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南山区南头城小学 温颖婷
一、课前交流
师:老师课前要做个小调查。看你坐的最端正,我就先采访你:你
喜欢温老师吗?
采访第二个学生:你喜欢温老师吗?你们能把这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吗?
生:xx和 xx都喜欢温老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句意思相同的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这种现象在我们数学中也有,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一双善于发现规
律的眼睛,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准备好了吗?上课!
二、情境导入,感知规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课本主题图)温老师家里的厨房需要装修,瞧!师傅正
在帮我贴瓷砖。
三、自主探究,概括规律
(一)观察发现
(二)自主探究1. 先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写,学生汇报,教师写(写 4个例子)
2.师: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板书:……)既然写不完,那能
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认为的规律?
任务一:打开 Ipad画板画一画、写一写。(投影展示学生的不同作
品)
预设
生 1:(我+你)×他=我×他+你×他 ,
生 2:(A+B)×C=A×C+B×C
生 3、(a+b)×c=a×b+a×c
生 4、(○+□)×◎=○×◎+□×◎
(三)归纳规律
师:师:同学们太厉害了!一个个就像小小数学家,想出了这么多
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发现的规律!真了不起!你们觉得用那一种
表示更好一些?
生:第三个
师:你为什么?
生:这样简单好记。
师:我也同意你的观点,这就是咱们数学的简洁美的体现。数学上
习惯用 abc来表示三个数。你们会用 abc来表示吗 ?一起来说 ,
教师板书:(a+b)×c=a×b+a×c
师追问:对于可能存在的规律,仅凭这些等式就能说明它是成立的
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
生:找更多方法验证
师:那就请同学们,再找出一些这样的式子,用你想到的办法验证
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小组合作完成。
课件出示 活动要求:小组写出一个这样的等式。 怎样说明你写的算式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生举例验证)
汇报:
组 1: 我们通过计算发现左右的结果都是一样
组 2:我们小组算式是 3×8+7×8=(3+7)×8 我们是这样想的:
3×8表示 3个 8 ,7×8表示 7个 8 ,一共是 10个 8 也就是(3+
7)×8
组 3:我们小组是画点子图验证的。
师:同学们都想到了这么多办法,真了不起。这些方法你都听明白
了吗?
生:明白了。
……
我们刚才找了那么多例子,并且通过计算、画图、乘法意义等方法
进行验证,能找到像这样的式子两边不相等的吗?
生:不能。
师:我们找不到反例来验证,就说明我们之前的猜想是正确的。这
种规律数学家将它命名为“乘法分配律”(板书)
四、巩固应用,理解规律
(一)回忆旧知
师:回忆一下,乘法分配律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你能在我们原来学
过的内容里找到他们的影子吗?请看大屏幕。2、两位数乘两位数
3、3×7+7
这是二年级的学习内容,观察:这里面有没有乘法分配律?体现在
哪儿?谁发现了?1个 7就是 1×7。
师小结:其实乘法分配律早就已经悄悄地跟我们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