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周官平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25-05-07 00:47:51
《人工智能伦理》.pdf(136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0 0 类别 : 教案
《小小辩论家——人工智能伦理》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习题课 学时 1 授课年级 三年级 课程指南 智能意识 认识到人工智能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 了新的挑战 智能思维 思辨地思考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智能社会责任 具有应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介绍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从自动驾驶、隐私保护到就业影响,使 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通过情境讨论 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兴趣,但对其伦理问题了解有限。通 过具体的情境和案例分析,可以使他们对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有初步的认 识,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伦理问题。 2.能够列举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讨论和角色扮演,初步掌握人工智能的伦 理问题。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 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2.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利与弊,并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伦理问题。 2.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难点 1.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伦理问 题。 2.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长期影响。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 分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2. 协作学习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项目或讨论任务。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沟 通和协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不同观点和想法的交流。 学习环境与 教学资源 本课程需要学生进行讨论,因此建议在人工智能实验室或配置有相关学习资 源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具体而言,至少应包括: (1)使用多媒体教室,配备计算机和投影设备。 (2)准备相关的学习案例和视频资料。 (3)提供互动式学习平台和在线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1. 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 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 智能家居、在线购物、人脸 识别、自动驾驶等。 1. 听讲,提出问题,讨论 人工智能的应用。 通过贴近生活的 例子引起学生的 兴趣,为理解人工 智能社会伦理奠 定基础。 人工智能的利 弊 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人 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利与弊, 填写表格并分享观点。 2. 讲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带 来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 护、就业影响等。 1.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带来 的利端与风险。 通过具体案例帮 助学生初步了解 人工智能的伦理 问题及其对社会 的影响。 案例分析 1.提供几个关于自动驾驶 的情境案例,指导学生分析 每个案例中的伦理问题。 1.分析案例,讨论人工智能 存在的伦理问题。 通过具体案例,帮 助学生理解人工 智能技术在实际 应用中可能带来 的伦理问题。 角色扮演 1.指导学生分组并选择角 色,设计并演绎一个自动驾 驶场景,从不同角色的角度 思考如何规避人工智能技 术的潜在风险。 1. 角色扮演,思考如何规 避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风 险。 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和社会责任 感,增强对人工智 能伦理问题的理 解。 总结与反思 总结人工智能的社会伦理, 提问学生收获和疑问 1.回顾总结,提出问题,分 享反思。 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形成清晰的知 识体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周官平 2025-05-07 00:47:51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