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传  者 : 周官平
单      位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上传时间 : 2025-05-07 01:20:04
《探索语音信号-声音实验室》.pdf(151KB)
  • 浏览 : 0
  • 下载 : 0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0 0 类别 : 教案
《探索语音信号——声音实验室》教学设 计 课型 新授课 学时 1 授课年级 五年级 课程指南 • 了解声音的产生、基本特征和表示(智能意识) • 分析、类比人类听觉感知,理解机器听觉感知世界的方法与过程(智能思维) • 了解声音数字化的过程,理解模数转换的过程(智能思维) 内容分析 这节课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和互动环节,引导同学们探索声音的 奥秘,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以及如何实现声音的数字化处理。课程首先通过观看 实验视频,让学生感受声音是如何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激发他们对声音科学的兴 趣。接着,课程深入探讨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色、音调和响度。通过聆听不 同特征的音频和探究观察波形图,学生能够了解声音的基本特征。课程的核心部 分介绍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详细讲解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三 个关键步骤:采样、量化和编码,并发布编码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化对声 音数字化技术的理解。最后,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声 音数字化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五年级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进行逻 辑思考,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喜欢 探索未知,对科技和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然而,对于语音信号的感知与表示这一 相对专业的领域,学生还没有足够的了解。他们可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但对于声音的数字化过程,如何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等概念还比较陌生。 鉴于此,本节课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将抽象的声音概念 及声音数字化过程落实具体,例如,比较不同声音特征的波形,编码出音频的数字 信号等。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更深入地理解语音信号的感知与表示。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步引导, 帮助学生从具体现象抽象出科学概念,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课件中的关键知识 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包括 音色、音调和响度; 2.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了解声音数字化的过程,包括 采样、量化、编码; 3.掌握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探索声音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聆听不同特征的音频,了解声音的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 色); 3.通过探究不同特征的音频波形,了解音频波形可以表示声音的特 征; 4.引导学生通过编码任务,体验声音数字化的过程; 5.通过讨论,说明声音数字化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声音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探索声音的奥秘;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 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3.通过小组合作和成果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 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声音的产生、基本特征和表示(智能意识); 2.分析、类比人类听觉感知,理解机器听觉感知世界的方法与过程 (智能思维); 3.了解声音数字化的过程,理解模数转换的过程(智能思维)。 教学难点 1.了解声音数字化的过程,理解模数转换的过程(智能思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学习环境 与 教学资源 ·学习环境 研讨型教室或机房 ·教学资源 平板电脑或电脑等电子终端、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1.提出问题:同学们有使 用过微信吗?微信语音是 怎么发送的呢? 2.邀请一名学生描述一下 微信语音的发送过程; 3.提出问题:真实声音是 怎么转变为微信语音的? 1.聆听问题,认真思考; 2.回答问题,尝试描述微 信语音的发送过程; 3.聆听问题,认真思考。 通过提问与学生日常生活 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微信 的使用,可以迅速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 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 奇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 的主题,为后续的深入学 习做好铺垫。 新知讲授 体验探究 【声音的产生】 1.播放实验视频,引导学 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学 习任务单的任务一; 2.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并 总结实验结论:声音是通 过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观看视频中的实验现 象,并及时记录,完成学 习任务单的任务一; 2.分享任务一的答案,并 认真听讲,了解声音是通 过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播放实验视频,为学生提 供直观的实验过程,引导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和记录实验数据的习惯,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 学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 从具体的现象中抽象出科 学原理。 【声音的基本特征】 1.引导学生聆听具有不同 音色、音调、响度的音 频,说明声音的基本特 征; 2.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将 具有不同声音特征的音频 上传音乐镜平台,对比每 组音频的波形有何不同, 并完成学习任务单的任务 二; 3.邀请小组分享任务二的 答案,并进一步说明声音 的特征可以用波形来表 1.聆听不同音色、音调、 响度的音频,感受它们的 区别,并了解声音的基本 特征概念; 2.小组分工,将具有不同 声音特征的音频上传音乐 镜平台,对比每组音频的 波形有何不同,并完成学 习任务单的任务二; 3.派一名小组代表,分享 任务二的答案,并认真听 讲,了解声音的特征可以 用波形来表示。 将抽象的声音概念与具体 的音频实例相结合,使学 生能够快速的了解声音的 基本特征;通过对比不同 音频的波形,引导其探索 声音特性与波形之间的关 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 分析能力。 示。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通过指针仪表盘与数字 仪表盘,说明模拟信号与 数字信号的概念与区别; 2.说明模拟信号在传输过 程中易受干扰,因此需要 将模拟信号转变为离散的 数字信号。并说明模数转 换使得机器可以分析和处 理声音,听懂人类的指 令,强调声音数字化的重 要性。 1.认真听讲,了解模拟信 号与数字信号的概念与区 别; 2.认真听讲,了解声音数 字化的重要性; 通过指针仪表盘与数字仪 表盘的直观比较,帮助学 生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 号的概念与区别;通过讲 解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 易受干扰以及模数转换使 机器能够听懂人类语言, 强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 字信号的必要性,使学生 认识到声音数字化重要 性。 实践操作 【声音数字化】 1.说明采样、量化、编码 的概念,并举例示范声音 数字化的操作过程; 2.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单的任务三与任务四; 3.邀请学生分享任务三、 任务四的操作过程。 1.认真听讲,了解采样、 量化、编码的概念,认真 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习声 音数字化的操作; 2.完成学习任务单的任务 三和任务四; 3.分享任务三、任务四的 操作过程。 通过举例示范声音数字化 的操作过程,将理论知识 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声音数字 化的过程;引导学生完成 学习任务单的相关任务, 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 于实践中,通过动手操作 加深对声音数字化过程的 理解。 思考巩固 1.回顾课堂初始的提问, 说明真实声音是怎么转变 为微信语音的; 2.提出问题:为什么微信 里的声音听起来与现实中 1.了解声音是通过采样、 量化、编码,才能转变为 微信语音的; 2.认真听讲,聆听问题; 3.回答问题,尝试说明微 通过回顾课堂初始的提 问,帮助学生复习声音数 字化的基本概念,巩固他 们对声音如何转变为微信 语音的理解;提出问题关 我们的声音不太一样呢? 3.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并 总结说明; 4.邀请学生回答声音数字 化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并 总结。 信语音与日常声音不同的 原因; 4.认真思考,回答声音数 字化在人工智能中的应 用。 于微信语音与现实中声音 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声 音在数字化过程中可能发 生的变化,促使他们深入 分析问题;总结声音数字 化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知识的 实际用途。 总结拓展 1.通过思维导图回顾课堂 内容,串联知识概念,形 成知识体系; 2.布置课后作业。 1.跟随教师回顾课堂内 容,形成知识体系; 2.了解课后作业并记录。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 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结构; 2.巩固所学,提高学生的 实际操作能力,深化对于 声音数字化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声音的基本特征内容较多,是否需要删减? 2.模数转换的过程需要教师先操作示范,再让学生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若有遗 忘的步骤,教师需要提供及时的引导。
标签: 无
更多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资源足迹
  • 教育技术与创新部
    周官平 2025-05-07 01:20:0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