭配中学会有序思考;学会用数学符号表示题目中的元素,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初步培养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难点:理解搭配中的算法
学情分析
教学(学
习)准备
PPT,图片模型,大三角尺,实物展台;
课堂练习本,小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1、 情景导入(3分钟)
教师展出小丑的图片,并询问学生:“知道他们是谁吗?(生:小丑!)看看他们的
衣服有什么特点?(生:五颜六色,各不相同)”
教师介绍:“马戏团的小丑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衣服,每一次出去表演,他们都要精心
挑选一套搭配。今天,小丑奇奇就接到了动物园的表演邀请。但是,奇奇在挑衣服的时候遇
到了难题——”(出示图片)
图片上有小丑和衣服,让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小丑都有些什么衣服?( 2顶帽子 3
条裤子)师:“那么小丑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出示问题,并让学生齐读一次。
教师:“他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我想请几位同学说一说,你想给小丑选一套怎样
的搭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几位同学都说出了自己喜欢的搭配。袁老师想问,几位同学说的都不同,那奇
奇到底有几套不同的搭配呢?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小图片摆一摆。”
2、 新知探究(18分钟)
1. 利用小图片动手摆一摆,展示并交流
(学生摆图片用时约 2分钟,停止后让学生把图片收回到信封中)
教师:“大家得出一共有几套不同的搭配?我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提问几个学生。并请
得到不同答案的学生上来摆一摆,通过实物展台向学生展示,提示底下学生注意观察。
注:如果学生摆出不等于 6 套的搭配,让其他学生观察后进行评价。如果有学生摆出了
6 套,并且在摆的过程中呈现出 “ 先用一顶帽子分别和其他三条裤子进行搭配,再用另一顶
帽子和其他三条裤子进行搭配 ” 的有序思考,则暂停,让底下学生说一说这位同学是怎么
摆的。
教师简单点评并小结。
教师:“看似简单的搭配,其实大有学问。对比几种不同的摆法,大家觉得最后一种比
起另外两种更加有——(生:顺序),这种先用帽子分别搭配三条裤子,再用另一顶帽子
分别搭配三条裤子的摆法就隐含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称为‘有序思考’。”把板书补充完整
教师:“除了先用帽子分别和三条裤子搭配这种有顺序的摆法,还有没有其他有顺序的
1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固本课堂教学设计
摆法?”引导学生发现,还可以“先用一条裤子分别搭配两种帽子,再用第二条裤子分别
搭配两种帽子,最后用第三条裤子分别搭配两种帽子”
重点:强调“先用……分别搭配……,再用……分别搭配……”这样的说法
2. 摆脱实物,尝试通过思考动笔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摆一摆,我们知道了奇奇有 6套不同的搭配。可是,并不是每次遇到这种问
题我们都有图片可以摆呀!我相信大家都有聪明的大脑,那么,你能不能想一想,有什么
好办法,不借助小图片也能表示出奇奇一共有多少套搭配呢?请你动笔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画一画,看谁最快并能让人一眼看明白!”(用时约 3分钟)
巡视过程中,抽取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放在实物台上展示。让学生们观察,并对每一
种方法做出评价。
3.从具体到抽象,学会用符号表示元素
在几种代表性的画法中,如果有学生用符号表示(如图形、字母),则可以引导学生发
现这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快速、简洁
4.从规律中发现算法(提高)
如果有学生能提炼出 2×3=6这种算法,让学生简单解释
注: 2 和 3 不是表示 2 顶帽子 3 条裤子
3、 练习提升(15分钟)
练习一: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
练习二:去动物园的路线
练习三(提高训练):爸爸给亮亮买了 2块橡皮,3把尺子和 4支笔。如果一套文具包
含 1块橡皮,1把尺子和 1支笔,请问亮亮可以搭配出几套不同的文具?
4、 总结回顾(2分钟)
教师:“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让孩子们自由发言。
2
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固本课堂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序思考
A1 A2
2×3=6(套)
B1 B2 B3
课后反思
说明:固本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要素:1.学生学什么,目标的达成;2.学生怎样学,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合
作学习、展示交流;3.教师的导学以及资源的运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