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教学设计
课题:我们的小缆车
执教:深圳市南山区珠光小学 姚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
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 一辆小缆车、一盒回形针、Ipad。
教师准备: 课件、Ipad。
教学活动过程:
一、 课前欣赏:关于车的历史的小广告
二、 导入新课
1.师:刚才,看了一段广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
(1)生:看到了一些车子,师追问:你们认识那些车子吗?
课件依次出示马车等图片,问:这是什么车?它是靠什么动力动起来的?
(2)生:看到了马车……,师:真不错。认识这么多车呢!
课件依次出示马车等图片,说:来,大家请看,这就是你们刚才说的……
(生:马车)。对,是马车。它是靠什么动力动起来的呢?
指名生说一说是什么车?以及车的动力是什么?
马车——马提供动力 人力车——人提供动力
蒸汽机车——蒸汽机提供动力 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2.师:看来,大家对车还是非常了解的。那老师想让大家再来看看这一辆车。
(出示缆车图片)谁知道它的名字呢?
指名生说(如果生说不出来,师直接说答案)
追问:谁知道它是靠什么动力动起来的呢?
指名生说一说,生说不出来的话,师用课件说明缆车的运行原理:挂钩卡在
缆绳上,山顶或者山脚的机房有专门拉动缆绳的机器。通过拉动缆绳,把缆车
拉上山或者拉下山。
(板书:拉力——缆车)
缆车就是像这样依靠缆绳的拉力来运动的,因此,才会称为缆车。3.课件出示小缆车的材料,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辆缆车,我们自己的
小缆车(板书课题:我们的小缆车)。
预设:似乎心理落差有点大,刚才豪华版缆车变成了这样。虽然有些简陋,
但是这也是缆车。你看,这是车身(在图片中指出),这是拉动它的缆绳。不
过还缺少了什么?(对了,是动力)怎么办?(预设:用手拉。师:不好意思
今天增加一点小难度,不能用手拉,那怎么办呢?)
我在缆绳的末尾装备了一个挂钩,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回形针。想一想,利
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能否让小车动起来?(指名生说一说,课件出示操作
图)大家可以像这样组装,然后试试看小缆车能不能很好地动起来?好吗?当
小车动起来以后,请数一数你们用了多少个回形针?
三、制作缆车,研究问题1.生分组活动,组装好小缆车,并让它运动起来,师巡视指导。
(关注操作情况,指导正确的操作方法)2.制作好以后,交流汇报,师问:小缆车动起来了吗?是什么让小缆车动起来
的呢?(生:回形针的重力)谁知道什么是重力?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生说一说,生说不出,师说:回形针受到地球吸引,产生重力(课件出示
地球吸引)方向总是向下的(课件出示:方向总是向下)3.师:就像大家说到的那样,回形针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往下掉,于是产生了
一个拉力,拉动小缆车前进。(师边说边板书:回形针——重力——拉力——
缆车,课件出示受力图)4.师:你们的小缆车都动起来了,你们用了多少个回形针呢?
指名生说一说。
师:咦,你们用的回形针数量不一样呢(在“回形针”下面出示“数量”)。
这样一来对小缆车的运动会不会有影响呢?
指名生说一说,并说出具体有什么影响,生如果只提及数量增加,速度加快
时,追问:为什么数量增加,速度会加快?即回形针数量增加,重力增大,拉
力增大,小缆车会运动得快一些;回形针数量减少,重力减小,拉力减小,小
缆车会运动得慢一些。(师做适当的板书)5.师:你们的这些想法是正确的吗?(不一定)怎么验证我们的想法呢?(做
实验)好的。请大家拿出《能力训练》,翻到 55页,首先请写下今天的记录
时间,接着把你们刚才的想法写下来,拉力越……,小车运动得越……。最后
在小组里面讨论一下,实验怎么做?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请注意其中需要
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需要改变的条件有哪些?都请写下来,好吗?(师在
说这段话时,一边说着一边指到相应的位置,指导填写。6.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全班交流。
讨论结束后,全班交流。
师让生先说一说怎样做实验?引出:第一步先说控制变量,再说挂上让小车
开始运动的回形针数量,然后多个多个地增加回形针。看一看车速有什么变化?
生说实验方案时,师视情况进行同屏演示操作,中间可视情况穿插课件,讲
一讲注意事项:(1)强调多个多个增加回形针实验,效果会明显些;(2)悬
挂的方式。7.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8.活动结束后,师:拿出 IPAD,点开浏览器的收藏夹,进入“拉力大小与小车
运动快慢关系”,把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上传。9.数据上传后,师出示全班数据,让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记录下来:垫圈
越多,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垫圈越少,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慢。
师:根据实验结果,大家刚才的想法是正确的。非常棒!
四、延伸拓展研究1.师:刚才我们研究的小缆车是以回形针受到的重力作为动力的。还有一些小
车是靠其他动力来运动的。(课件出示橡皮筋小车、气球小车、风扇小车、太
阳能小车等)比如这些小车,它们的动力又是什么?
生说一说。
2.师:它们运动的快慢又和什么有关系呢?
让生说一说。3.师: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继续研究吧。
评课:1.从容、自信、脉络清晰,讲练结合,张弛有度
2.有价值的追问:
(1)追问学生背后的问题。
(2)通过评价,进行纪律和思考的引导。
(3)语言里有幽默的味道,机智,要保持和发挥。
(4)严谨,“控制变量”,先谋后动,启发引导。
学生对实验注意事项的梳理:要求桌子是平的等,适时对学生说到的注意
事项进行评价。3.结尾,增加科学名言,对学生进行激励。
4.时间的把握:
导入:5分钟,稍微长一点
缆车的动力讲解:可否减少学生的解释?让学生简单说一说,就直接出示缆
车运行原理。
实验中,课堂中间出现错误,纠正,车身的歪斜会影响运动。可以让生自行
发现纠正。5.iPad的使用,一般用在两个地方:
(1)车身歪斜和直放的区别,可以用 iPad拍摄,同屏,让生讨论。
(2)得到发现时,可以拍摄实验过程,同屏观看,让生对比发现。
(3)语言:中间指导学生时,简练,用“1、2、3……”或者“第一、第二、
第三……”来叙述。
(4)重点强调之处,要用 PPT展示出来,例如“控制变量”,强调只能改变
拉力大小,不能改变车子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