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执教教师:陈晓丹 时间:2021.5.21. 班级:六(3)班 地点:科学探究室 4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6课
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的
范畴。本节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
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这节课主要通过化学变化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
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
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现象已经有所了
解,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产生新物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本
课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学生还是很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出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需着重考虑的地方,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
去指导。
学习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 科学探究目标:
经历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3. 科学态度目标:
细心观察生活,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
要性。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们认识化学变化是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 掌握化学变化伴随的几种现象
2教学难点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课前准备 学具:每组2杯硫酸铜溶液、1根铁丝、1张抹布、两张记录表
教具:蜡烛、火柴、白醋、小苏打、馒头、碘酒、锈铁丝等。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设计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
世界里,物质都在变化,
物质的变化有哪两种形式?
1、学生思考、单独汇
报。
回顾前面所
学知识,引
入新内容。
观察、探究、总结
硫酸铜溶液和铁
丝反应后的物质
变化的特点
观察、探究、总结
硫酸铜溶液和铁
丝反应后的物质
变化的特点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特色表演项目情景导入特色表演项目 激发学生兴趣,
揭示课题
问题:化学变化和
物理变化的区分
点 ?
问题:化学变化和
物理变化的区分
点 ?
复习化学变化和
物理变化的区分
点
通过分组实验和
观察、分析、研讨
剖析实验结果、
原理
回顾总结多个实
验,归纳现象
回顾总结多个实
验,归纳现象
三个问题剖析,寻
找反例,明确概
念,布置挑战任务
三个问题剖析,寻
找反例,明确概
念,布置挑战任务
锻 炼 辩 证 思
维,为第 7 课
的探究打好基
础
实验研究(铁丝
浸入硫酸铜溶
液)
总结化学变化
伴随的现象
拓展应用
通过演示实
验、回顾总结、
讨论归纳
播放实验视频由
学生分析现象播放实验视频由学生分析现象 分析判断,提高分析能力
3一
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的现
象。
2. 特色节目:两大学家
PK。
3. 提问:化学变化和物理
变化的区分点?
2、观察、思考、回答
3. 回答:有没有产
生新的物质。
激发兴趣,
通过现象总
结两种变化
的区分本质。
二
实验研究
(铁丝浸入
硫酸铜溶
液)
1、出示硫酸铜溶液和铁丝:
这种物质是硫酸铜溶液
(板书),这是铁丝(板
书)请仔细观察硫酸铜溶
液和铁丝分别有什么特点?
2、 我们对硫酸铜溶液已有
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
还需要进一步认识它。
(出示课件)
3、通过阅读这段资料,你
知道了什么?在用硫酸铜
溶液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
4.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察硫
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
提问:同学们已经看到,
在实验材料中有两支硫酸
铜溶液和一根铁丝,请小
组同学讨论,你们准备采
用怎样的实验方法,为什
么要这样做?
5、 同学们真棒!现在就请
按照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法
1、 学生观察硫酸铜
溶液和铁丝, 描
述观察到的特点。
2、 学生齐读。
3、 学生小组讨论,
并派代表汇报。
4、 学生小组讨论,
并派代表汇报。
5、 学生阅读记录单
的温馨提示并浏览实
验过程,并说出重点。
通过观察硫
酸铜和阅读
资料,让学
生了解硫酸
铜溶液的特
点,进而初
步掌握化学
实验的要求。
锻炼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
归纳能力。
让学生明白
化学变化的
本质特征是
有新的物质
产生。
锻炼学生的
阅读能力,
4进行实验,实验前,老师
有一个温馨提示。(出示记
录单)
6. 巡视指导各小组
7、 各小组都能分工合作,
完成实验,下面请小组
的同学来汇报你们观察
到的现象。
8、 出示课前做的实验:由
于时间长,反应充分,
不光改变颜色,还产
生了什么
9、 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
知道硫酸铜溶液与铁丝
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
怎么知道发生了化学变
化?
10、 你们是根据什么现象
来判断有新物质产生的
6、 分组实验。
7、 学生汇报。(板书:
改变颜色)
8、 学生汇报。(板书:
产生了沉淀物)
9、 有新物质产生。
10、回答:铁丝和溶
液颜色改变,有沉淀
物产生。
培养实验前
注意实验要
点的良好习
惯。
锻炼实验技
能、分工合作
和分析总结
能力。
5三
总结化学变
化伴随的现
象
1、过渡语:通过前几节课
的实验和今天做的新实验,
我们知道在化学变化过程
中,常常会伴随产生种种
现象(板书),让我们一
起来先回忆一下学过的化
学变化。
2、这些现象归纳起来有哪
几种?各小组 1分钟讨论,
待会请同学来回答。
3、组织学生代表演示实验、
生生对话总结现象。
4、小结: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时常会伴随颜色改变
(实验如米饭和碘酒、铁丝
生锈)、发光发热(如蜡烛
燃烧)、产生气体(实验如
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沉淀
物(如硫酸铜溶液和铁
丝),这些现象都是因为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
新物质引起的。
1、学生分小组进行总
结。
2、讨论并回答。
3、利用实物展台进行
汇报
4、学生汇报。
锻炼学生的
整合思维和
表达能力。
6四
知识拓展
1、播放四个实验视频并
提问:该化学变化中伴
随着什么现象?
2、小结:日常生活中我们
可以根据这些现象初步
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
1、观看视频并回答。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2、听讲、记录。
通过拓展让
学生巩固所
学并进一步
理解两种物
质变化并将
其应用于生
化学变化
3、提问并结合图片分析:
(1)有气体产生的一定是
化学变化吗?你能举出例
子吗?
(2)颜色改变的一定是化
学变化吗?你能举出例子
吗?
(3)发光发热的一定是化
学变化吗?你能举出例子
吗?
4、总结:看来这几种现象
只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
质变化的类型,要确定是
否是化学变化,还要寻找
证据,确定是否产生了新
物质,才能下正确的结论。
5、挑战任务:寻找生活中
的化学变化,做个图文并
茂的手抄报(电子或手
绘)。
2、回答并举例
(1)不是,如热水
煮沸。
(2)不是。如颜料改
变颜色。
(3)不是。如电灯发
光发热。
3、分享感悟。
5、记录并回家完成。
活现象和原
理的解释。
7板
书
设
计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硫酸铜溶液+铁丝 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米饭+碘酒 改变颜色 本质特征:
小苏打+白醋 产生气体 产生新的物
质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