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习题课 学时 1 授课年级 三年级
课程指南
智能意识 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及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智能思维 知道人工智能的概念,能够说出其应用及分类
智能社会责任 通过学习了解发展人工智能的意义
内容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曾经科幻片中被人工智能环绕的生活已经走进来现
实,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身边的人工智
能呢?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其中又存在哪些隐患
呢?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例(如语音助手、扫地机器人等),
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通过互
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了解人工智能优点的同时,关注人工智能存在的弊端。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科技有浓厚的兴趣,但对人工智能的了解有限。通过形
象生动的实例和互动活动,可以使他们对人工智能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2.能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互动和讨论,初步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工作原
理。
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和潜在的
风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
2. 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3. 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帮助人们;
4. 讨论使用智能设备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工作原理。
2.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
分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2. 协作学习
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项目或讨论任务。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沟
通和协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不同观点和想法的交流。
学习环境与
教学资源
本课程需要学生进行讨论,因此建议在人工智能实验室或配置有相关学习资
源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具体而言,至少应包括:
(1)使用多媒体教室,配备计算机和投影设备。
(2)准备相关的学习案例和视频资料。
(3)提供互动式学习平台和在线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1. 通过生活中较为常见的
小爱同学智能音箱,共享单
车,扫地机器人作为例子,
提问学生是否使用过这些
人工智能。
2. 以阿尔法围棋
(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
机大战作为经典例子,引出
人工智能到底为何物。
1. 回忆生活在的人工智
能,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认
识。
2.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对人
工智能的印象。
通过贴近生活的
例子引起学生的
兴趣,为理解生活
中的人工智能原
理和应用奠定基
础。
解密人工智能
概念与应用
1. 介绍人工智能的概念和
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人类智能和人工智
能的关系。
1.通过学习理解人工智能
的概念与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图片了解智能机器
人的不同形态。
3.思考人类智能和人工智
能的关系。
通过具体案例帮
助学生初步了解
人工智能的基础
知识及其在现实
世界中的应用。
互动体验 1. 演示小爱同学的功能,
播放歌曲。
2. 通过“文心一言”让学
生动手操作,体验人工智
能。
1.参与操作,体验人工智能
的功能。
通过实际操作,增
强感性认识,激发
学生对人工智能
的兴趣。
习题操练与小
组讨论
1.通过习题引导学生了解
人工智能的应用
2.引导学生讨论人工智能
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举
例
1.小组讨论人工智能在生
活中的应用,分享观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与沟通交流
能力。
小组讨论 1. 引导学生讨论人工智能
的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
利与弊。
2. 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
分级以及每一级人工智能
的例子。
1. 小组讨论人工智能的优
点以及存在的弊端。
2. 小组讨论使用智能设备
时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的合作
能力,沟通交流能
力与批判性思维。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内容,提问学生
收获和疑问
1.反思所学内容,讨论人工
智能对生活的影响及未来
在反思中寻找优
化空间,培养批判
性思维;
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形成清晰的知
识体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