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溶解》教学设计
1、聚焦
向学生展示食盐。问:如果老师把它放入水中,会怎么样?(学生预测)食
盐放入水中不见了,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溶解”。(板书:溶解)
2、探索活动 1
问:除了食盐,老师这里还有小苏打,也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通常用来
清洁、做面食。(学生根据经验说小苏打……) 问:这些物质如果不断地装入水
中,它们能不断溶解吗?它们在水中的溶解部分会一样多吗?(学生预测)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探索活动 2
科学探究要有科学的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3—14页的方法,并跟
全班同学说一说如何操作?(学生说放清水,把 20克食盐平均分成 8份,先
加一份,搅拌,充分溶解再加第二份)
问:平均分是什么意思?这个方法听上去很科学,做的时候,就不知道能
不能难倒你们了!问:老师这里就有 20克食盐,看你们能不能平均分成 8份?
要求把这 20克全部分完噢!
问:响起音乐声,快把身坐正。一起来研讨,发言认真听!那接下来老师就
要检验一下你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平均”!我把第 6小组分好的其中两份食盐
拿到电子秤上称量,咦?怎么样?做到“平均分”很难吧!
大家不要气馁,老师为你们介绍一个新的称量工具——定量勺。它将帮我们
如何完成这个实验呢?请看微课!
【微课指导 1:使用定量勺量取一定量的食盐,刮平,倒入盛有水的烧杯,搅拌
观察,记录,做完食盐后,再做小苏打……4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再次确认:用定量勺称量的时候,一定要用塑料板刮平!加入水后,用搅
拌棒不断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加下一勺!做完食盐后,再做小苏打。完成实验后
请派一名代表到讲台这里来,把你们的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上。还有什么需要
我解释的地方吗?没有的话,就请各组的小组长按照小组编号,领回器材开始
实验。
3、研讨
问:让我们看看班级记录单上各组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大家数据接近)
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为什么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呢?
老师这里有两种白色的固体,它究竟是盐粉,还是糖粉呢?你能说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