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
设
计:
周勤勤 南山区大磡小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
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材
料
设
计
与
准
备
每组学生的实验器材:玻璃棒、烧杯2个,试管3个、胶水、染红的酒精、醋、食用
油、洗手液、实验记录单;
教师的实验器材:各类实验记录表
教
学
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制作说明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谈话: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盐、红糖、高
锰酸钾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
溶解。那么,液体能不能溶解
于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
研究一下。
揭示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
现象》。
学生发言
从上节课学习入手,
体现教材的前后联系
程 二、观察描述胶水是怎样溶
解的
1.明确研究思路
先明确判断标准——观察描述
寻找证据——作出判断
标准:颗粒是否可见,分
布是否均匀,是否稳定
等方面判断
收集证据:明确观察的重
点及注意事项
(3)作出判断:是溶解还是没有
溶解?我们判断的证据是什么?
2..小结:胶水和洗手液都均匀地
分散到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
所以说溶解在水中了。
三、观察描述醋、酒精和食用油是
怎样溶解的。
谈话: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溶
解于水呢?我们继续实验
1.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三种物质。
2.预测它们在水中会怎样。
3.实验检验:
a学生第一次使用试管振荡的方法,
在实验之前,教师先介绍和演示试
管振荡。
b学生开始实验。在三个试管中,分
别加入醋、酒精和食用油。
c.观察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5.讨论:
a 醋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的溶解有
什么相同和不同?
b 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
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
在水中吗?
6.总结: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
而食用油在水中没有溶解。
四、拓展。
继续实验: 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
里,如果取一些洗洁精震荡使其充
分混合会怎么样呢?查阅资料了解
学生观察并
作相应记录
发现胶水沉入水
底,并蜷缩在杯
底。
扩散的很缓慢;
它的扩散有点像
漩涡
先轻轻的搅拌时,
它的扩散变大了;
胶水不见了
学生实验,并
边观察边记录
生预测:醋和水
溶解;酒精和水
也会溶解;食用
油会上浮在水面。
学生汇报:
醋和酒精快速的
就溶解于水了;
而胶水需要搅拌
才能溶解,比较
缓慢。食用油始
终浮在水面上,
有明显分层,不
溶解。
观察重点及注意事项:
用幻灯片展示,内容如
下:
a 它们是怎样进入水中
的?在水中是漂浮的还
是下沉的?
b 是怎样扩散的?
c 轻轻搅拌,观察有什
么现象?继续搅拌并观
察,它们溶解了吗?
:
为什么会这样?
2.思考为什么洗手液会去掉油
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