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甘媚
单      位 : 南山区教科院同乐…
上传时间 : 2021-04-13 11:28:06
日食和月食 实施方案.docx(19.7KB)
  • 浏览 : 2
  • 下载 : 1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日食和月食》指导书实施方案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中的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分为"了解日食现象"、"理解日食的成因"、"推测月食的成因"三个部 分。 日食和月食,是同学们听说过或观察过的两种有趣的天文现象。从教材的角度 来说,把这两种现象作为同学们学习的主题,有三个目的 :一是因为这两种现象 对同学们有吸引力;二是这两种现象都涉及到了同学们在本单元要建立起的有关 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 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三是培养同学们从现象到实质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课是同学们在学习了"地球的运动"以和"在阳光下"两个单元以后认识发展的 必定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内容是同学认识天体运动的典型资料,也是 本单元学习的一个基础局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通过中年级的科学课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了 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比方模拟实验,类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对月食部分的 光学传达原理进行了淡化处置,突出了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没有强 调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过程,而是让同学通过模拟实验和类比推理,自身总 结月食发生的原因。这种设计,既体现了以同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也突出了 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养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根据日食现象 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间想象力)。 3、通过认识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关系,使同学们体会到自然事物(天 体)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同学们认识日食的成因。 2、难点:根据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学方法1、教法: (1)激发兴趣,适时诱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 对笼统,而同学们由于年龄的特点,笼统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以我以形象直 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笼统为直观,为同学们提供丰 富的感性资料,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2)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引导同学们模仿课件自身动手做实验,破除"天狗 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讨论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拟实验(日食的成因),小组合作,类比推 理(月食的成因)。 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日食、月食视频、动画,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图。 2、学生准备:电灯泡、小皮球。 七、教学流程(一)教学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太阳发生过圆缺现象吗? 2、学生质疑、分析、发表自身的意见: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多数知道 这种现象是日食现象。(此时教师适时加以追问:关于日食你有什么问题吗?同学 们分别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如:日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日食现象……) 揭示课题。(二)学习新课 1、认识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日食的录像。 (2)谈话:根据刚才的录像,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 小伙伴一起说一说。(3)同学们分组活动,讨论日食的形成,并汇报讨论结果。(根据同学们的讨论 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同学们对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此,及时 给予肯定) (4)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考 虑这样一个问题:发生日食现象是太阳自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还是太阳的光 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同学通过讨论认为最有可能是太阳 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 (5)我又接着提出:假如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引导同 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显示讨论的问题) ①太阳被遮挡的局部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 (圆的) 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 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与太阳一般大小)哪个天体可能是这样的?(月球) ③太阳被遮挡的局部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这说 明什么?(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月球) (6)那么,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月球) (7)这时提出:为了证实你们的想法对不对,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8)同学们利用实验用具,自身设计实验证明推断的正误,并汇报结果。 ①利用电灯泡当作太阳,皮球当作月球,甲同学的头当作地球。 ②让乙同学拿着"月球"围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当"月球"运行到"地 球"和"太阳"的中间时,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让甲同学再看"太阳", 还能看见"太阳"吗? ③当"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是否重新看见了"太阳"? (9)在同学们实验的基础上,用课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动画。 (10)根据以上研究,参考日食形成的动画,用自身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 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 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局部太阳,这就是日食。) 2、认识月食的成因 (1)问:既然有日食现象,会不会有月食现象呢?(演示月食过程图)请你说一说你 对月食的了解。(演示月食 1演示月食 2) (2)演示月食图 (3)讨论: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吗? (4)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5)演示月食的录像 (6)通过讨论,看了录像后,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月食形成的原因吗?(月球围绕 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 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挡住了, 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 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想,其中 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 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对运动的结果。现在,人们不只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 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 和地区。2、巩固练习:今天,我们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请你试着做一做下面的练 习:分别画动身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相互位置图。 八、设计理念1、从旧知入手,因势利导。同学们已经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到了月相的知识, 并联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从这里开始本课的教学,既体现了知识的连贯 性,也使同学学得自然。在教学中,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把 月食的形成原理,作为一个探索作业的形式,既倡议了同学自主学习方式,同 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类比推理能力。2、以图解为载体,促进理解。天文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 所以,就利用图解来让同学初步认识发生日食和月食的条件。这也是一种直观 教学的方法。3、利用多媒体课件,加深理解。重现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候的现象,这样使笼 统的东西更加形象化,从而有利用协助同学加深理解。4、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能力。模拟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既可以巩固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同学的实验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5、通过画图练习,巩固知识。同学学完了这一刻,真正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 的,主要还是示意图;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还是要借助示意 图。所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设计一个练习,就是让同学画示意图。即使有 少数的同学在前面的环节中还没有掌握,那么通过画示意图,仍然可以理解形 成的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使同学在直观中理解知识,在考虑和讨论中形成知识,在 实验练习中巩固知识。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科…
    李佩 2024-01-14 08:45:18 下载
  • 南山区教科院同乐实验学…
    甘媚 2021-04-13 11:28:0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